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总序 再版前言 0 导论 /1 0.1 研究背景 /1 0.2 研究意义 /5 0.3 概念界定 /6 0.3.1 跨河城市 /6 0.3.2 城市形态 /8 0.4 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8 1 城市跨河形态的生成机制和演进特征 /11 1.1 城市跨河形态的生成机制 /11 1.1.1 经济发展动力 /11 1.1.2 自然地理条件 /15 1.1.3 科学技术支持 /20 1.1.4 社会文化因素 /21 1.2 城市跨河形态的演进特征 /24 1.2.1 阶段特征 /24 1.2.2 模式特征 /38 本章小结 /48 2 跨河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及其变迁 /49 2.1 河流在跨河城市中的主导作用 /49 2.1.1 河流与城市兴衰 /49 2.1.2 河流与城市安全 /50 2.1.3 河流与城市布局 /50 2.1.4 河流与城市交通 /52 2.1.5 河流与城市景观 /53 2.1.6 河流与城市生态 /54 2.1.7 河流与城市文化 /56 2.2 河流属性对跨河城市的影响 /57 2.2.1 水体特性 /57 2.2.2 河流宽度 /60 2.2.3 河流形态 /63 2.2.4 航运条件 /68 2.3 跨河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变迁 /69 2.3.1 社会进步促进河流角色转换 /70 2.3.2 城市建设引发城河生态变迁 /71 2.3.3 理念转变决定人河关系演进 /73 本章小结 /76 3 我国城市跨河发展现状 /77 3.1 进入大规模跨河发展时期 /77 3.1.1 城市用地拓展产生巨大动力 /77 3.1.2 跨河交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82 3.1.3 航运开发利于突破大河障碍 /85 3.2 城市跨河形态面临的问题 /86 3.2.1 城河关系脱节 /87 3.2.2 两岸缺乏关联 /88 3.2.3 河流特色减弱 /89 3.2.4 专业设计独立 /91 3.2.5 生态建设薄弱 /92 本章小结 /93 4 城市总体形态与河流的互动对策 /94 4.1 强化以河主导的城市肌理 /94 4.1.1 确保河流的肌理特色 /95 4.1.2 协调城河的肌理关系 /97 4.1.3 建立顺应河流的沿岸肌理 /102 4.2 促进近河城市中心的发展 /105 4.2.1 建设利于跨河发展的近河中心 /105 4.2.2 保障近河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108 4.3 建构河为骨架的开放空间 /112 4.3.1 确立水域开放空间的主导地位 /112 4.3.2 架构联结城河的开放空间网络 /116 4.4 组织凭河而成的空间视景 /122 4.4.1 构筑丰富有序的对岸景 /123 4.4.2 创造两岸和谐的纵观景 /128 本章小结 /136 5 跨河地区形态与河流的整合对策 /138 5.1 建立面向河流的跨河地区形态 /138 5.1.1 区段形态 /138 5.1.2 要素形态 /145 5.2 促成水体与城区的交融 /158 5.2.1 水位涨落与城市活动相结合 /158 5.2.2 水质改善与两岸开发相协调 /161 5.2.3 水体恢复与地区环境相和谐 /163 5.3 完善河岸与水陆的衔接 /166 5.3.1 协调防洪与亲水的矛盾 /166 5.3.2 减小堤坝与景观的冲突 /172 5.3.3 促进河岸与生态的融合 /175 5.4 推进桥梁与两岸形态的融合 /179 5.4.1 挖掘多重特性 /180 5.4.2 创造丰富形态 /182 5.4.3 复合多样功能 /188 5.4.4 满足人车需求 /192 5.4.5 与环境相协调 /194 5.5 重视岛屿对环境的贡献 /197 5.5.1 重视特有属性 /199 5.5.2 提高公共性 /200 5.5.3 促进生态化 /202 5.5.4 平衡开发量 /203 5.5.5 适当建设人工岛 /205 本章小结 /206 6 综合策略与实施建议 /208 6.1 城市以河取向 /208 6.2 两岸联合设计 /211 6.3 提升河流特色 /214 6.4 要素综合组织 /217 6.5 建立生态与行为复合中心 /221 参考文献 /225 图片来源 /236 表格来源 /248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