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0 绪论 / 1 0.1缘起 / 1 0.1.1乌托邦与日常生活之间 / 1 0.1.2“十次小组”重塑 / 2 0.1.3“中介”视角下的“实践乌托邦”的命题 / 4 0.2研究途径与意义 / 6 0.2.1关键词 / 6 0.2.2研究范围 / 7 0.2.3途径 / 7 0.2.4意义 / 8 0.3相关研究综述/ 9 0.3.1CIAM与“十次小组”的出版物及研究 / 9 0.3.2国外学者对于“十次小组”相关的研究与评价 / 11 0.3.3平行关注 / 13 0.3.4国内的研究成果 / 13 0.4研究框架 / 14 1 “十次小组”初识——角色的转承 / 15 1.1从CIAM到“十次小组” / 15 1.1.1CIAM概述 / 15 1.1.2“十次小组”前夕 / 17 1.1.3准“十次小组” / 21 1.1.4“十次小组”的形成 / 22 1.1.5CIAM消亡 / 23 1.1.6“十次小组”成立 / 25 1.1.7CIAM之后 / 29 1.1.8“十次小组”之后 / 30 1.2角色转承的“十次小组”初释 / 30 1.2.1僭越式回归 / 30 1.2.2现代主义重塑 / 31 1.2.3日常生活:渐行的基本社会话题 / 37 2 “十次小组”门阶认知——“内”“外”“内与外” / 42 2.1“内”——本体认知 / 42 2.1.1“十次小组”认知图表 / 42 2.1.2“十次小组”会议 / 45 2.1.3“关联”矛盾的调和 / 45 2.1.4平台——主要出版物与杂志解析 / 49 2.1.5教育轨迹 / 58 2.2“外”——先锋的实证性 / 61 2.2.1从“新巴比伦”“插件城市”“流动城市”到“十次小组” / 62 2.2.2游弋与秩序:“巨构”乌托邦 / 67 2.2.3日常性的回归 / 72 2.3“内与外”——“十次小组”定位认知 / 74 2.3.1组织“内与外”的关联跨界(横向) / 75 2.3.2多“点”定位下的“线”性演进(纵向) / 75 3 “十次小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导入 / 77 3.1“中介”理念 / 77 3.1.1语义 / 78 3.1.2矛盾性的永恒 / 78 3.1.3“真实的第三类” / 79 3.1.4“门阶”——一种循环的门槛与边界 / 80 3.2“中介”模型解析 / 81 3.2.1“中介”特性 / 81 3.2.2“中介”之发展层级 / 86 3.2.3“中介”模型之“形式对应物”特性 / 88 3.3“十次小组”角色之“中介”解析 / 89 3.3.1继承与决裂 / 89 3.3.2“内”与“外”:相对角色的转换 / 92 3.3.3作为建筑师 / 93 3.3.4“松散”与“聚合”:“十次小组”组织形式启示 / 94 3.3.5乌托邦与日常性 / 95 3.3.6一种常态的建立 / 97 3.4“十次小组”辩省——现世的乌托邦 / 98 4 整体关联:迷宫式的清晰 / 100 4.1“整体性” / 100 4.2迷宫式的清晰 / 103 4.3“总体人”的辩护 / 105 4.4“茎干与网”:整体的关联城市 / 108 4.4.1街道的关注 / 108 4.4.2从街道到“茎干” / 109 4.4.3从“茎干”到“簇群” / 114 4.4.4网:“茎干”的拓扑发展 / 118 4.4.5作为都市文化模型的连续性 / 121 4.4.6物质形态与空间实践 / 123 4.4.7流动性与灵活性 / 124 4.4.8干预与改变——面对传统中恒久要素的现代视角 / 125 4.5“毯式建筑” / 126 4.5.1编织城市 / 126 4.5.2密度 / 129 4.5.3占据 / 134 4.5.4德国法兰克福的诺姆博格竞赛 / 136 4.5.5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 138 4.5.6汉堡史迪什普住区设计与卡尔斯鲁厄 / 141 4.6“巨构”——实践的乌托邦 / 143 4.6.1“巨构”的出现到“巨构年” / 143 4.6.2“巨构”的乌托邦 / 144 4.6.3“总体建筑”:系统化巨构 / 145 4.7结构主义塑型 / 147 4.7.1规则与行为 / 