|
聚焦媒体:大学出版滨城论道,改革创新永不止步 | ||||
| ||||
11月2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2016年年会暨第29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年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启幕。 已创办近30年的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除看样订货这一基本功能,也是一年一度大学出版界成果展示、形象宣传、工作交流、业务研讨、业界联谊的盛会。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对教材图书的出版发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材图书的发行和订货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订货会传统的“订货”功能日渐衰落,全国各家大学出版社相聚在此,展示新成果,更多的是交流深化出版改革的新经验,探索大学出版业发展的新思路。 厘清现状:成绩与问题共存 本届年会精彩之处在于论坛连台。今日下午,重磅论坛“大学出版论坛”以“优化结构•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大学出版的新常态、新思路”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主流媒体、举办地书业领导与大学出版社社长同台演讲,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了大学出版社在新常态下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大学版协以及各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据他介绍,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出版行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总局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初见成效,2015共出版图书47.6万种,其中重印图书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新版图书的增长,可见,我国图书出版业结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业精品意识、质量意识逐渐增强,我国图书出版开始了从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效益的转变,而大学出版社在其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首先,出版结构初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28万余种,新书品种增长率从2012的14.6%,2013年的8%,到2014的0.91%,一直稳步下调。特别是2015年大学出版社共出版新书60223种,总数较2014微降1.1%。其中教材教辅出版品种数共27620多种,学术著作、职业教育教材和社会教育用书共17097种,较2014年上涨8.9%。十二五期间大学出版社重印重版图书共计39万余种,较“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51%和56%。 第二,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据统计,“十二五”时期,在新书出版增速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全国大学出版社生产码洋达到1500余亿元,销售码洋1300余亿元,销售实洋近800余亿元,销售收入达到700余亿元,特别是税前利润达到15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17%。2013年以来,在“全国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排名前100名中大学社有15-16家,前200名中有35家。 第三,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2015和2016年大学出版社分别有29和12个项目入选总局“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入选数占项目总数的比例均超过10%。特别是在公局公布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主题出版子规划”中,共有12家大学出版社19个主题出版项目入选,占主题出版项目总数的近20%。 第四,精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总局对“‘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经统计,大学社入选“规划”的项目共653个,在总项目数中占比超过20%;执行了606个,规划执行率达到92.8%。今年5月公布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中,共有88家大学社入选“规划”项目405个,入选项目总量与“十二五”出版规划第一次公布的入选项目数量(406个)基本持平;从入选项目分布看,在学科、类型上覆盖全面,在11个子规划中均有项目入选。 从总局的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经过出版机构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以及高水平出版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成绩喜人,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参会者普遍都认识到大学出版目前面临的困局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如大学出版整体发展不均衡;有些社大局意识不强、出版导向把关不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精品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出版质量问题等等,大学出版现状与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周慧琳说,无论如何,改革创新都不能止步。 深化改革:融合创新永不止步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各大学出版社都认识到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在上午举行的全国大学出版社社长会议暨第七届大学版协理事会议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针对当下大学出版的现状和问题,重点发表了对“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看法。 徐艳国主要从四个方面强调了“双效统一”对大学出版社的重要性。首先,是在企业定位上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他说,大学出版做的是有文化的事,要服务科研、服务社会、重视创新,并从学术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大学出版的前提是大学,然后是文化,最后才是企业,要在自身定位上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大学出版社打造成为母体大学的一张名片;其次,要在产品形态上体现“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解决出版图书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重视人才培养,认真考虑大学出版底线和高线的问题——底线不能碰、高线够着走;再次,在内部评价体系中体现社会效益优先。大学出版社要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体利益分配方面和激励机制制定方面都讲社会效益优先的理念融入其中;此外,要在队伍建设的每个环节高度重视社会效益,认真考虑中青年骨干的接续问题;另外,要在精品出版方面体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多出精品力作,打造出版社的品牌代表作;最后,要坚持深化改革,徐艳国表示,相关部门会为大学出版争取更加规范和积极的外部环境,要求大学出版社主动做好渠道建设和拓展等工作。 周慧琳则结合“优化结构•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主题,针对大学出版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坚持”“三个筹划”和“三个优化”。 “三个坚持”是指,大学出版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坚持和社会效益第一,坚持深化改革。他提到,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导向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抓好出版导向是抓好大学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出版工作中导向问题有一票否决权。大学出版社要加强导向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地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要勇于改革;推动融合发展,实现一次创意多次开发多次收益的目标。 “三个筹划”是指加强选题策划工作,制定好年度出版计划,完善落实好中长期出版规划。他表示,出版单位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出版创新不足——常规选题多,但精品出版、有深度有厚度的、能够填补某领域空白的高精尖选题少。大学出版社未来要将选题策划、年度出版计划、中长期出版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个一批的良性机制,即策划储备一批、计划规划一批、打磨出版一批、宣传推荐一批。 同时,在大学出版论坛上,大学版协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宗俊峰,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以及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马国仓分别从《新媒体时代我国大学出版发展路径探析》《外部改善与内部优化——关于出版的供给侧改革》《直面出版企业五大压力,积极推进创新融合发展》几大主题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此外,大学版协也在不断践行着“创新用不止步”的理念。今年的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也创新改革,玩出了一些新的花样。从去年起,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更名为“年会暨订货会”,增加了工作研讨、学术交流的分量,拓展了这一大型综合活动平台的内涵;今年年会的内涵继续做出改革调整,不再举办过去那种规模庞大的图书订货会,而是改为举行百家大学出版社万种精品图书展示会;年会的重心进一步向工作研讨和学术交流倾斜,强化大学出版的教育和学术特色。 在接下来的年会日程当中,还将有数场精彩论坛,包括“大学出版编辑论坛”“大学数字出版与教育音像出版论坛”“大学出版营销论坛”等,各大学出版社将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厘清思路、振奋精神,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2016年11月04日 更多有关本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的资讯,欢迎访问:http://www.sinobook.com.cn/specia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