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0 导论 /1 0.1 区域、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1 0.1.1 区域的概念 /1 0.1.2 区域的基本特征 /1 0.1.3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 0.1.4 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 0.1.5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 0.2 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9 0.2.1 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10 0.2.2 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10 0.2.3 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 /13 0.2.4 世博会与城市发展 /18 0.3 中国区域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20 0.3.1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 /20 0.3.2 我国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21 0.3.3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22 0.3.4 探索环保新路,深化污染防治 /23 0.4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学研究的若干内容 /24 0.4.1 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研究 /24 0.4.2 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25 0.4.3 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6 0.4.4 流域生态学 /26 0.4.5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讨论会 /27 0.4.6 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简介 /28 0.4.7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29 0.4.8 可持续性转型——第五届产业生态学国际大会综述 /30 第一篇 区域发展生态学理论 1 区域发展生态学的经济学概要 /35 1.1 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 /35 1.1.1 资源概念 /35 1.1.2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 /35 1.1.3 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 /37 1.2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价格 /38 1.2.1 需求 /38 1.2.2 供给 /40 1.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42 1.3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43 1.3.1 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含义 /43 1.3.2 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条件 /44 1.4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绩效评价 /45 1.4.1 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特征 /45 1.4.2 消费者剩余 /46 1.4.3 生产者剩余 /47 1.4.4 完全竞争市场绩效的帕累托评价 /47 1.4.5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功能 /48 2区域发展生态学基础 /50 2.1 生态学既是自然科学,又要重视其社会、文化与哲学含义 /50 2.1.1 经典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50 2.1.2 生态学的社会含义 /50 2.1.3 生态学的文化含义 /51 2.1.4 生态学的伦理或哲学含义 /51 2.2 基因和环境都很重要 /52 2.2.1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52 2.2.2 变异 /52 2.2.3 基因漂流 /53 2.3 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 /53 2.3.1 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 /53 2.3.2 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53 2.3.3 物种和生态适应规律 /54 2.4 人口和生物种群 /54 2.4.1 种群动态与生物控制 /55 2.4.2 生态对策 /57 2.4.3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57 2.5 生物群落 /59 2.5.1 群落的物种组成 /60 2.5.2 群落的结构 /60 2.5.3 生态位 /62 2.5.4 生物群落的演替 /65 2.5.5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的类型 /67 2.6 生态系统 /72 2.6.1 什么是生态系统 /73 2.6.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73 2.6.3 生态系统的功能 /74 2.6.4 生态系统的平衡 /80 3 区域发展的地理学基础 /85 3.1 地理环境 /85 3.1.1 地理环境组成 /85 3.1.2 地球表层系统 /86 3.1.3 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 /88 3.2 地域分异 /89 3.2.1 自然地带分异 /89 3.2.2 地方性、隐域性及微域分异 /92 3.2.3 全球环境变化对自然地域的影响 /93 3.3 地理区划 /94 3.3.1 中国地理区划的发展 /94 3.3.2 地理区划体系与类型 /95 3.4 区域发展 /100 3.4.1 人文地理学的区域观 /100 3.4.2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105 3.5 资源安全的保障 /108 3.5.1 中国资源瓶颈问题分析 /108 3.5.2 实施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10 4 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理念 /112 4.1 生态文化 /112 4.1.1 “文化”界说 /112 4.1.2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12 4.1.3 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 /112 4.2 生态文明 /116 4.2.1 生态文明的含义 /116 4.2.2 生态文明的标志及构成 /117 4.2.3 中国当前生态文明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119 4.2.4 中国如何建立生态文明 /119 4.2.5 建设生态文明实例 /120 4.3 环境社会学的理念和环境意识 /122 4.3.1 环境社会学的理念 /122 4.3.2 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 /122 4.4 环境立法、执法和政策中的问题思考 /124 4.4.1 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124 4.4.2 美国环境执法中的协商机制和自由裁量 /125 4.4.3 对“限塑令”政策效应的思考 /126 5 区域空间的生态界定 /128 5.1 区域概念的基本空间界定 /128 5.1.1 区域 /128 5.1.2 城市 129 5.1.3 乡村 /131 5.1.4 城乡交错区(带) /132 5.1.5 城市(镇)群地区 /133 5.2 区域空间生态结构体系 /134 5.2.1 区域空间结构 /134 5.2.2 区域空间生态结构 /135 5.2.3 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139 5.2.4 区域生态空间完整性 /142 5.2.5 区域人口空间结构 /144 5.2.6 区域生态异质性与生态控制 /150 5.3 城市化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 /153 5.3.1 区域中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153 5.3.2 城市发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占用 /154 5.3.3 区域中城市发展规模的生态确定 /160 第二篇 区域发展生态学方法 6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生态补偿 /167 6.1 生态系统服务 /167 6.1.1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内涵 /167 6.