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绪论1 一、 中国文化离不开“吃”1 二、 “吃”的重要性4 三、 饮食思想对于中国思想的重要性7 四、 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饮食思想9第一章史前社会、夏商周时期14 第一节史前社会:神话说解14 一、 燧人氏15 二、 伏羲氏18 三、 神农氏19 第二节尧舜禹时期22 一、 尧23 二、 舜25 三、 禹26 四、 仪狄28 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形成于春秋之际29 一、 中国饮食思想的形成时期29 二、 夏商时期29 三、 轴心时代30 四、 老子32 五、 阴阳家33 六、 墨家34 七、 “礼之初,始诸饮食”34 八、 中和35 第四节汤文化的理念35 一、 汤与汤文化36 二、 汤的历史37 三、 “和”的概念的引入38 四、 汤文化的理念——和39 五、 汤与政治的结合42 第五节《黄帝内经》的饮食思想44 一、 医书而充盈饮食思想44 二、 人与天地相参45 三、 五谷为养的饮食结构46 四、 饮食有节47第二章秦汉48 第一节《韩非子》的饮食思想48 一、 韩非子对远古饮食思想的研究48 二、 韩非子的美食观50 三、 法家特色的饮食思想52 四、 设喻引譬,离不了饮食54 五、 引用饮食的俗语56 第二节《礼记·曲礼》的饮食思想57 一、 对礼的规定58 二、 饮食与礼58 三、 饮食的礼仪59 第三节从《史记》看秦汉饮食思想61 一、 司马迁饮食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61 二、 司马迁饮食文化思想的历史地位64 第四节酒与汉代社会生活68 一、 酒的社会功能68 二、 酒是政府政策的体现者69 三、 酒与礼70 四、 酒与社会风俗72 五、 酒与汉代人物74 六、 以酒性观人75 七、 酒与政治76 第五节汉魏之间的酒文化交流78 一、 汉代中原与西域的酒文化交流78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交流80第三章魏晋南北朝81 第一节养生学的发展84 一、 嵇康85 二、 葛洪86 三、 《颜氏家训》的养生学思想88 四、 杨泉的养生思想90 第二节分食与合食91 一、 分食制探源91 二、 分食制的传承93 三、 分食向合食的转变94 第三节佛教的饮食思想97 一、 佛教吃素的起源97 二、 梁武帝与禁断酒肉99 第四节魏晋文学与酒104 一、 竹林七贤104 二、 陶渊明110 三、 魏晋名士113 第五节奢靡的社会生活115 一、 何不食肉糜115 二、 竞相奢靡115 三、 《世说新语》所记116 四、 陈寅恪对南朝腐败的研究117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献118 一、 饮食文献大量出现118 二、 饮食著作及思想121第四章隋唐五代134 第一节空前规模的中外饮食文化大交流136 一、 《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外国饮食137 二、 饮食文化的胡化139 三、 唐代的酒文化交流144 第二节唐人的饮食生活148 一、 唐代的饮食业148 二、 饮食生活150 第三节孙思邈的养生学思想154 一、 饮食文化的养生化155 二、 孙思邈的“食治”思想161 第四节唐诗中的饮食思想161 一、 诗史杜甫162 二、 追踪杜甫的诗人164 三、 李白的酒与诗165 第五节节日166 一、 节日166 二、 唐代的节日169 三、 重要的宴会172 四、 宴会175 第六节茶经与茶文化177 一、 陆羽178 二、 茶的流传史179 三、 茶经181 四、 茶之道182 第七节饮食文献184 一、 《韦巨源食谱》185 二、 《膳夫经》185 三、 《膳夫录》187 四、 《四时纂要》188 五、 《食疗本草》189 六、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192 七、 《北堂书钞》194第五章宋代196 第一节两宋都市饮食198 一、 开封的饮食业198 二、 杭州的饮食业204 第二节宋人的饮食观208 一、 节俭的社会风气208 二、 《寓简》209 三、 学者多节俭211 四、 陆游的饮食观214 五、 非主流的饮食观215 第三节苏轼的饮食思想216 一、 节俭的生活216 二、 苏轼与酒文化218 三、 于饮食中寻求欢乐221 四、 苏词中的饮食之美223 第四节餐桌上的优雅224 一、 优雅的褫夺224 二、 不失风度225 三、 淡然超然的处世228 四、 吃饭穿衣230 五、 酒令232 六、 文人斗茶235第六章元明238 第一节《饮膳正要》的饮食思想240 一、 一部重要的书240 二、 出版242 三、 饮食宜忌242 第二节明代紫砂壶艺术243 一、 紫砂壶能发真茶色香味243 二、 紫砂壶与中国文化精神245 三、 紫砂壶由实用器物到中国文化符号的演变249 第三节袁宏道与《觞政》250 一、 袁宏道其人251 