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架】:“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与普及丛书”编辑手记 | ||||
| ||||
文质相印 止于至善 —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与普及丛书”︱编辑手记 作为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一部分,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中医药文化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使得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和人文精神更深深地浸润到民族文化心理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历史上,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曾经发生过多次碰撞和交融,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到唐宋时期贸易的发展,再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每一次文化交融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也向世界播撒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近代以来,中华文明曾屡遭西方文明的侵害,但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特征始终没有丧失,反而在这种碰撞中“兼容扬弃”,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诸多国家响应的今天,中华文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世界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动力,而作为中华文明生存和发展重要基础的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当应成为这一课题的重要任务。 自产生之日起,传承文明、启发民智就成为出版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吸收世界上一切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文化成果、向世界推介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出版业的首要任务。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双一流”大学所属的国家级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社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为教育、科研服务,致力于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文化成果,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与普及丛书”正是近年来这项工作的具体成果之一。 这套丛书共有四册,《中医理论》将帮助读者认识一系列相对的概念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它们既相互对立,又在此消彼长中获得动态平衡;此外,读者还能初步领略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将看到中医如何“视其外而测其内”,学会“顺时摄养”,以求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中医名言》 则通过对历代名家名言的注解,帮助读者知晓中医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医,仁术也!”“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中华传统医学对生命的尊重也深蕴其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诸多名言简洁练达,语言优美而思想深邃,每每掩卷而发人深省。 “不为良相,宁为良医”,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诸多读书人不求仕途,游走于市井街巷,悬壶济世。《中医名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名医,从妇孺皆知的扁鹊、华佗,到不大为人熟知的薛己、喻昌等,读者将从他们的生平、贡献、学术思想和趣闻轶事来更加直观地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的神奇与精妙。 在古代,“医易一家”,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多与自然和疾病抗争的良方,并总结归纳成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均为古人假托圣人之名而编撰的医学典籍,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中医名著》主要介绍了中医史上有代表性的医学典籍,如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以及几百年来令医学界争论不休的《医林改错》等等,读者从中可以知晓中华传统医学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从这套丛书中,读者可以体会中医语言的修辞美:逆水行舟、闭门留寇、提壶揭盖、釜底抽薪;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读者还可以从中欣赏中医语言的音节对仗和韵律之美:郁火宜发,实火宜泻。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读者更可以从丛书中感受到中医哲学思想的深邃,从望闻问切、字里行间中领会其哲理意蕴: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通过这套丛书,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关联的: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我们知道,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高境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我们也知道,医生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医治病人,甚或可以是统帅千军的将领:“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先屯粮;善治邪者,必先养正。……我们更知道,并非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也并非能治病的人就是最好的医生,因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也远不仅仅出于风、寒、暑、湿、燥、火,还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卡特福特把文化的不可译性归因于“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入语文化中不存在”,“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所从事的物质生活方式以及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由于各个国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起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和特征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均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于基于解剖学的西方循证医学,中医的核心思想是“元气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强调应该从整体上认识人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基于传统系统思维的整体观、联系观、稳定观和自组织观。其提出的“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邪六淫”等理论,以及基于《内经》《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体系,体现了中医的相生相克、内外呼应、动态平衡的思辨方式,以及从具体的物质抽象上升为哲学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与以经验科学为基础的现代西方医学迥然不同。感谢河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郭先英教授、郑湘瑞教授、朱文晓副教授、孙俊芳副教授、王玖玮副教授、吕翠田副教授、李晓婧副教授及其他老师,他们植根于中原腹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雄厚的学术积淀,不畏艰难,数易其稿,高质量地完成了上述书稿的翻译工作。 译事之难,莫过于“信、达、雅”,“一名之立,旬月踟蹰”。钱钟书认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在于“化”,即原文在译入语中的完美再现,当然,这至多是一种理想境界,因此,他又提出,翻译的第一要务是“信”,而“达”则可以致“信”,雅则要求遵循原文的义旨和风格。可以说,这套丛书的翻译基本遵循了这一标准。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也曾数次赴郑,与翻译团队当面沟通,就中华文化及中医药文化中特有的专有名词、药名、各种理论学说等详细研讨,采撷众家之长,结合丛书特色,最终形成定论。编辑加工过程中,经七次审校,反复推敲,如琢如磨,以期为读者奉献出一道精心制作的“特色名菜”。 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读者能够走进中医药的世界,一起来领略天覆地载、万物悉备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君臣佐使、浮沉升降,来体味古老的东方国度里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何以形成,人们与自然如何彼此相应。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某种意义上,翻译是一项遗憾的工作,“止于至善”是翻译工作的最高境界;同样,出版也是一项难以臻及完美的工作,每每新书付梓之时,也是对知识的传承、组织和传播的认识更上层楼之际。“文质相印,相得益彰”当为每一位出版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向世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有力体现中华民族软实力”。本套丛书的出版当为东南大学出版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实践的新起点,也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为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一尽绵薄。 “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在这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宁静尤为重要。“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永久流传。”本套丛书并不在于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医家,但是其中蕴含的生命哲理则能裨益每一位读者。
东南大学出版社编审 博士后:刘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