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1 绪论 /1 1.1 机动化带来的困惑 /1 1.2 机动化时代研究步行问题的必要性 /4 1.2.1 历史发展回顾 /4 1.2.2 我国的现实状况 /5 1.3 步行化与机动化概念辨析 /7 1.3.1 步行化 /7 1.3.2 机动化 /8 1.4 从城市设计视角研究步行化 /8 2 城市步行化的历史发展 /11 2.1 交通模式的历史变革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11 2.2 步行在西方城市中的地位演化过程 /15 2.2.1 传统步行城市 /15 2.2.2 汽车时代步行被排斥 /15 2.2.3 后汽车时代对步行的回归 /16 2.3 人车关系的演变过程 /18 2.3.1 人车混行 /18 2.3.2 人车分离 /18 2.3.3 人车共存 /20 2.4 对20世纪步行化运动的回顾及思考 /22 2.4.1 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反思 /23 2.4.2 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引发对小汽车的反思 /24 2.4.3 城市复兴与步行化 /24 本章小结 /26 3 步行化相关理论 /28 3.1 步行的基础理论 /28 3.1.1 步行的基本特征 /28 3.1.2 步行的功能 /31 3.1.3 步行的空间要求 /32 3.1.4 步行行为 /34 3.2 人车关系理论 /36 3.2.1 人车分离理论 /36 3.2.2 人车共存理论 /48 3.3 TOD理论 /56 3.3.1 TOD概念 /56 3.3.2 TOD与城市步行化 /58 3.3.3 TOD促进城市步行化的典型案例 /62 3.4 “步行城市”的理念 /67 3.4.1 J.H.Crawford“步行城市”理想 /67 3.4.2 人类对步行城市的追求 /68 本章小结 /69 4 当代城市步行化特征——步行化与机动交通和谐整合 /71 4.1 步行化需要机动交通支持 /71 4.1.1 交通机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71 4.1.2 城市步行化需要交通机动化 /78 4.2 步行化与机动交通和谐整合 /79 4.2.1 步行与机动交通的矛盾与关联 /79 4.2.2 步行与机动交通的和谐互补 /82 4.2.3 步行与机动交通和谐整合模式 /87 本章小结 /98 5 步行化空间类型 /100 5.1 地面步行街 /100 5.1.1 空间特征 /100 5.1.2 平面形态与布局 /103 5.1.3 分类 /104 5.1.4 交通服务 /104 5.2 地下步行街 /105 5.2.1 空间构成与特征 /105 5.2.2 类型 /106 5.2.3 发展动向 /106 5.3 空中步行街 /108 5.3.1 作用 /108 5.3.2 空间组合方式 /109 5.4 城市广场 /110 5.4.1 广场的物质要素 /111 5.4.2 广场与人的活动 /112 5.4.3 广场与城市交通 /112 5.5 人行道 /114 5.5.1 合适的宽度 /114 5.5.2 设施 /115 5.6 步行桥 /116 5.7 宁静措施的街道 /119 本章小结 /121 6 步行化空间发展趋势 /122 6.1 步行空间室内化趋势 /122 6.1.1 起源与演变 /122 6.1.2 城市空间室内化 /124 6.1.3 建筑空间城市化 /128 6.2 步行空间立体化趋势 /133 6.2.1 起因及发展 /133 6.2.2 立体广场 /135 6.2.3 立体步行系统 /138 6.3 步行空间枢纽化趋势 /145 6.3.1 形成及发展 /145 6.3.2 枢纽型步行系统特征 /146 6.3.3 典型案例分析 /148 6.4 步行空间网络化趋势 /151 6.4.1 起因及发展 /152 6.4.2 类型 /153 6.4.3 典型案例分析 /156 本章小结 /159 7 我国城市步行化的发展策略 /161 7.1 我国城市步行化的发展现状 /162 7.1.1 步行交通不受重视 /162 7.1.2 步行活动空间质量欠佳 /168 7.1.3 步行与机动交通和谐度较低 /171 7.2 我国城市步行化的发展策略 /173 7.2.1 建立和发展多模式的城市步行体系 /173 7.2.2 积极运用立体基面推行步行化发展 /176 7.2.3 提高步行空间建设的综合效益 /178 7.2.4 结合地铁站发展地下街 /181 7.2.5 推行步行化与机动交通的互动 /182 7.2.6 发展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市步行系统 /185 7.2.7 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推进步行化建设 /186 本章小结 /189 8 结语 /190 参考文献 /193 图表来源 /202 后记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