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总序 1 区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 /1 1.1 系统分析和区域系统分析 /1 1.1.1 系统分析 /1 1.1.2 区域系统分析 /2 1.1.3 区域系统定量分析 /4 1.2 区域系统定量分析及其检验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6 1.2.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的关系 /6 1.2.2 区域系统的构建 /7 1.2.3 区域指标的量化 /8 1.2.4 区域分析中的多模型、多方法结合 /10 1.3 多模型选优原理及实例 /10 1.3.1 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单因素分析 /11 1.3.2 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多因素分析 /15 1.3.3 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17 1.3.4 结论和讨论 /19 1.4 区域系统分析中的加权建模方法 /20 1.4.1 社会经济研究中加权建模的必要性 /21 1.4.2 加权建模的领域和方法 /21 1.4.3 权重及其确定的方法 /25 1.4.4 案例检验 /25 1.4.5 结论与讨论 /27 2 区域系统结构分析 /29 2.1 结构分析概述 /29 2.1.1 区域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29 2.1.2 区域系统结构分析方法 /30 2.2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40 2.2.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定量描述 /40 2.2.2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测定 /42 2.3 区域差异分析 /44 2.3.1 差异的产生和表现 /44 2.3.2 区域差异的识别与描述 /51 2.3.3 库兹涅茨比率的分解及其在我国地区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54 2.4 系统诊断技术 /59 2.4.1 系统诊断技术概述 /59 2.4.2 吉林省非金属开发中现存问题的诊断 /59 2.5 主体功能区划分 /61 2.5.1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62 2.5.2 主体功能区的特点 /62 2.5.3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63 2.5.4 辽宁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 /67 2.5.5 结论和讨论 /69 2.6 用突变理论进行地理区划的探索 /70 2.6.1 对自然区划的重新认识 /70 2.6.2 用突变理论指导自然区划的尝试 /72 2.6.3 几点讨论 /73 2.7 断裂点理论与城市经济区划分 /74 2.7.1 断裂点理论模型 /74 2.7.2 利用断裂点模型对东北城市经济区进行划分 /79 2.8 区域合作潜力评价模型——以金砖国家农业合作为例 /84 2.8.1 金砖国家农业合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85 2.8.2 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潜力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89 2.8.3 农业合作潜力评价结果 /91 2.8.4 结论和讨论 /96 3 区域系统功能效益的比较和评价 /99 3.1 比较和评价概述 /99 3.1.1 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 /99 3.1.2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103 3.2 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08 3.2.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108 3.2.2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108 3.2.3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10 3.3 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的国际评价 /111 3.3.1 导言 /111 3.3.2 产值和产量 /112 3.3.3 速度与效益 /113 3.3.4 水平与结构 /114 3.3.5 结论和讨论 /117 3.4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119 3.4.1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119 3.4.2 基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评价模型 /122 3.4.3 我国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 /124 3.4.4 我国各地区“十二五”期末城乡协调状态的预测 /129 3.4.5 结论和讨论 /132 3.5 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 /132 3.5.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133 3.5.2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 /135 3.5.3 评价方法 /136 3.5.4 评价结果 /137 3.5.5 结论和讨论 /139 3.6 我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和评价 /141 3.6.1 现代化指标 /141 3.6.2 数据分析 /142 3.6.3 我国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整体特点分析 /143 3.6.4 各省区现代化程度分类 /145 3.6.5 结论 /146 4 区域系统预测方法研究 /147 4.1 系统预测概述 /147 4.1.1 预测的过程 /147 4.1.2 预测研究的特性 /147 4.1.3 区域分析中的预测问题 /147 4.2 微分回归建模的初步研究 /148 4.2.1 概述 /148 4.2.2 建模过程 /148 4.2.3 灰色预测方法 /149 4.3 区域发展态势的多模型预测 /151 4.3.1 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 /152 4.3.2 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能性 /153 4.3.3 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尊重地方战略部署,有序推进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155 4.3.4 结论和讨论 /156 5 区域系统决策—对策方法研究 /157 5.1 决策—对策概述 /157 5.1.1 决策的问题与类型 /157 5.1.2 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157 5.2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159 5.2.1 层次分析法需要改进的地方 /160 5.2.2 对层次分析法的若干改进建议 /160 5.2.3 案例 /162 5.2.4 结论与讨论 /163 5.3 农作物优化布局模型研究 /164 5.3.1 农作物布局问题分析 /164 5.3.2 农作物布局决策的简化模型 /165 5.3.3 考虑间套复种情况的数学描述 /169 5.4 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模型 /170 5.4.1 引言 /170 5.4.2 假设条件和符号设定 /171 5.4.3 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数学描述 /172 5.4.4 耦合分析 /174 5.4.5 结论和讨论 /177 5.5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模型 /178 5.5.1 区域发展决策分析 /178 5.5.2 空间优化模型 /179 5.5.3 考虑多种项目的静态模型 /181 5.5.4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 /182 5.5.5 稀缺资源在两个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型 /182 5.5.6 结语与讨论 /183 5.6 模糊线性规划的实践探索 /183 5.6.1 重点开发矿种和重点开发地区的确定 /184 5.6.2 资源开采量的模糊线性规划 /184 5.6.3 开发方案的模拟和选择 /187 5.7 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模型研究 /189 5.7.1 引言 /189 5.7.2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思路 /190 5.7.3 我国国办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地区分配的特点 /192 5.7.4 高校名额分配模型构建 /194 5.7.5 结论与讨论 /201 5.8 首都区位论——用定量方法确定首都选址 /201 5.8.1 中国的区域重心 /202 5.8.2 中国新都的位置选择 /204 6 因素贡献率分析 /206 6.1 因素贡献率分析原理 /206 6.1.1 子系统贡献率分析 /206 6.1.2 我国南北差异中的要素贡献率分析 /206 6.1.3 结论 /213 6.2 偶发因素影响效果分析 /213 6.2.1 概述 /213 6.2.2 偶发因素对北京市涉外旅游的影响分析 /213 6.2.3 东道主效应及2008年奥运会中国金牌超过美国的可行性预测 /216 6.2.4 城市化的四岛效应——以西北五省区首府为例 /224 图片来源 /235 表格来源 /236 后记 /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