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文是个常用词,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人文景观、人文现象、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地理、人文素养、人文教育、人文情怀、人文思想、人文交流、人文环境、人文领域、人文时代、人文奥运等词语频频见于媒体。这些词语中人文的涵义不尽相同。
许多典籍对人文这个词都有解释。《易经》上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易·贲卦》)宋朝的程颐说:“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伊川易传》卷二)现代的《辞海》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英语中与人文有关的词汇如humanity、humanism、human
culture等也是多义的。
虽然人文的定义有点费解,但是实际上人们日常聊天的绝大多数内容都被它覆盖着。例如妇女拉家常喜欢议论的婆媳关系,说得文绉绉一点属于家庭伦理,它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学就是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的。又如人们喜欢谈论的工资和物价,它们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学的母体其实也是人文学科。再如有人遇到烦心事纠结不已,亲朋好友都会劝其“想得开一些”。什么叫“想得开”呢?怎样使人“想得开”呢?人们一般都会用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劝导对方应该如何看待金钱、如何看待地位、如何看待婚姻与家庭、如何对待生老病死、如何平衡心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如果归结为理论,也都与人文学科有关。街坊邻居、同事朋友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张家长、李家短,晋升赚钱,贪官污吏,吃亏与享福,养老金发得公平不公平,找对象、生孩子,美容美发、珠宝首饰,风水、算命、上帝、观世音,股市期货、彩票赌博,电视剧里的好人与坏人,三聚氰胺、苏丹红,萨达姆和卡扎菲……如果将这些漫无边际的唠嗑分分类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关于生死、爱情、战争、和平、幸福、痛苦、善良、邪恶、美丽、丑陋、成功、失败、宗教、命运、财富、名誉、道德、法律、平等、自由、理想、现实等永恒的话题,它们都离不开“人文”这棵大树。只不过大伙儿日常思考和谈论的都是它千姿百态的枝梢芽叶,要探究这棵树的根系,一般都认为那是学者们的事,很深奥。但是如果有人能够把它写得浅白易懂,说清楚这些话题的由来及分歧,或许有的读者也会拿来看看。《人文假设》就是为这类读者准备的。
书名中为什么用了“假设”两个字呢?因为《人文假设》没有选择一种人文的定义展开论述,而是用了三个假设。它首先假设人文指的是人性和文化,然后再假设人性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接下来所有的文字都从这三个假设出发,一步一步演绎成一个假设系统。如果啰嗦一点,本书的书名可以改作《关于人性和文化的假设系统》。它是一本用通俗语言谈论人性和文化的大众读物,很多人都能看得懂。
由于本书是以假设为前提的一个逻辑推理系统,所以一开始必须埋设这个假设系统的基桩,读起来可能略显枯燥。好在这部分篇幅不大,随着推理的展开,话题将逐渐向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社会现象靠拢,读者与读物将逐渐进入互动状态。
既然本书涉及的话题是大家一直在谈论的,就可以推知每个参与谈论的人都已经持有了某些说法,否则无法参与。庄子称这些说法为“成心”。他在《齐物论》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意思是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寄生着一位私人教师,它的名字叫“成心”。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成心”。你随时随地遇到的问题,它都会教你如何认识、如何辨别、如何表达意见。人们俗称的“主心骨”就属于“成心”。所谓“没了主心骨”,就是找不到“成心”了,遇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认识、怎么辨别、怎么表达意见了。
那么这“成心”是怎样寄生在人身上的呢?人生之初,每个人的“成心”都是被成年人强行安装的,不同的儿童被不同的成年人安装了不同的“成心”。家长和老师在回答小孩提问的时候,顺手就把“成心”安放进去了。中国人对孩子说,夜晚晴空中的亮点叫作“星星”,而英国人告诉孩子那叫“star”。孩子们听着大人说话,看着大人做事,不知不觉中就把“成心”领进了体内。随着寄主年龄的增长,阅世读书渐多,就会遭到别的各种各样的“成心”的不断入侵,它们都想多占一块栖身的地盘,于是每个人的“私人教师”的“血统”都不纯了,变成了多元的混血种。不过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身上的“成心”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阿Q“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鲁迅《阿Q正传》)。阿Q的“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就是不知谁装在他身上的“成心”。不管人们各自的“成心”是怎样形成的,实际上包括阿Q在内的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放置别人预制的“成心”以及它们的混血儿的载体而已。许多人表达意见时喜欢说“我认为……”其实说全了应该是“寄生在我体内的私人教师‘成心’认为……”
“成心”有一个痼疾,就是总觉得自己都是对的,于是只乐意看到与自己一致的或近似的说法。一旦寄生在读者身上的“成心”感觉到《人文假设》里的话与自己不同,便会立即命令它的载体将其视为谬说。这没有关系,因为《人文假设》唯一的奢望是能够让读者明白它的逻辑,而不是企图颠覆或取代他人敬奉之已久的“成心”。
目录前言(001) 第一章人文假设(001) 第一节什么叫人文假设(001) 第二节为什么假设(002) 第三节潜公设(006) 第四节小结(009) 第二章人性(011) 第一节人性的假设(011) 第二节多维度的人性(012) 第三节不能用善恶描述人性(018) 第四节人性与文化的混淆(021) 第五节小结(026) 第三章文化(028) 第一节文化的假设(028) 第二节文化与人性的对应(030) 第三节多元文化与文化圈(034) 第四节文化排序(037) 第五节文化裁判与真理(043) 第六节“承文化”与“传文化”(053) 第七节文化与人性的区别(057) 第八节小结(059) 第四章体性格物,人之四维(061) 第一节人的四个维度(061) 第二节人格与人物(065) 第三节人格与人物的排序(076) 第四节崇高而吊诡的平等(085) 第五节小结(092) 第五章国民素养(094) 第一节尊严与禁忌(094) 第二节国民素养(105) 第三节阿Q精神(114) 第四节“善教育”与“恶教育”(124) 第五节泛兵家理念(144) 第六节小结(152) 后语(154) 附录(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