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录 前言 1 工业空间演替之辩 /1 1.1 现实之辩:发展与保护 /1 1.2 理论之辩:经济地理与文化地理 /2 1.3 工业空间演替之问 /3 2 空间演替的刻画、动力和评价回溯 /5 2.1 学科背景:地理学视角下的经济与文化互动 /5 2.1.1 实体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研究
/5 2.1.2 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与经济
/7 2.1.3 社会文化地理学中的经济与文化
/9 2.2 空间演替刻画:工业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 /11 2.2.1 空间演替及相关概念辨析
/11 2.2.2 工业空间概念和演替刻画
/12 2.2.3 社会文化空间概念和演替刻画
/13 2.3 空间演替动力:结构与行动者 /17 2.3.1 从“扑克牌游戏”谈起 /17 2.3.2 结构主义 /21 2.3.3 结构化理论 /23 2.3.4 小结 /26 2.4 空间演替评价:价值评价、经济评价与社会文化评价 /26 2.4.1 空间演替的价值评价 /26 2.4.2 空间演替的经济评价 /27 2.4.3 空间演替的社会文化评价
/30 3 北京工业空间演替的宏观格局及结构动力 /34 3.1 近三十年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的宏观格局 /34 3.1.1 产业结构升级 /34 3.1.2 工业企业外迁 /37 3.1.3 劳动力结构调整 /42 3.1.4 工业土地利用变化 /44 3.2 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的结构动力研究 /48 3.2.1 表层结构动力 /48 3.2.2 深层结构动力 /50 3.3 北京市工业空间演替宏观背景下的中观样本选取 /53 4 工业空间演替与生计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远郊东高村镇为例 /55 4.1 东高村镇介绍和研究方法 /55 4.1.1 案例区介绍 /55 4.1.2 研究方法 /57 4.2 东高村镇工业空间演替:从“提琴之乡”到“中国乐谷” /58 4.2.1 形成期(1988—1999年)
/58 4.2.2 成长期(2000—2009年)
/59 4.2.3 转型期(2010年至今)
/60 4.2.4 小结 /62 4.3 东高村镇提琴技艺演替分析 /63 4.3.1 技艺形成期(1988—1999年)
/63 4.3.2 技艺扩散期(2000—2009年)
/64 4.3.3 技艺转型期(2010年至今)
/65 4.3.4 小结 /66 4.4 东高村镇演替动力分析 /67 4.4.1 政府为多元化的乐谷文化造势
/67 4.4.2 规划师的思路转变 /68 4.4.3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博弈
/70 4.4.4 熟人社会下的村民选择 /73 4.4.5 东高村镇演替动力的结构和结构化分析
/76 4.5 东高村镇演替评价:产业和区域升级与技艺传承系统 /77 4.5.1 乐器制作产业的升级:从薄利多销到高端取胜
/77 4.5.2
“中国乐谷”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锁定:产业集群抑或音乐景象 /77 4.5.3
东高村镇地方性的形成:区域提琴生产工艺学习系统的构建 /79 4.6 本章小结 /80 5 工业空间演替与制度关系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内城普天德胜园区为例 /82 5.1 普天德胜科技园介绍和研究方法 /82 5.1.1 案例区介绍 /82 5.1.2 研究方法 /83 5.2 普天德胜园区工业空间演替:从电话设备厂到DRC的演替 /88 5.2.1 2002年之前的508电话设备厂
/88 5.2.2 2002年以后的“德胜普天科技孵化器”
/90 5.2.3 2005年开始建设的“DRC”
/92 5.2.4 小结 /94 5.3 普天德胜科技园社会网络演替分析 /94 5.3.1 园区整体企业网络演替分析
/95 5.3.2 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企业网络分析
/97 5.3.3 DRC园区企业网络分析
/100 5.4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分析 /105 5.4.1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的结构分析
/105 5.4.2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动力的结构化分析
/106 5.5 普天德胜科技园演替评价 /106 5.5.1 既有的制度关系网络与园区对新企业的吸引力
/106 5.5.2 制度关系网络对园区入驻企业的创新影响
/112 5.5.3 继承下来的制度关系网络与园区的地方性
/114 5.6 本章小结 /115 6 工业空间演替与意识形态层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以北京近郊首钢为例 /117 6.1 首钢介绍和研究方法 /117 6.1.1 案例区介绍 /117 6.1.2 研究方法 /118 6.2 首钢工业空间演替:从首钢工厂到工业遗产 /123 6.2.1 首钢重大历史发展进程
/123 6.2.2 首钢工业遗存景观分析
/125 6.3 首钢不同群体意识形态层文化的演替分析 /129 6.3.1 首钢企业文化的整体演替分析
/130 6.3.2 首钢工人集体主义文化演替分析
/132 6.3.3 首钢居民社会资本的演替分析
/140 6.4 首钢演替动力分析 /146 6.4.1 首钢演替动力的结构分析
/146 6.4.2 首钢演替动力的结构化分析
/147 6.5 首钢演替评价 /148 6.5.1
集体主义价值观传承对首钢工人企业文化认同评价 /148 6.5.2 社会资本对首钢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评价
/151 6.5.3 演替过程中首钢社会文化的变与不变
/151 6.6 本章小结 /154 7 工业空间演替与社会文化空间的互动模式与展望 /156 7.1 北京工业空间演替后的社会文化空间留存 /156 7.2 工业空间演替与社会文化空间互动模式总结 /157 7.2.1 演替留存——基于地方性的思考
/157 7.2.2
演替动力——不同时空权力属性的主体路径选择 /159 7.2.3
演替评价——基于可持续性与尺度唯一性的3S评价模型 /160 7.3 工业空间演替的建议与讨论 /162 7.3.1 建议 /162 7.3.2 讨论 /163 附录 /164 参考文献 /183 图片来源 /193 表格来源 /195 后记 /196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