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篇 综合篇 1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 ——关于银行业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的思考 / 3 2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重任在肩 关键在行 / 11 3服务小微企业:银行业责无旁贷 重在落实 / 21 第二篇 银行业公司治理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考 / 33 5大型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比较分析 / 47 6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 56 7关于大型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初步分析 / 65 8对当前银行信贷文化“偏轨”的反思 / 70 第三篇 银行业改革创新 9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改革推进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77 10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 88 11对大型银行信贷支持低碳经济的调查 / 100 12积极推进联合授信机制前瞻防控信用风险隐患 ——常州在全省先行试点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成效初显 / 107 13常州银行业尝试“整体式”银团新模式破解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难题 / 113 14文化产业融资金融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 / 117 15发达地区银行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 121 第四篇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 16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 129 17处置商业银行抵贷资产问题的现实思考 / 139 18我国不良贷款治理问题思考 / 150 19关注不良贷款“双降”背后的资产质量问题 / 156 20重视资产保全工作多管齐下清收不良资产 / 164 第五篇 银行业运营管理 21对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 171 22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185 23对大型银行投诉处理和舆情应对的调查与思考 / 190 24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广告宣传的调查与思考 / 198 25关于农业银行涉农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以农行江苏省分行为例 / 201 第六篇 银行授信风险防控 26“三角债”与“担保圈”风险化解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217 27近千担保圈困境突围 ——常州绘8 000户企业关系图探索大圈化小 / 224 28“担保圈”风险的成因及其危害 / 230 29积极探索“担保圈”风险化解防控路径 / 234 30破圈解链:“担保圈”风险防控做法与成效 / 238 31常州地区“担保圈”风险防范化解初显成效 / 242 32担保企业恶意“脱保”亟须引起高度关注 / 247 33对保证贷款风险缓释作用弱化的思考 / 250 34银行公司客户对外担保大幅增长潜在的风险亟待关注 / 255 35虚假按揭贷款:房贷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 263 36对住房贷款“假按揭”行为的调查分析 / 270 37审慎看待房地产市场回弹切实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 / 277 38台资企业银行授信风险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286 39运用现金池管理模式提升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控能力 / 296 40大型银行大额授信风险状况调查与分析 / 301 41“1+n”式融资业务发展有待规范 / 309 42涉政府融资平台委托贷款业务亟待规范 / 314 43钢贸企业信贷风险迥异银行授信管理值得反思 / 318 第七篇 金融监管研究 44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级研究 / 323 与时俱进稳中求变积极探索和完善分支机构监管评级工作 / 337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 343 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借鉴 / 350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358 大型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回顾与展望 / 367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大型银行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 381 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银担合作规范发展 / 387 第八篇 早期工作探索 对发展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政策思考 / 393 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在成本活动分析中的应用初探 / 399 自筹基建要真正管起来 / 403 对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再思考 / 407 企业虚假盈利现象透视及建议 / 412 江苏省出口收汇核销实施情况分析 / 416 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20 附录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管评级细则 / 425 附件1单项要素和综合评价的等级特征 / 433 附件2监管评级操作表 / 437 附件3监管评级操作表(风险管理部分) / 458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