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序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千古流传,脍炙人口,总让人们动心牵情,浮想联翩。它不独为中华民族所钟爱,早已超越国界,远播域外,尤其在汉字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度广为流布,成为东方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十年前,我曾为宜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编印的《宜兴梁祝文化——史料与传说》写过一篇“序”,对重视实证、严谨治学的方法大加赞赏,并肯定“梁祝宜兴说”是梁祝文化研究史上的一个突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梁祝”只有传说,没有历史,而“梁祝宜兴说”则以可信的史料使流传了1600多年的梁祝文化成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这是与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的会员们不虚浮、不轻狂、严谨而执著的学风分不开的,而本书的作者路晓农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十余年来,特别是退休后的十年,路晓农坚持自费到各大图书馆去查阅各种地方志、地理志、风土志、类书、笔记、诗文等文献,到相关“梁祝”遗存地去考察,以大海捞针的精神钩沉出可观的梁祝文化史料,历代的“梁祝”典籍记载达到130余部、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梁祝”的起源与流变》一书不仅将这些资料予以公布,让研究者们共享,还通过对资料的比对、分析、研究,发现了过去学界引用上的一些错误,为今后的梁祝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它多角度地论证了梁祝传说“端发于宜兴,首传于江浙”的历史,力求做到每点必论,每论必详,每据必足。本书关于“梁祝传说以宜兴、宁波、济宁三地为辐射点向周围散射”的观点,以及“在辐射中回流、在流传中变异”的概括,颇有新意。作者提出的“梁祝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流传地,而梁祝传说的其他遗存地也可能是某个情节发源地”的观点,对中国梁祝传说遗存地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祝传说不仅以传说、故事、歌谣等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而且还以弹词、清曲、琴书、鼓词、宝卷、竹板书、三弦书、木鱼书等曲艺形式,以及诗词、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师公经文等文艺创作和民间宗教的形式流传。本书在文献资料的钩沉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只是丰厚精深的梁祝文化的一个小小的部分,面对“梁祝”的世界“申遗”和“梁祝”的遗存保护,我们至少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继续去做:
一是推进学术深化。包括对梁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口承文化的再搜集、再整理;对不同文体、不同文本的资料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传播状况做出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研究;对中国的梁祝传说与流传于域外诸国的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异同,梳理流源,探索其传播路径。进一步研究“梁祝”物象、事象、意象和语象背后的功能与意义,注意物质、社会、精神和语言的立体考察与深层剖析。
二是勘定文化资源。包括忠实地记录口存资料,抢救口承遗产;继续进行文献资料的钩沉,尽量捕捉一切相关的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对大量有形实物(如祠庙、陵墓、遗址、遗迹、图像、工艺品等)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作出认真而客观的考定;对梁祝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和信仰资料作出审慎的分析。
三是加强对梁祝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认真执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履行签约国应尽的国际义务;相关工作不能受地方利益驱动,不建立在商业期待和发展冲动的基础之上;要保障落实遗产保护的人才、资金、制度、法规、设备、技术;要强化遗址遗迹的保护监督,防止规划性、工程性的破坏,反对画蛇添足式的扩建和盲目的修旧出新以及不适当的旅游开发;四省六地在“联合申遗”的过程中,需加强合作,淡化地方意识,树立整体的全局观念。梁祝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还需要文化机构、学术团体、文化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要把遗产保护的过程变成文化建设的过程,变成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推动“梁祝”研究的深入开展,并为“梁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作出有益的贡献。
于金陵望山楼
2013年6月28日 陶思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为博士后导师)。 序二
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及其相关的梁祝文化研究又一次热闹起来。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的梁祝传说同时进入国家名录。大家知道,进入国家名录的民间文学作品一定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作品,而那些与“梁祝”相关的非代表性的作品,虽没有进入国家名录,但同样是全国梁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加以重视。其中的一些传说,可能进入省级或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保护。