二、 为什么写《觞政》253 三、 《觞政》内容253 第四节徐霞客的旅途饮食和饮食思想255 一、 关心农业生产情况256 二、 徐霞客与酒256 三、 吃些什么257 四、 吃饭与考察258 第五节《菜根谭》的饮食思想261 一、 基本思想261 二、 关于吃的警句262 三、 菜根深厚才浓香有味264 第六节明代小说中的饮食思想264 一、 小说与饮食思想264 二、 《三国演义》的饮食思想266 三、 《金瓶梅》的饮食思想269 四、 《西游记》的饮食思想271 五、 《水浒传》的饮食思想275 第七节元明时期的酒文化交流278 一、 葡萄酒文化的兴起278 二、 传统中国酒对外交流举例279第七章清代281 第一节袁枚《随园食单》的饮食思想282 一、 袁枚与《随园食单》282 二、 《序》对于《随园食单》尤为重要284 三、 须知单285 四、 《戒单》是袁枚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285 五、 茶酒单286 第二节《胜饮编》的饮食思想287 一、 《胜饮编》的作者287 二、 《胜饮编》内容289 三、 《胜饮编》与酒文化293 第三节李渔《闲情偶寄》的饮食思想295 一、 李渔与《闲情偶寄》295 二、 与饮食有关的各部分296 三、 饮馔部298 四、 颐养部299 第四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饮食思想300 一、 《说文解字》的“食”字部首301 二、 《段注》对《说文解字》“食”部的推进302 第五节文艺作品中的饮食思想306 一、 《老残游记》的饮食思想306 二、 《红楼梦》的饮食思想307 第六节清代的中外饮食思想交流311 一、 《清稗类钞》311 二、 我国与欧美日本饮食之比较311 三、 新的视野313 四、 西餐313 五、 西餐传入后的变化314 第七节古今图书集成315 一、 古今图书集成315 二、 经济汇编316 三、 饮食书目316 四、 其他317 五、 清代其他饮食文献317第八章民国时期318 第一节中外饮食思想的交流319 一、 民国时期饮食思想的特点320 二、 民国时期饮食思想形成的原因321 第二节民食研究324 一、 民食研究的意义324 二、 民食研究的成果325 第三节酒文化交流328 一、 中国名酒享誉巴拿马国际博览会328 二、 绍兴酒开始走向世界329 三、 酒文化的西风东渐329第九章当代研究332 第一节建国以后的粮食生产状况335 一、 第一阶段336 二、 改革开放337 第二节饮食思想研究的停滞339 一、 一篇文章一本小说339 二、 一个美食家的故事339 三、 小说的思想意义342 第三节公共食堂343 一、 起因343 二、 农村公共食堂344 三、 思考347 四、 《顾颉刚日记》的侧面印证349 五、 莫言小说的饮食思想350 第四节华东三市民众饮食思想的调查356 一、 调查提纲357 二、 调查结果361 第五节中外饮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366 一、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饮食366 二、 西餐挺进中国367 第六节我国古代的食品安全问题379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379 二、 古代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重381 三、 神话传说与食品安全382 四、 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的思想体系发轫于先秦时期383 五、 食品安全思想的不断发展384 六、 中医学和养生理论,构建了中国独特的食品安全思想385 七、 法律的制裁386 八、 食品安全的把关者387 九、 道德重建389 第七节酒文化与酒文化交流390 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酒文化交流390 二、 中日酒文化交流391 三、 酒文化与旅游394 四、 酒文化的记录者397 第八节聚餐方式的改变398 一、 闲聚398 二、 动力400 三、 酒的地位及其变化400 四、 茶会成为年轻人聚会的时尚方式402 五、 年轻人代表着饮食的新潮流402 第九节奢靡的生活,极大的浪费:中国人的面子403 一、 蒋公的面子403 二、 中国人的面子404 第十节领袖与饮食文化407 一、 皇帝下馆子的历史传说407 二、 领袖人物下馆子的解读408 第十一节舌尖上的中国410 一、 《舌尖上的中国》410 二、 关注家庭411 三、 《舌尖》是颂歌413 四、 艺术地展现中国饮食思想414 五、 成功的背后417 第十二节美食的记录者418 一、 名家无不记美食418 二、 几本谈吃的书420 第十三节饮食思想研究专家及其研究425 一、 国外对中国饮食思想研究的专家425 二、 国内专家428 参考文献449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