147 4.7.2荷兰结构主义 / 150 4.7.3整体性与特性 / 153 4.7.4结构主义批判 / 154 4.8基于“毯式建筑”整体性的实践性批判 / 154 5 “社会对应物”:社会属性的内外辨析 / 158 5.1另一种理念 / 158 5.2“奥特罗圈”——时间的对应物 / 159 5.2.1“奥特罗圈” / 160 5.2.2历史中的“形式” / 161 5.3“场所”与“场合”——时间的内在协调 / 163 5.3.1场所与场合 / 163 5.3.2时间的持久性 / 165 5.3.3时间的内在性 / 166 5.4“构型原则”——适应化秩序 / 168 5.4.1迈向“构型原则”的第一步 / 169 5.4.2“构型”意义 / 169 5.4.3辨析 / 171 5.4.4“诺亚方舟” / 176 5.4.5阿姆斯特丹孤儿院 / 177 5.4.6“构型原则”之反思 / 179 5.5城市之洞 / 181 5.6参与:非定形的设计对应物 / 183 6 “CIAM格网”:现实特质转向的分析工具 / 186 6.1“CIAM格网” / 186 6.1.1格网的提出 / 186 6.1.2“CIAM格网” / 187 6.1.3实证历程 / 187 6.1.4CIAM的理性批判 / 190 6.2变革 / 190 6.2.1分类的质疑 / 190 6.2.2CIAM 9的格网 / 192 6.3来自盖迪斯的启示 / 193 6.3.1从“山谷断面”到“生命符号” / 193 6.3.2基于盖迪斯理念的“都市核心” / 196 6.3.3“杜恩宣言” / 197 6.3.4秩序建立与特质转向 / 198 6.3.5生态层级的融入 / 200 6.4史密森夫妇的“都市重构”格网 / 201 6.4.1“关联尺度” / 203 6.4.2从绿贝斯诺到金巷 / 203 6.5理性的重塑 / 206 6.5.1日常性“设想” / 206 6.5.2空间实践 / 208 6.6反思 / 210 6.6.1差异的整合 / 211 6.6.2“CIAM格网”的预期:从静态到互动的分析工具的发展 / 211 7 “大量性”:恒定的动态陈述 / 215 7.1现代主义发展的“大量性”需求 / 215 7.2“大量性”之多样性辨析 / 216 7.2.1多样性 / 216 7.2.2分歧 / 218 7.3“大量性”特质解析 / 219 7.3.1“大量性”的综合原则 / 219 7.3.2大规模制造 / 220 7.3.3消极与积极 / 221 7.3.4静态与动态场所特质的并置 / 222 7.3.5人性化与地域性的需求 / 223 7.3.6网格化与类型化 / 224 7.3.7日常性 / 225 7.3.8十四届米兰三年展 / 225 7.4“大量性”居住实践 / 227 7.4.1“大量性”居住的关注 / 227 7.4.2都市化层级的演进与市郊居住模式实践:巴尼奥河畔塞泽项目 / 228 7.4.3“大量性”居住实践:卡萨布兰卡 / 229 7.5簇群 / 231 7.5.1关联 / 232 7.5.2层级 / 232 7.5.3缝合 / 234 7.5.4演进 / 235 7.6流动性 / 236 7.6.1“流动性”关注 / 236 7.6.2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 238 7.6.3组织性 / 239 7.6.4历时性 / 240 7.7基础设施 / 241 7.7.1“适配” / 242 7.7.2柏林首都规划 / 244 7.7.3作为基础设施的巨构意义 / 246 7.8发展与改变——另一种美学的建立 / 246 7.9“大量性”问题的反思 / 248 8 “As Found”美学:现实的真实认知 / 249 8.1“As Found”与“发现”(Found) / 249 8.2新粗野主义 / 251 8.2.1词源 / 251 8.2.2发展与反思 / 252 8.2.3(无)装饰:形式的辩证之解 / 256 8.2.4亨斯坦顿中学与萨格登住宅 / 256 8.3展览中的“真实”美学 / 258 8.3.1“生活与艺术的并行” / 258 8.3.2“未来房屋”与“天井与亭” / 259 8.4基于“As Found”的秩序认知 / 262 8.4.1“布鲁贝克图示” / 262 8.4.2聚合化秩序 / 262 8.4.3东6建筑 / 264 8.5孩童与孩童般游戏 / 265 8.5.1孩童的观察 / 266 8.5.2游戏 / 267 8.5.3“间隙物”与“真实的脏乱” / 272 8.5.4“游戏”城市 / 273 8.6地域性的“发现” / 274 8.6.1原始的“平庸” / 274 8.6.2乌比诺实践解读 / 276 8.6.3北非实践 / 281 8.7“As Found”的诗意几点 / 288 9 批判性重建 / 290 9.1“功能主义”突破 / 291 9.1.1《新雅典宪章》 / 291 9.1.2基于分析的功能主义 / 293 9.1.3已知与未知 / 294 9.2整体与个体的角色乌托邦 / 294 9.2.1个体角色下的整体意义 / 295 9.2.2显性与隐性 / 295 9.2.3新“乌托邦” / 296 9.3群集设计“第三类”空间 / 297 9.3.1聚合理念 / 297 9.3.2(平)面形式:面对大量性聚合 / 298 9.3.3开放性 / 300 9.4层级推进 / 300 9.4.1演进 / 300 9.4.2层级与非层级 / 303 9.4.3层级“透明” / 304 9.5“模糊”性 / 305 9.5.1“对立”的互给 / 305 9.5.2“适宜尺度”的演进 / 306 9.5.3“模糊”的清晰 / 307 9.5.4“混沌理论”下的“模糊”性理解 / 308 9.6真实与虚幻 / 310 9.6.1“异托邦”关联 / 310 9.6.2城市隐性肌理 / 313 9.6.3缺席与在场 / 314 9.7基于关联的悖论活力 / 314 9.7.1层级悖论下的“关联”讨论 / 315 9.7.2乌托邦活力悖论中的日常生活关注 / 315 9.7.3悖论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关联”——超越房屋与建造的建筑 / 317 9.7.4悖论的活力持久性 / 318 10 启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筑”探究 / 320 10.1“新毯式建筑”整体化模型初探 / 320 10.1.1超越点线面——场域概念 / 320 10.1.2突破几何 / 321 10.1.3“新毯式建筑”模型 / 323 10.2作为基础设施的“新毯式建筑”:社会对应物的启示 / 327 10.2.1“新毯式建筑”功能性基础设施 / 327 10.2.2“新毯式建筑”景观基础设施 / 331 10.2.3“新毯式建筑”空间基础设施 / 332 10.2.4“新毯式建筑”社会性基础设施 / 334 10.3“新毯式建筑”的流动性:“大量性”的时代之解 / 337 10.3.1界域的模糊 / 337 10.3.2动态密度 / 340 10.3.3高效对接 / 342 10.3.4流动性的异托邦 / 343 10.4基于时间的“新毯式建筑” / 345 10.4.1多价 / 345 10.4.2可变与半恒久 / 346 10.4.3时间的跨界 / 347 10.4.4即时的互动 / 349 10.5“As Found”思维模式下的“新毯式建筑”乌托邦日常表现 / 350 10.5.1“新毯式建筑”乌托邦下的日常性理解 / 350 10.5.2“功能—形式—结构”的联立:日常性作为一种功能 / 352 10.5.3价值体现 / 354 10.6“新毯式建筑”设计分析策略初析 / 356 10.6.1“图示”:“新毯式建筑”信息分析工具 / 357 10.6.2“新毯式建筑”场所信息处理进程 / 359 10.6.3互动的设计策略 / 360 10.6.4学科交叉 / 362 10.6.5动态变化 / 363 10.6.6案例:“空中斗士”——一种城市的分析与研究平台 / 366 10.7超越建筑 / 367 10.8“新毯式建筑”质疑 / 368 结语 / 371 主要参考文献 / 373 附录 / 377 附录1“十次小组”会议简述 / 377 附录212点建议 / 395 附录3杜恩宣言:人居主张 / 395 附录4新雅典宪章 / 396 索引 / 407 索引1人名英中对照 / 407 索引2文章名英中对照 / 416 索引3地名英中对照 / 419 图片来源 / 421 致谢 / 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