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168 6.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评价研究进展 /171 6.1.4 研究实例 /175 6.1.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评价研究展望 /181 6.2 生态资产评估 /183 6.2.1 自然资本与自然资产 /183 6.2.2 生态资产的概念 /183 6.2.3 生态资产概念的界定 /184 6.2.4 生态资产的构成 /185 6.2.5 生态资产特点及研究趋向 /186 6.3 生态补偿 /187 6.3.1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 /187 6.3.2 生态补偿现状评价 /189 6.3.3 生态补偿的管理:来自欧盟的经验 /190 6.3.4 森林生态和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问题 /192 7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 /199 7.1 生态承载力 /199 7.1.1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 /199 7.1.2 承载力研究方法 /205 7.1.3 黄河流域青海片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介绍 /207 7.1.4 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的研究 /209 7.2 生态足迹 /211 7.2.1 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模型 /212 7.2.2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 /213 7.2.3 生态足迹的国内研究进展和实例 /218 7.2.4 研究展望 /225 8 生命周期评价 /226 8.1 概论 /226 8.1.1 定义与技术框架 /226 8.1.2 生命周期评价发展历程 /228 8.1.3 应用概况 /230 8.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 /231 8.2.1 目的和范围确定 /231 8.2.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235 8.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41 8.2.4 生命周期解释 /250 8.2.5 报告 /255 8.3 常见环境问题及特征化因子举例 /256 8.3.1 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 /256 8.3.2 温室效应 /258 8.3.3 酸化 /261 8.3.4 富营养化 262 8.3.5 生态毒性 /262 8.3.6 臭氧层耗竭 /263 8.3.7 光化学烟雾 /264 8.3.8 人体毒性 /264 8.3.9 异味 /266 8.3.10 放辐射影响 /268 9 战略环境评价 /270 9.1 概念及分类 /270 9.2 战略环境评价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70 9.2.1 可持续发展概念 /270 9.2.2 SEA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71 9.3 SEA的起源和发展应用 /271 9.3.1 国外发展动态 /271 9.3.2 国内发展动态 /273 9.4 SEA技术框架 /274 9.4.1 评价程序 /274 9.4.2 战略环境评价的标准 /275 9.4.3 评价因素和评价因子 /275 9.4.4 评价重点 /276 9.4.5 SEA评价原则 /276 9.4.6 战略环境评价应考虑的内容 /278 9.4.7 技术方法 /278 9.5 战略环境评价主要类型之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82 9.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简介 /282 9.5.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86 9.5.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 /291 9.6 战略环境评价主要类型之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298 9.6.1 政策失误的环境危害特点 /298 9.6.2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特点 /299 9.6.3 政策作用于环境的基本途径 /299 9.6.4 基于政策规律的战略环境评价 /304 9.6.5 政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设计 /306 10 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经济区划方法 /310 10.1 从自然区划到生态区划 /310 10.1.1 近代自然区划的发展 /310 10.1.2 我国近代自然区划 /311 10.1.3 生态区划 /312 10.1.4 生态区划凸现生态系统视角 /314 10.2 生态功能区划 /316 10.2.1 生态功能区划与其他区划的联系 /316 10.2.2 生态功能区划的性质和原则 /317 10.2.3 生态功能区分区方法 /319 10.2.4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320 10.2.5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局限性 /321 10.3 生态经济区划 /323 10.3.1 生态经济区划的性质和原则 /324 10.3.2 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区划 /324 10.3.3 主体功能区划 /327 11 区域综合生态规划与方法 /329 11.1 生态规划的概念 /329 11.2 区域生态规划的原则 /330 11.2.1 整体优化 /330 11.2.2 协调共生 /330 11.2.3 区域分异 /331 11.2.4 趋适开拓 /331 11.2.5 生态平衡 /331 11.2.6 高效和谐 /331 11.2.7 可持续发展 /331 11.3 区域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 /332 11.3.1 区域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 /332 11.3.2 区域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32 12 区域生态安全 /342 12.1 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现状和研究方法 /342 12.1.1 基本概念 /342 12.1.2 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 /342 12.1.3 生态安全的研究方法 /343 12.1.4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和政策 /344 12.2 中国土地的生态安全 /347 12.2.1 理念 /347 12.2.2 研究概况 /348 12.2.3 中国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348 12.3 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 /351 12.3.1 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内涵 /351 12.3.2 流域水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351 12.3.3 