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社举办“把好出版意识形态关,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 | ||||
| ||||
为切实履行出版社的政治责任,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持续推进出版业务高质量发展,3月26日上午,我社邀请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陈兴昌编审,在吴健雄纪念馆报告厅举办“把好出版意识形态关,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我社全体编辑参加,白云飞社长主持讲座。
白云飞社长对陈兴昌总编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陈总编辑在出版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卓越的专业成就。他强调,出版不仅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载体,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我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意识形态责任制贯穿始终,切实提升出版质量。
陈兴昌总编辑围绕新时代出版工作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核心要义,从出版导向与政治要求、出版物内容规范、政治性用语、教材意识形态问题、典型问题案例分析、抓好出版意识形态工作措施六个维度展开系统阐释。他指出,我国对出版物导向的总要求在于: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尤其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内核,意识形态可以决定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方向和发展,决定社会的结构和规范,对人们的言行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陈总编辑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强调,意识形态问题是个千变万化、复杂的问题,具有极强的实践特性与情境敏感性,编辑人员必须保持知识更新,在动态学习中提升政治判断力与专业把控力。 讲座结束后,姜平波总编辑对陈总编辑的精彩分享再次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编辑认真学习领会讲座内容和精神,进一步把好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强化责任担当,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不踩红线、守好底线,深耕出版内容,以“工匠精神”打磨精品,打造更多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精品出版物,为出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字:李 岱 审核:唐 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