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总序 前言 0 绪论 /001 0.1 缘起 /001 0.1.1 “紧凑—和谐”型城市环境建设课题亟待研究 /001 0.1.2 城市综合体是热点但是相关概念模糊 /001 0.1.3 一次综合体模式尝试的失败 /002 0.1.4 从日本的城市发展中看到城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前景 /002 0.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002 0.2.1 国外与城市综合体相关的主要研究和理论 /002 0.2.2 国内与城市综合体相关的主要研究和理论 /011 0.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014 0.3.1 研究方法 /014 0.3.2 主要内容 /015 0.3.3 本书结构 /017 0.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018 0.4.1 建立起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体系 /018 0.4.2 归纳出实现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018 0.4.3 针对我国城市状况对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提出建议 /018 1 城市综合体思想的来源与背景 /019 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进步——当代城市综合体产生的观念基础 /019 1.1.1 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 /019 1.1.2 城市综合体思想蕴含的城市发展理念 /023 1.2 “立体城市”构想——当代城市综合体的思想来源 /029 1.2.1 “三维城市性”是“立体城市”的本质特征 /029 1.2.2 早期的山地立体城市雏形 /031 1.2.3 20世纪初美国的现代立体城市萌芽 /032 1.2.4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影响下的立体城市探索 /036 1.2.5 20世纪下半叶丰富多彩的立体城市流派 /041 1.2.6 立体城市的新动向 /056 1.2.7 总结:五种“立体城市”模式 /059 1.3 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时代契机 /062 1.3.1 建筑技术的进步 /062 1.3.2 城市交通的发展 /071 1.3.3 地下空间的开发 /075 1.3.4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 /078 1.3.5 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建筑”一体化现象 /082 1.4 本章小结 /083 2 当代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和特征 /085 2.1 从“立体城市思想”到“当代城市综合体”概念 /085 2.1.1 “城市综合体现象”是当代城市空间发展新趋向的集中体现 /085 2.1.2 对当代“城市综合体现象”的四种解读视角 /086 2.1.3 “立体城市”思想下的当代“城市综合体”概念 /090 2.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093 2.2.1 城市综合体特征的内涵 /093 2.2.2 要素多样性特征 /094 2.2.3 结构有机性特征 /097 2.2.4 整合立体性特征 /099 2.2.5 城市开放性特征 /102 2.2.6 形态整体性特征 /106 2.3 本章小结 /107 3 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09 3.1 以主导要素划分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09 3.1.1 综合型城市综合体 /109 3.1.2 交通型城市综合体 /110 3.1.3 商业型城市综合体 /112 3.1.4 景观型城市综合体 /113 3.1.5 地下型城市综合体 /114 3.2 以规模尺度划分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116 3.2.1 微型城市综合体(S)——城市“拥挤文化”的八音盒 /116 3.2.2 中型城市综合体(M)——开放的街区 /123 3.2.3 大型城市综合体(L)——融合的群组 /128 3.2.4 超级城市综合体(XL)——引领未来的城市区域 /132 3.3 城市地产开发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 /136 3.3.1 走向“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地产 /137 3.3.2 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型商业地产的困境与机遇 /143 3.3.3 万达的“城市综合体”策略 /149 3.3.4 辨析“城市综合体”型商业地产与本研究中的“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关系 /154 3.4 本章小结 /157 4 城市综合体的价值 /159 4.1 “紧凑—和谐”的城市观是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基础 /159 4.1.1 紧凑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159 4.1.2 紧凑与城市环境 /166 4.1.3 建立“紧凑—和谐”的城市发展观 /173 4.2 城市综合体的价值 /174 4.2.1 城市综合体的经济价值 /174 4.2.2 城市综合体的社会价值 /185 4.2.3 城市综合体的生态价值 /193 4.3 本章小结 /198 5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策略 /200 5.1 “要素整合”策略——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结构 /200 5.1.1 以行为联系为基础的功能要素整合 /200 5.1.2 缺少行为联系的要素整合——辅助整合 /205 5.1.3 要素整合的区位把握 /208 5.2 “基面组织”策略——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结构 /212 5.2.1 城市综合体基面的特征和作用 /212 5.2.2 城市综合体基面的类型 /216 5.2.3 城市综合体基面组织方法 /223 5.3 “城市互动”策略——城市综合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30 5.3.1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生成途径——开放与融合 /230 5.3.2 城市综合体引导城市发展——城市触媒 /238 5.3.3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的结合与互动 /246 5.4 场所营造策略——城市综合体与使用主体的关系 /250 5.4.1 活力场所营造 /250 5.4.2 宜人场所营造 /261 5.4.3 绿色生态环境营造 /266 5.5 本章小结 /270 6 推动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273 6.1 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条件 /273 6.1.1 加强城市综合体的理论研究 /273 6.1.2 完善有利于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城市管理制度 /274 6.1.3 运用城市设计工具 /285 6.1.4 鼓励综合开发模式 /291 6.2 推动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296 6.2.1 发展现状 /296 6.2.2 存在阻力 /300 6.2.3 发展建议 /305 6.3 本章小结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6 图片来源 /322 表格来源 /330 致谢 /331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