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约·低碳·再生: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新书发布会在金陵饭店成功举办 | ||||
| ||||
2025年3月19—20日,2025“城市建筑学”学术研讨会暨《集约·低碳·再生: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新书发布会在金陵饭店成功举办。论坛由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出版社、《建筑技艺》杂志社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协办,汇聚了众多院士大师、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城市建筑学在科学研究、设计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未来发展,150多名专业人士现场参会。值此学术盛会之际,由我社出版的《集约·低碳·再生: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新书发布活动同期举行。
发布会上,我社社长白云飞介绍了新书出版情况。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这部著作是韩冬青教授及其团队深耕城市建筑学领域二十余载的智慧结晶,也是回应新时代城市建筑发展命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全书立足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更新战略背景,系统构建了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理论方法体系,其出版对推动我国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介绍了新书内容:该书以科学认知、策略方法及路径机制为架构,以“街区—地块—建筑”层级结构为基础,构建以“网络/区块”为对象、“几何/构型”为视角的形态解析矩阵,建立“形—量—性”一体表述方法。书中系统提出了以集约、低碳、再生为导向的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体系,其应用实践场景广泛,涵盖中微观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再生、城市建筑遗址保护与活化再利用,以及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等多个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作为新书作序人,对韩冬青大师新书发布表示了祝贺。王建国院士谈到,城市形态学和建筑学的跨学科探索,在今天的实践和教学中是重要的关键领域,也继承着自工业时代以来建筑师、规划师们对于城市与建筑之间关系的构想和探索。韩冬青大师曾在1999年著写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丛书》中的《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该书是我国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理论方法的著作。经过20年深耕,《集约·低碳·再生: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拓展了经典建筑学关于城市形态核心内容的研究边界,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整体、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随后进行了新书揭幕仪式,崔愷院士、缪昌文院士、王建国院士、孟建民院士、庄惟敏院士、段进院士、梅洪元院士、石楠副理事长、韩冬青大师、白云飞社长共同上台见证了新书的发布。 在新型城镇化迈向“内涵式发展”的今天,期待这部著作能为城市建筑的集约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再生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为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以及城市建设管理者带来创新思维的启发,并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建筑学的深入发展。我社也将继续坚守“传播学术,服务社会”的使命,搭建更多产学研融合平台,助力新时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来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文字整理:李 岱 审核:唐 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