流域水资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352 12.4 农村饮用水安全 /352 12.4.1 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理念 /353 12.4.2 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353 12.4.3 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354 12.5 城市生态安全 /354 12.5.1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念及其发展 /354 12.5.2 城市生态安全的环境要素影响及对策 /356 12.5.3 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以大连市为例 /358 12.6 中国南方冰雪灾害与城市救灾对策 /361 12.6.1 灾害的概况 /361 12.6.2 灾害原因 /361 12.6.3 灾害的特征 /361 12.6.4 启示和对策 /362 12.7 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绩效管理 /363 12.7.1 我国煤炭事故发生现状及原因 /363 12.7.2 煤炭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364 12.7.3 改善绩效管理,促进生产安全 /364 12.8 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与机制 /365 12.8.1 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 /365 12.8.2 区域生态安全演变机制 /368 第三篇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态势与对策 13 区域生态管理与能力建设 /373 13.1 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 /373 13.1.1 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含义 /373 13.1.2 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必然性 /373 13.1.3 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具体内容 /375 13.2 区域生态能力建设 /380 13.2.1 “硬能力建设” /380 13.2.2 “软能力建设” /383 14 全球经济生态发展趋势 /388 14.1 全球气候变化 /388 14.1.1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388 14.1.2 关于气候变化的共识与不确定性 /389 14.1.3 国际气候谈判的简要历史回顾 /390 14.1.4 巴厘岛会议对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影响 /391 14.1.5 200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情况分析 /392 14.1.6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393 14.1.7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395 14.2 2008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回顾 /398 14.3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现状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399 14.4 国际肉类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401 15 中国资源、环境的国情和区域框架 /403 15.1 中国的生态环境概况和主要特点 /403 15.1.1 概况 /403 15.1.2 自然资源环境的特征分析 /403 15.2 中国当前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05 15.2.1 生态系统退化加剧 /405 15.2.2 资源压力严峻 /406 15.2.3 环境污染严重 /406 15.2.4 生态灾害加剧 /407 15.3 中国资源环境的区域分析 /408 15.3.1 华北区 /408 15.3.2 华东区 /409 15.3.3 东北区 /410 15.3.4 华中区 /411 15.3.5 华南区 /412 15.3.6 西北区 /413 15.3.7 西南区 /414 15.4 中国资源与环境状况的区域实例 /414 15.4.1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415 15.4.2 三江平原湿地农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415 15.4.3 兰州市农村畜禽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416 15.4.4 西宁市水污染减排行动方案的初步研究 /418 15.4.5 新疆艾比湖流域核心区的生态环境治理 /419 15.4.6 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420 15.4.7 广州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生成的关系 /421 15.4.8 广西近海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 /423 15.4.9 近20年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的时空变化 /424 16 中国人口分布及流动的区域特征和发展对策 /426 16.1 50年来的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426 16.1.1 无生育控制,人口自发发展(1949—1959) /426 16.1.2 计划生育思想萌发,但无实施的社会环境(1960—1971) /426 16.1.3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逐步紧缩(1972—1983) /426 16.1.4 调整和完善生育制度(1984—1990) /427 16.1.5 现行生育政策(1991年以来) /427 16.2 中国人口是太多还是太老——人口数量与结构之争 /428 16.2.1 中国人口规模仍然是第一位的问题 /428 16.2.2 人口数量与结构问题应当并举 /431 16.3 中国人口分布与发展 /433 16.3.1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的综合评价 /433 16.3.2 西北地区人口发展的新特点及其突出矛盾 /437 16.4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 /439 16.4.1 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 /439 16.4.2 甘肃新一代流动劳力的特征与流动趋势的调查 /441 16.4.3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与统筹城乡发展 /445 16.4.4 上海市郊区流动人口聚集问题 /447 16.4.5 深圳市人口承载力的分析及对策 /449 17 中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生态态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453 17.1 西部大开发和大保护 /453 17.1.1 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 /453 17.1.2 西部大开发需要新突破 /455 17.1.3 西部干旱区水问题对策 /459 17.1.4 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经济分析 /461 17.1.5 兰州市环境污染效应与生态城市对策 /462 17.1.6 内蒙古武川县的适度人口规模 /463 17.1.7 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技术需求 /464 17.2 中部地区的塌陷与崛起 /464 17.2.1 中部的比较优势 /465 17.2.2 中部塌陷及其原因 /466 17.2.3 中部崛起的经济生态策略 /467 17.2.4 中部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 /474 17.2.5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研究 /475 17.3 东部率先发展 /476 17.3.1 