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录 总序  /4 前言  /7 Preface  /11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探索  /001 1 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002   1.1 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兴起与演进  /002   1.2 空间句法在城乡规划学领域中的应用  /007   1.3 空间句法在建筑学领域中的应用  /012   1.4 空间句法在风景园林学领域中的应用  /014   1.5 空间句法在其他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015 2 空间可持续发展:城市街道网络的三种功能  /022   2.1 城市的幼稚描述  /022   2.2 空间可持续发展  /023   2.3 DepthMap软件的简介  /025   2.4 从数字到结构  /026   2.5 检测模型  /033   2.6 无所不在的中心  /039   2.7 中心性理论的草案  /040   2.8 前景和背景网络  /041   2.9 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街道文化  /043 3 引入空间竞争法则的空间句法轴线地图建模方法  /046   3.1 空间句法建模的理论背景与法则  /046   3.2 在长线段法则基础上引入空间竞争法则假设  /047   3.3 方格网城市图形实验  /048   3.4 在实际城市中的初步应用  /052   3.5 结论与讨论  /054 第二部分 规划与实践应用  /057 4 城镇空间历史演变分析:以丽江为例  /058   4.1 研究问题:丽江古城的异化  /058   4.2 研究方法  /059   4.3 空间、人流与功能的互动与关联  /060   4.4 讨论与总结:丽江古城变迁的深层结构  /067 5 组构视野下的城镇空间结构分析:以三个江南市镇为例  /070   5.1 引言  /070   5.2 前期研究的综述与分析  /071   5.3 组构分析模型的更新、比较与解释  /083   5.4 总结与反思  /092 6 街区路网形态与活力:以京津为例  /095   6.1 社区活力与城市空间、文化特色的关系  /095   6.2 街区形态与活力的关系  /096   6.3 研究区域划分及前期资料收集  /097   6.4 北京与天津中心城区各街区内外部空间条件对比研究  /098   6.5 天津社区级活力中心分布的空间逻辑  /101   6.6 结论:运动、形态与文化惯性  /104 7 街区路网密度与土地开发强度:以深圳特区为例  /107   7.1 研究问题  /107   7.2 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  /108   7.3 城市片区的街道形态与城市密度:宏观视角  /111   7.4 街道形态、用地功能构成与容积率:微观视角  /115 8 街区多尺度空间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123   8.1 引言  /123   8.2 三坊七巷空间句法分析的方法技术和步骤  /124   8.3 宏观尺度的空间句法分析  /124   8.4 中观尺度的空间句法分析  /127   8.5 微观尺度的空间句法分析  /129   8.6 三坊七巷街区复兴途径探析  /131 9 古典园林空间结构与游园行为模式:以苏州怡园为例  /137   9.1 引言  /137   9.2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古典园林空间研究的两种视野  /138   9.3 研究思路与数据采集  /140   9.4 怡园的空间结构与游园行为模式  /143   9.5 结论与讨论  /153  10 城市总体规划的街道网络与中心体系:以阜阳为例  /156   10.1 研究背景  /156   10.2 研究思路  /157   10.3 阜阳概况及空间演变历程  /157   10.4 现状分析与半径校核  /158   10.5 总体规划的预测与评估  /165   10.6 思考  /171 11 基于城市空间逻辑性的活力街区空间塑造:以南京红花    机场地区再开发为例  /174   11.1 空间句法的空间逻辑性发现  /174   11.2 基于空间逻辑性分析的规划设计方法  /175   11.3 基于空间组构逻辑的城市结构织补  /176   11.4 基于空间活动逻辑的街区功能布局和街道网络引导  /186   11.5 结语  /190 12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以厦门杏林湾为例  /192   12.1 引言  /192   12.2 空间句法及其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之应用  /192   12.3 基于空间句法的杏林湾水岸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193 第三部分 未来发展与挑战  /207 13 空间句法在中国应用发展的困境与误区  /208   13.1 思维范式与支撑平台的困境  /208   13.2 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滞后  /209   13.3 对空间句法原理与作用的误解  /209   13.4 对应用领域与技术方法的误用  /211 14 空间句法有限公司推广理论与技术的策略  /215   14.1 空间句法有限公司的背景  /215   14.2 空间句法有限公司在中国  /216   14.3 空间句法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  /216 15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空间句法未来发展  /221   15.1 深化研究空间句法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21   15.2 对中国城市空间组构与演化规律的研究  /223   15.3 对中国人居空间形态原型及特征的探索  /225   15.4 中国对空间句法理论的深化与技术拓展  /227 附录:历年与空间句法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229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