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社《传感器技术》《大学语文导读》入选 2025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应用典型案例 | ||||
| ||||
近日,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创新发展联盟公布了“2025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应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我社依托“至善智学”数字教材平台出版的《传感器技术》《大学语文导读》两本数字教材,凭借 “《传感器技术》数字教材在融合教学中的全景式应用”“《大学语文导读》数字教材融合应用案例:《诗经》里的中国——《诗经》与中国文化”两项创新案例成功入选。 2025年9月21日,在杭州举办的“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创新发展生态大会”上,大会主办方为入选“2025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应用典型案例”的单位颁发了证书。 《传感器技术》 宋爱国 赵辉 贾伯年 · 编著
数字教材《传感器技术》主创人员宋爱国,是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仪器控制学部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特聘教授。《传感器技术》数字教材融合文字、图片、视频、流程图、实物图、知识点等元素,将传统教学内容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数字教材贯穿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与实验实践各个环节,服务于多种教学场景,包括理论课堂、线上学习平台、实验实践场所等。围绕纸质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数字教材拓展教学内容和手段,构建“课前引导—课中讲授—课后巩固—实验实践”四段式教学流程。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在教学场景中协同使用,前者构建系统性理论知识框架,后者辅助可视化理解、案例延展与实验指导,两者互为支撑、优势互补。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为其他理工科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大学语文导读》 张天来 · 著 数字教材《大学语文导读》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天来副院长主创,采用多模态知识图谱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融教学视频、经典领读、在线测验、课外讨论、线上答疑等于一体,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同时又与其他相关课程相链接,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本数字教材旨在提升读者对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读者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文化素养,留住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本次评选旨在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中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的决策部署,高质量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数字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总结推广优秀实践经验。根据征集要求,入选案例需聚焦数字教材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在建设出版模式、应用模式、应用效果、更新迭代模式、技术研发与创新等方面具备鲜明特色,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示范推广价值。 我社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在数字教材创新应用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力度。数字教材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承载着推动教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使命。未来,我社将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不断完善数字教材的建设出版模式、应用模式和更新迭代模式,推动数字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促进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
文字:李 岱 审核:唐 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