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社捐赠系列图书,助力南华乡村振兴 | ||||
| ||||
9月24日,2025年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工作会在南华县新落成的至善非遗传习馆召开,会议现场举行了南华系列图书新书发布暨捐赠仪式。我社党总支书记、社长白云飞代表出版社,分别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小男、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一起向南华县捐赠了《南华彝族刺绣技艺教程》《南华历史文化荟萃》《我国欠发达地区常见法律案例解析》三种特色图书,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让优质文化资源切实服务基层发展。 本次捐赠的三种图书,《南华彝族刺绣技艺教程》《南华历史文化荟萃》,是“帮扶情•南华梦”系列丛书;《我国欠发达地区常见法律案例解析》则聚焦南华县基层治理需求,结合南华本地案例,以通俗语言解析法律适用与维权路径,从“文化”与“法治”双维度助力南华发展。三本书构成“文化滋养+法治保障”的帮扶体系,既解决基层治理痛点,也守护地方文化根脉。 本次图书的出版与捐赠,是我社紧跟学校步伐,在教育帮扶、文化传播领域的又一次积极实践。我社将继续秉持初心,为推动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出版力量。 图书介绍01 彝族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可追溯至一千七百年前。本书首先溯源彝族刺绣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展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技法层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十个刺绣针法,以及刺绣工具、绣线的使用方法,还有设计、配色等关键要点,为读者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技艺指导。此外,还介绍了不同绣法在服装、礼品、配饰等方面的应用,拓展了刺绣应用的想象空间。书中特别设置“丁兰英作品赏析”板块,包含作者简介及其刺绣、彝族服饰作品赏析解读,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 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彝族刺绣的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掌握基础技艺,更能激发对传统彝绣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助力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图书介绍02 《南华历史文化荟萃》宛如一把钥匙,开启南华这座文化宝库的大门。南华,古称镇南,是滇西咽喉要冲上的绿翡翠,祖国西南美丽富饶之地,有着“道路博物馆”“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本书以丰富内容展现南华的深厚底蕴,书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事迹如璀璨星辰照亮南华历史天空;镇南八景、沙桥八景、雨露八景,勾勒出南华的绝美风光;红色文化简况,铭记着先辈的奋斗与牺牲;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古诗词韵味悠长,民族团结故事温暖人心,非遗故事传承着独特技艺。 翻开此书,就如同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深入了解南华的过去与现在,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魅力与历史文化力量,为南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介绍03 本书案例均由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从楚雄州和南华县范围内精准检索而出,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普法效果。全书共设十章,紧密贴合乡镇居民生活实际,涵盖道路交通安全、婚姻家庭、赡养继承、借贷、土地房产、劳动、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环境资源等常见纠纷领域,以及常见纠纷解决机制。每一章都如同一个法律知识“百宝箱”,为居民提供便捷可查的法律指引。 无论你是遇到邻里间的土地纷争,还是家庭中的赡养难题,都能从书中找到解决思路。它不仅是法律知识的普及读本,更是助力欠发达地区提升法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工具。 文字:李 岱 审核:唐 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