东部地区的区域格局 /476 17.3.2 东部经济起飞的条件 /479 17.3.3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综合优势 /480 17.3.4 “十五”时期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回顾 /481 17.3.5 东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82 17.3.6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化对策 /483 17.3.7 江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对策 /484 17.3.8 北京独生子女家庭的生育意愿 /487 17.4 东北振兴 /488 17.4.1 东北地区概况 /488 17.4.2 东北地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489 17.4.3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 /490 17.4.4 “东北振兴”战略的启动、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490 17.4.5 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目标、原则和对策 /492 17.4.6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定位:阜新经验剖析 /493 17.4.7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要点 /494 17.4.8 辽宁阜新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 /495 17.5 中国四大板块经济生态发展态势的比较分析 /495 17.5.1 中国四大板块区域的科学发展状况和对策 /495 17.5.2 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评价 /498 17.5.3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 /499 17.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501 17.6.1 非均衡式协调发展 /501 17.6.2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502 17.6.3 实现东、西部有效合作的重要举措 /503 18 中国大江大河流域经济生态态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504 18.1 黄河和黄河流域 /504 18.1.1 概况 /504 18.1.2 黄河近年来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进展 /506 18.1.3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507 18.1.4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 /507 18.1.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新进展 /510 18.1.6 简介李林樱著《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几个案例 /511 18.1.7 对宋宗水著《重建黄河生态环境》的评介 /512 18.1.8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建设问题 /513 18.1.9 黄河治理的持续发展对策 /514 18.2 长江和长江流域概况 /516 18.2.1 概况 /516 18.2.2 长江流域产业与经济发展 /518 18.2.3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522 18.2.4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526 18.3 珠江和珠江流域 /530 18.3.1 自然地理概况 /530 18.3.2 社会经济概况 /533 18.3.3 珠江上游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持水性能 /534 18.3.4 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535 18.3.5 珠江流域“西电东送”能源的空间配置 /536 18.3.6 建立珠江流域工业排放局域配额制 /537 18.3.7 打造西江产业生态经济区 /538 18.4 淮河与淮河流域 /540 18.4.1 淮河概况 /540 18.4.2 淮河流域生态灾害特征 /542 18.4.3 从治水到治污——淮河污染治理 /544 18.4.4 从治水到治灾——人水和谐协调发展 /548 19 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生态态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552 19.1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552 19.1.1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552 19.1.2 珠三角的环境问题 /554 19.1.3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环境观察 /557 19.1.4 珠三角环境保护总体战略 /558 19.1.5 珠三角人口增长与流动趋势分析 /559 19.1.6 珠三角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561 19.2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564 19.2.1 人杰地灵的黄金三角洲 /565 19.2.2 长三角的空间格局 /567 19.2.3 长三角人口城市化趋势 /568 19.2.4 长三角的生态环境 /570 19.2.5 长三角的综合交通体系 /572 19.2.6 长三角区域协调的重大问题 /574 19.2.7 长三角区域协调持续发展对策 /576 19.3 环渤海经济圈 /577 19.3.1 环渤海经济圈的基本概况 /577 19.3.2 环渤海经济圈的比较优势 /578 19.3.3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势头 /579 19.3.4 环渤海地区作为经济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79 19.3.5 环渤海经济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580 19.3.6 环渤海经济区的综合交通系统 /582 19.3.7 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582 19.4 中国三大都市圈的比较分析 /583 19.4.1 三大都市圈发展的定量比较 /584 19.4.2 三大都市圈的竞争力比较 /584 19.4.3 三大都市圈的经济特色 /585 19.4.4 三大都市圈的制约因素 /586 19.4.5 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机遇 /586 19.4.6 几点启示 /587 20 中国重点湖泊生态环境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588 20.1 太湖 /588 20.1.1 水质与富营养化的演变状况 /588 20.1.2 太湖流域污染负荷分析 /589 20.1.3 太湖流域污染物入湖量分析 /591 20.1.4 太湖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展趋势 /592 20.1.5 太湖污染综合治理 /593 20.2 滇池与巢湖 /598 20.2.1 滇池生态环境现状与综合整治 /598 20.2.2 巢湖生态环境现状与综合整治 /600 20.3 洞庭湖 /601 20.3.1 洞庭湖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601 20.3.2 生态保护对策 /603 20.4 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技术 /604 20.4.1 基本理念 /604 20.4.2 生态修复技术 /604 20.4.3 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修复技术 /605 20.4.4 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605 20.4.5 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立体修复方法 /605 20.4.6 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操纵修复方法 /606 21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607 21.1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607 21.1.1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 /607 21.1.2 海洋污染物状况 /609 21.1.3 海洋沉积物质量 /610 21.1.4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611