目前提起梁祝传说,大家只关注四省六地。四省指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六地指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有悖于梁祝传说家喻户晓的声誉。既然梁祝传说家喻户晓,它就已经不是某个地区所专有,而是突破地域界限,在广阔的地域和民族中流传,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应该视梁祝文化为一种大文化,它不仅在中国版图内各地区、各民族中广泛流传,而且随着移民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跨越国界,在中国周边的所谓“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如朝鲜、越南、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传播。在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中,可以和梁祝传说相媲美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牛女”传说不仅在中国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声名远扬。前者的传播在于其生动的故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后者的传播则是完全与节日文化相融合,是对节日文化的艺术叙说。今天面对进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传说,对其研究应该是全方位、多侧面的。因为梁祝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在这种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加入了太多的艺术表现样式。除美丽动听的故事讲述外,戏剧、曲艺,音乐、民歌、叙事诗、小说、民间工艺、电影、电视都参与其中。这使梁祝传说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符号,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就如我们今天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仍可以体会到传说带给我们的曲折动人的叙事和优美旋律所表达的无限意境。
民间传说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视角。首先是如何把握传说的可信性特点。这种可信性表现出传说的产生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以某一人物或以某一事物作为依着,展开故事情节。梁祝传说正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主人公,以众多的地方掌故和文化遗址作为依托,构成传说的内核。无论是宁波、宜兴的传说,还是济宁、汝南的传说,都是如此。因此,传说依托事实的考证,对探讨其源流、传播、变异至关重要。宜兴的路晓农先生多年来就在做着这样的考察和考证工作。路晓农先生是江苏宜兴人,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即从事梁祝文化研究。他曾多次赴北京、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四川等地图书馆查阅资料,还到浙江宁波、上虞、绍兴、山东济宁、河南汝南、重庆铜梁等“梁祝遗存地”进行实地考察,前后搜集到历代记载“梁祝”的志乘、古籍130余部、篇。同时撰写梁祝文化的研究论文,多角度、多侧面对梁祝传说的起源、传播及各遗存地的特点进行探讨。他的新著《“梁祝”的起源与流变》更是以大量的史料、古迹遗存,考证梁祝传说的原生地。认为“宜兴梁祝记载最早、记述最丰、遗存最多”,为历来争论中的“宜兴说”寻找依据。路晓农先生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不仅重视文献检索,而且注重田野考察。为了给“宜兴说”找到充足的依据,他一方面对遗存宜兴的南齐《善卷寺记》、碧鲜庵碑等进行认真的解读,还对宜兴梁祝遗址祝陵、梁祝读书处进行细致的田野考察,得出“宜兴是梁祝传说的本源发生地”的观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历代“梁祝”记载书(文)目叙》,分上中下三篇,详细介绍了历代古籍中关于梁祝事迹及传说的记载,其中宜兴最多共63则,宁波次之56则,其他地区只是零星记载。从这一考证出发,说明宜兴是梁祝传说的发生地。从传说人物和遗迹出发,配合文献考证,应该说论据是可靠的,具有说服力。
传说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是它的附着性。梁祝传说既是人物传说又是风物传说。民间传说都有“可信”的附着物。为了增加传说的可信性,讲述者往往会给附着物附绘上美丽动人的故事。作为人物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否真有其人,历来存在争议。至于梁祝遗址本属于地方风物,也很容易使讲述者产生联想,编造一个故事附着其上,于是产生了关于梁祝传说的不同异文并形成不同的风物圈。宜兴、宁波、山东济宁、河南汝南的梁祝传说都是如此。笔者曾考察过江苏宜兴和河南汝南的“梁祝”文化,两处都有读书处(或书院)、十八里相送故道、梁祝墓、梁家庄、祝家庄、马家庄,都有生动感人的传说等等。两地都被命名为“梁祝文化之乡”,让人不信都不可能。为了深入研究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传播,探讨梁祝文化的原生地,笔者曾建议晓农先生就其所掌握的梁祝资料,包括文献的和口头传承资料,绘制“梁祝传说分布图”。通过这种传说地图,观其分布,大体上可以判定这一传说分布最集中、最密集的地区,可能就是传说的源发地。和一般的传说研究相比,梁祝传说研究有它的特殊性。因为这一传说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传承者或讲述者往往忽略了地域性,变成在全国范围广泛传播的故事。虽然在上世纪钱南扬先生、冯沅君先生都对梁祝传说在宁波、汝南的传播进行过研究,提出“宁波说”和“汝南说”。而在实际传播中,人们往往突破梁祝传说的地域性特征,使传说的原生地在传播中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梁祝传说脍炙人口,得到民众的认同,人们只是将其作为一则感人的爱情故事传承和传播,丝毫没有追究原生地的心理。但是,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探讨梁祝传说的原生地,探究它的传承、传播和变异规律,对于保护梁祝传说这一文化遗产,变得非常重要。相信路晓农先生的《“梁祝”的起源与流变》一书的出版,不仅会使人们穿越历史,重温梁祝文化形成和变异的历史足迹,体会它的美学意义,而且对保护梁祝传说的生态环境,活态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梁祝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路晓农先生在文献钩沉方面用力甚勤,有了丰硕的收获。同样希望有关梁祝文化的田野考察报告能够问世,使梁祝文化的保护更上一层楼。为此愿与同行共勉。谨此为序。
陶立璠
癸巳年盛夏于北京五柳居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目录】 目录 绪论 宜兴梁祝记载最早 15南齐《善卷寺记》是中国最早的“梁祝”记载 ——兼论江苏宜兴是梁祝传说之源 37祝英台故宅在宜兴 ——兼论祝英台籍贯之谜 52“梁祝”读书处——宜兴碧鲜庵 62“梁祝化蝶”发源地——宜兴宜兴梁祝记述最丰 85历代“梁祝”记载书(文)目叙(上) 110历代“梁祝”记载书 (文)目叙(中) 136历代“梁祝”记载书(文)目叙(下)宜兴梁祝遗存最多 157现存最早的“梁祝”文物——碧鲜庵碑 178历代“梁祝”诗词 ——“梁祝”文苑的宝贵遗产 214宜兴祝陵与祝英台墓 229“梁祝”读书与宜兴读书文化梁祝传说流变轨迹 239从清以前“梁祝”史料看梁祝传说的流变轨迹 266梁祝传说在发源地宜兴的流变寻踪觅迹察访梁祝 285宁波——梁山伯当官传说的发源地 ——兼论梁祝“宜兴说”与“宁波说”之异同 305浙东有个梁祝传说大风物圈 316〗孔孟之乡——“梁祝”游学之地 332汝南——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承地 349铜梁——淹没在山沟里的“梁祝遗存” ——兼论传说在“遗存地”长久流传的条件附录 365梁祝申遗宁波共识(草案) 366“梁祝”联合“申遗”磋商会备忘录 368“梁祝”联合申遗倡议书 370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