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受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潮的影响,“人的问题”成为1920年代话剧创作所面临的主要时代问题,而“人的戏剧”也成为1920年代中国话剧的发展目标,甚至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目标。 本书即从近现代人学思潮的角度,探讨“人的戏剧”的时代语境及其理论言说,然后从爱情诉求、家庭体验、历史叙事、哲理探索、底层关怀(包含革命抒写)等五个重要创作维度,集中探求“人的戏剧”所建构的各种主题思想和审美形式。最后,对“人的戏剧”的现代人学价值和现代文化精神进行总结,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根本和本体,不断引发后世戏剧创作对它的召唤姿态。 前言 受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潮的影响,“人的问题”成为1920年代话剧创作所面临的时代主要问题,而“人的戏剧”也成为1920年代中国话剧的发展目标,甚至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目标。本书即以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潮为时代语境,探究1920年代话剧创作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思想主题及其所体现的人学本体特质。 本书内容包括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申明研究背景,着重指出现代人学价值与现代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建构与发展的核心作用。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申明本书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分析1920年代“人的戏剧”的时代语境,对“人的戏剧”的理论探讨进行梳理,强调其价值核心是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同时,从戏剧艺术规律和人学思想资源等层面,对1920年代“人的戏剧”的主要缺陷进行检讨。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爱情诉求、家庭体验、历史叙事、哲理探索、底层关怀(包括革命抒写)等五个重要创作维度,分析1920年代“人的戏剧”的各种思想主题和审美表现。第二章认为剧作家将爱情诉求当作个性主义、女性主义的突破口,展开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从人文理性和“诗意的感伤”的角度审视爱情诉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追求及其思想艺术的局限。第三章探究话剧作品中家庭禁闭体验的各种表现,从血亲乱伦、母子矛盾和文化隔膜三个方面,分析“新青年”所追求的是个体自由伦理,但其中充满各种价值悖谬;“家国同构”倾向体现了人性诉求和政治诉求的统一,促进了话剧艺术的现代化。第四章强调历史剧观念的现代意识,并侧重分析话剧历史叙事的大我化倾向和变态心理现象,认为它们从不同方面强化了个性主义的主题。第五章将话剧作品中的生命哲理探索纳入“人的问题”“人的戏剧”的视野,指出其深化了人们对个体生命的认识,并着重分析“苦闷的戏剧”的基本喻象、主体意识及其现代审美精神。第六章指出由于多种原因,话剧作品中的底层关怀得到强调,渗透着怜悯与批判的人道情怀和人文精神,只是这种复杂眼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将革命抒写纳入底层关怀发展、转化的轨道,认为在此转化过程中,剧作家对“人的戏剧”既有坚守又有淡化,强化了戏剧的政治启蒙意识,使得话剧的时代主题发生某种转变。 结语部分,对1920年代“人的戏剧”的现代人学价值和现代文化精神进行多方面的总结,认为“人的戏剧”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根本和本体,最后指出“人的戏剧”对后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意义。 本书的学术目标如下: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探究“人的戏剧”的建构过程,先考察文化先驱对“人的戏剧”的理论探讨,再从几个重要创作维度去探究其具体建构情况(包括思想主题和审美表现);运用当代意识,适当扩大人学思想的价值区域,还原1920年代“人的问题”“人的戏剧”的价值丰富性;强化问题意识,高度重视“人的戏剧”建构中的各种悖论现象,运用矛盾分析法揭示其历史复杂性;渗透本体意识,将“人的戏剧”的构建置于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潮的时代语境,审视其对于“人的问题”的各种思想探索,力图形成现代戏剧的一种人学本体论。 目录 绪论1第一节研究缘起1 第二节已有研究概述3 第三节研究思路10 第一章人的问题与人的戏剧13第一节“人的问题”的时代语境13 第二节“人的戏剧”的理论探讨21 第三节“人的戏剧”的创作维度及其缺陷33 第二章自由的玫瑰:现代爱情中的人生探寻42第一节“终身大事”的话语权之争42 第二节现代理性烛照下的爱情诉求49 第三节诗意的感伤57 第四节过度自由的诘难64 第三章幽灵塔的倾覆:“家”的寓言76第一节现代人的禁闭体验76 第二节“家”的叙事伦理84 第三节通向家国同构之途90 第四章个人之镜:历史文本的现代性再生97第一节历史叙事与现代意识97 第二节大我化:个性主义时代的文化镜像103 第三节聚焦变态心理115 第五章苦闷的象征:生命哲理的艺术追问126第一节人学视阈与人的非理性127 第二节“沉闷的戏剧”的多重隐喻136 第三节“柔弱美丽的花”147 第六章民众之结:从底层关怀到革命抒写153第一节知识分子的底层关怀153 第二节文化裂隙:底层关怀的反思162 第三节革命抒写与“人的戏剧”171 结语186第一节“人的戏剧”的人学价值186 第二节“人的戏剧”的文化精神190 第三节后世对“人的戏剧”的召唤193 附录1961920年代中国话剧社团与话剧作品概况196 参考文献202 后记211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