21.1.5 海洋赤潮灾害 /611 21.1.6 陆源污染概况 /612 21.1.7 海洋倾废状况 /613 21.2 中国海洋生态现状 /613 21.2.1 海洋生物多样性 /614 21.2.2 海洋生物群落结构 /614 21.2.3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616 21.3 中国海岸带生态现状 /617 21.3.1 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 /617 21.3.2 主要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 /620 21.4 中国海洋经济的生态学分析 /622 21.4.1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622 21.4.2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624 21.4.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 /625 21.5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625 21.5.1 加强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625 21.5.2 加强海洋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626 21.5.3 加强陆源污染的控制 /627 21.5.4 加强海洋功能区划 /627 21.5.5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628 21.5.6 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管理 /628 22 中国大型岛屿生态建设——崇明生态岛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630 22.1 崇明岛生态建设背景 /630 22.2 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指标体系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631 22.2.1 崇明岛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演变规律研究及模式预测 /631 22.2.2 国内外一些经济特区和岛屿经济模式的案例分析 /631 22.2.3 小结 /633 22.3 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生态足迹分析) /633 22.3.1 人均生态承载力 /638 22.3.2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638 22.3.3 万元GDP生态足迹 /639 22.3.4 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基于生态足迹的发展能力 /640 22.3.5 结论及建议 /641 22.4 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评价(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642 22.4.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下降:一个世界性困境 /642 22.4.2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国内外研究 /642 22.4.3 崇明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关系的实证研究 /644 22.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值分析) /649 22.5.1 能值分析的理论产生、现状及发展趋势 /649 22.5.2 能值指标体系 /650 22.5.3 一些能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51 22.5.4 崇明岛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652 22.6 国内外对比研究以及对崇明的启示 /659 23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建设 /661 23.1 区域城市化的生态学问题 /661 23.1.1 城市化带来的区域性大气污染 /661 23.1.2 区域城市扩展 /662 23.1.3 区域废弃物的快速增长 /662 23.1.4 区域地下水资源失衡 /662 23.1.5 区域能源结构与消耗不合理 /662 23.1.6 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663 23.2 区域城市化问题的生态学根源 /663 23.3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原理与方法 /664 23.4 区域城市化生态建设实例剖析 /665 23.4.1 大丰生态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665 23.4.2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667 23.4.3 海南生态省规划与建设 /682 24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宏观调控的挑战与对策 /688 24.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理念 /688 24.1.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学和经济生态学共同研究的对象 /688 24.1.2 生态经济的概念 /688 24.1.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和概念模型 /688 24.2 节能与减排 /689 24.2.1 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 /689 24.2.2 对策和建议 /690 24.3 能源与环境 /691 24.3.1 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 /691 24.3.2 对中国能源与环境的政策、战略的建议 /692 24.4 低碳经济 /694 24.4.1 什么是低碳经济 /694 24.4.2 低碳能源:世界能源革命新战略 /694 24.4.3 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697 24.4.4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 /698 24.4.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 /700 24.5 生态经济学理念简介 /703 24.5.1 生态恢复经济学 /703 24.5.2 区域生态经济学 /704 24.5.3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706 第四篇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关系的前景与展望 25 区域发展生态关系的前景与展望 /711 25.1 地球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711 25.1.1 地球面临的挑战(气、水、土、生) /711 25.1.2 地球面临的机遇 /716 25.2 中国的未来:效率与公平 /717 25.2.1 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 /717 25.2.2 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 /721 25.3 区域发展生态学的未来:整合与适应 /727 25.3.1 “整合”的理念和应用 /727 25.3.2 “适应”的理念与应用 /736 后记和补缺 /740 参考文献 /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