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1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概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我国产业空间规划简史  /2     1.2.1 中国近代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空间规划  /3     1.2.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空间规划  /3     1.2.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空间规划  /8   1.3 产业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10   1.4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与技术特征  /11     1.4.1 基本概念辨析  /11     1.4.2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整体框架的构建  /12     1.4.3 技术特征  /13     1.4.4 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14   1.5 技术成熟程度与应用价值  /16     1.5.1 技术成熟度与评价  /16     1.5.2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17     1.5.3 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18 2 集约型产业空间发展规划及其方法  /19   2.1 产业空间发展定位与目标的确定  /19     2.1.1 产业空间发展定位  /19     2.1.2 产业空间发展目标  /21   2.2 产业发展规划  /25     2.2.1 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26     2.2.2 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27     2.2.3 产业选择的主要内容  /28     2.2.4 产业选择的技术流程  /29     2.2.5 产业集群培育  /36   2.3 发展规模预测与确定  /38     2.3.1 产业空间经济规模  /38     2.3.2 产业空间人口规模  /41   2.4 就业发展和生活体系规划  /42 3 集约型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及其方法  / 44   3.1 产业空间用地规模和指标的预测与确定  / 44     3.1.1 产业空间用地规模  / 44     3.1.2 产业空间各项用地比例  / 50   3.2 产业空间选址和发展方向确定  / 51     3.2.1 产业空间的选址  / 51     3.2.2 产业空间拓展方向的确定  / 53   3.3 产业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 54     3.3.1 用地功能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 56     3.3.2 用地功能适宜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 57   3.4 产业布局规划  / 58     3.4.1 产业空间体系和单元的划分  / 59     3.4.2 基于空间—产业互适性的初选  / 60     3.4.3 基于组团间产业关联性的优选  / 62   3.5 产业空间拓展时序规划  / 63 4 产业空间更新与再开发规划及其方法  /66   4.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6     4.1.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然性  /66     4.1.2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要性  /67   4.2 产业—空间关联的产业空间再开发评估核心技术路线  /68   4.3 产业优化评估与再提升方向选择  /69     4.3.1 指标的选取  /69     4.3.2 产业优势度评价  /70     4.3.3 产业优势度分析和再提升方向确定  /71   4.4 空间引导评估与再开发方案确定  /71     4.4.1 单因素土地效益评价  /71     4.4.2 土地综合效益评价  /72     4.4.3 产业空间用地整合引导  /72     4.4.4 产业空间再开发布局规划方案的确定  /74   4.5 产业类建筑的合理再利用  / 74     4.5.1 开发区产业类建筑的类型及再利用必要性  /74     4.5.2 产业建筑再利用相关实践  /76     4.5.3 现有建筑可用度评估  /77     4.5.4 既有建筑的再利用模式  /78   4.6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现实困境和政策创新  /80     4.6.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现实困境  /80     4.6.2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政策创新  /80 5 集约型产业空间准入控制规划与项目管理  /82   5.1 空间准入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框架  /82     5.1.1 面向产业项目管理的规划缺失及其影响  /82     5.1.2 空间准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框架  /83   5.2 总体空间准入控制指标   /85     5.2.1 产业导向目录的确定  /86     5.2.2 区域环境控制准入指标的确定  /86   5.3 产业空间分片区项目准入导则的确定  /87     5.3.1 准入指标体系的构建  /88     5.3.2 准入指标体系确定  /89     5.3.3 准入导则的相关实践  /90   5.4 基于准入控制的产业项目规划管理  /92     5.4.1 建立工业项目投资价值的预评估制度  /92     5.4.2 建立严格的工业项目用地规模预审制度  /94     5.4.3 建立规范的项目用地预出让和预留制度  /95     5.4.4 严格控制公益性用地  /95     5.4.5 建立工业项目后评估制度,严格项目批后管理  /95 6 区域产业空间规划  /96   6.1 钦州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96     6.1.1 基于效益导向的用地规模预测  /97     6.1.2 基于产业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布局引导  /98     6.1.3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导则  /100   6.2 宁波市产业(工业)园区整合优化策略研究  /101     6.2.1 基于产业适宜性的宁波市产业(工业)园区发展引导  /102     6.2.2 基于竞争力和整合度评价的宁波市园区发展分类  /108   6.3 江苏省常熟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114     6.3.1 基于产出效益的空间规模与从业人口规模预测  /115     6.3.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常熟市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119   6.4 安徽省濉溪县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122     6.4.1 基于效益导向的濉溪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123     6.4.2 基于空间评价的产业布局再优化  /129 7 综合性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131   7.1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131     7.1.1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规模分析  /132     7.1.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135     7.1.3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导则制定  /140   7.2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143     7.2.1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要求  /143     7.2.2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优化整合  /146   7.3 苏州高新区产业空间规划实践  /153     7.3.1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规模预测与校核  /154     7.3.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156 8 小城镇产业空间规划  /160   8.1 苏州市木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160     8.1.1 基于用地效益的工业用地规模预测  /161     8.1.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分片区产业布局  /163     8.1.3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工业空间整合  /163   8.2 常州市洛阳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167     8.2.1 基于定量比较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168     8.2.2 基于发展条件评价的产业定位与选择  /170     8.2.3 基于空间效益评价的用地布局引导  /172     8.2.4 基于上版规划评价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  /174   8.3 南通市栟茶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175     8.3.1 基于区域比较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75     8.3.2 基于多方案比较的产业发展定位分析  /179     8.3.3 基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选择  /181     8.3.4 基于标杆地区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  /183 9 新型产业区产业空间规划  /184   9.1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园区发展规划  /184     9.1.1 基于比较分析的开发区创新发展现状评价  /184     9.1.2 基于发展条件评价的创新型园区战略体系构建  /186     9.1.3 基于创新型园区五大支撑体系的规划引导  /188     9.1.4 基于创新要素重组的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  /199   9.2 宿迁市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200     9.2.1 基于三维综合优选法和区域竞争的新材料细分行业选择  /200     9.2.2 基于空间准入门槛的分片区建设指引  /208     9.2.3 基于二维坐标分析法的目标企业选择  /209     9.2.4 基于创新支撑体系构建的园区发展战略  /212   9.3 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概念性设计中的产业规划  /213     9.3.1 基于不同层面的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14     9.3.2 基于多维分析的产业发展定位与功能配置  /215     9.3.3 基于综合定量分析的产业选择  /218     9.3.4 基于要素识别的产业布局  /222 参考文献  /224 图片来源  /227 表格来源  /229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