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场所理论是当今城市设计的新潮理论,而创造“场所精神”是每个时代城市设计创作中最后要完成的重要一环。本书讲述了如何遵循以人的情感为中心建立的可认知的场所空间准则,从而创造出充满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手法并落实在城市设计之中,既是一部通俗读物,又对实践中的场所空间设计有指导意义。
2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的是在城市广场设计中从空间到场所的“场所精神”新概念、可认知场所的识别性和地域性,以及如何在城市中建立可认知的场所。场所理论是当今城市设计的新潮理论,追求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改变了过去从形式出发设计的城市空间,建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新理念。本书讲述如何遵循以人的情感为中心建立的可认知的场所空间准则,从而要创造出充满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手法,及如何落实在城市设计之中。本书可供建筑、城市规划、环境景观专业的师生、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3 作者简介 荆其敏,男,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他曾多次应邀讲学及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多次访美、法、德、加拿大、香港、台湾、泰国、秘鲁、前苏联等地。有广泛的国际建筑界交往。出版著作《建筑画与画建筑》《建筑学之外》《建筑空间设计》等50余部。
4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场所精神
一、城市之美,美在形神兼备△1.有声无色、有形无神的大广场/2.广而无场,大而无当/3.广场变公园,公园变广场,广场变场所 二、城市场所空间的认知理论△1.城市空间的认知理论/2.城市空间场所的可识别性/3.城市空间认知理论的应用 三、人性化可认知的场所空间△1.从城市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中寻找失落的“场所精神”/2.人是场所精神的主体,场所空间中的人情味/3.人性化可认知的场所空间设计
第二章 可认知场所空间的识别性 一、感知到认知 二、从表象到印象 三、从思维到记忆 四、从感觉到知觉
第三章 从空间到场所 一、城市空间的识别性 二、城市空间中人的思想与记忆△1.空间与记忆/2.空间对于记忆的借用和错位/3.属于民众的场所空间 三、有特色可认知的城市空间成为场所空间 四、可认知的城市场所应该是人们生活的场所空间
第四章 可认知场所空间的地域性 一、城市空间界定与地域文化 二、感悟广场空间的精神个性 三、街区场所空间△1.疙瘩楼住宅变餐厅/2.巷空间/3.餐饮一条街——富有情趣的吃喝场所/4.文化一条街——城市中的文化情/5.街上的生活——大声吆喝的商业街 四、围合空间中的场 五、绿地园林与大自然对话的场所空间 六、思乡的场所空间 七、小朋友的驻足之地△1.施工留下的童趣/2.动物园中的童趣
第五章 城市中可认知场所空间的故事 一、历史故事△1.文脉的延续——城堡广场/2.历史变迁是滨河规划的核心/3.有意义的历史事件/4.历史纪念性/5 历史闻名性 二、地方性故事△1.怀旧的德国芒丘小镇/2.怀念乡情,驻足回忆/3.城市地域乡土化/4.天津的欧式建筑风情区/5.异文化都市聚落 三、个人经历的故事△1.拿破仑的门楼/2.杜甫草堂和成都草堂茶亭/3.李大钊烈士雕像和孙中山纪念堂 四、现场发生的故事△1.悲情广岛/2.交河乌托邦/3.明珠在怀而不自知/4.历史拼图5.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怀念
第六章 城市中可识别性场所空间的建立 一、怎样创作和建立可认知的场所空间△1.注重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向度/2.注重城市设计中的自然环境向度 二、可认知场所空间建立的方法△1.建立城市设计的文化准则/2.建立城市场所空间的有机共生模式——古今合璧/3.建立城市场所空间的复合模式——新旧建筑历史的拼贴/4.注重旧城保护/5.旧城保护是对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6.旧城改造政策——由“拆”到“保” 三、城市场所空间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1.城市场所空间的人文景观设计原则/2.人文景观场所空间的多样性原则 四、被动式休闲场所的设计原则和手法 五、场所空间中的设计要素△1.视觉设计要素/2.空间的层次性/3.主导和从属、平衡和动势/4.交替、重叠空间、肌理/5.光影与色彩环境/6.文脉设计要素 六、场所空间中的文化景观△1.哈尔滨/2.融入场所空间中的城市雕塑/3.建筑立面上的装饰语法——浮雕/4.场所空间中有情的壁画/5. 亲水小品 七、城市场所空间中的创新△1.街道上的创新设施/2.路标符号——停车库和车轮橱窗餐厅/3.建筑师个人设计风格的形式特征/4.商标、广告、符号/5 城市标志性建筑
5 相关文摘
前言
当我漫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为这座世界上知名的广场而昂奋时,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曾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广场上欢庆的场景。那时天安门广场两边古代的红墙还在,三座城门和中华门也都还在,但广场没有现在这么大,是未经苏联专家规划改造前的场所。环顾天安门广场周围几十年来的演变,看旗升旗落,始终感受着那代表祖国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的氛围。纵览历史,在这里看到了广场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在历史事件里、在建筑精华旁所必有的场所精神。当初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的改造方案只考虑了许多外在形式之美,却忘记了广场中的“人”本身才是目的。“场所”空间环境设计与创造最大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真正的“人本主义”的设计与创作,在场所空间中会存在人的生命和空间的互动关系。
时过境迁,现代的城市场所空间概念,有别于过去的广场设计,场所之美不在于空间形式的外在比例与分割,不在于视觉效果。场所精神来自人内心世界的爱与真诚所散发出来的完整生命造型。创造可认知城市场所空间的目的正是要建造有思想性的场所,没有思考余地的广场空间不是“场所空间”。城市与建筑应该不仅仅作为设计的对象受到建筑师、规划师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作为使用者的广大公众如何来理解和关注我们的城市空间与建筑。我们的设计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公众的理解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可认知的城市场所空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以人作为事物的尺度,强调人在空间中的价值、尊严与自由,遵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准则。人性化的设计要落实在城市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尊重人的需求和社会需要,从而创造出充满人性、具有亲和力的可认知的城市场所。
现代城市场所的概念较之欧洲古典广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专门化的建筑和相关功能活动已与广场分离,圣殿、庙宇等宗教信仰不再影响场地活动且也已与广场分离,广场也不再是法庭、议会等国家机构的外延,失去固定类型建筑作为边界的现代城市场所,以其交通性和游憩性,恢复为街道系统的一部分,更具有功能上的随意性和多样性。
正是由于场所空间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广泛,只有从感觉出发来讨论城市场所空间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人们都希望设计师为他们创造一个理想的、抒发情怀的、可认知和永不忘怀的场所,这也是我们写本书的意向所在。
在今天的城市与建筑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缺少共振,人与物之间在性情上缺少沟通,写《城市场所空间的认知与设计》一书,就是尝试给我们一种理想的回忆与现实的反省,带给我们一种“人本主义”生活的兴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场所精神”可能是每个时代城市设计创作整体最后要完成的一环。
本书中部分篇目的文稿引自我《城市空间与建筑立面》、《情感建筑》、《城市母语:漫谈城市建筑与环境》、《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等著作中的片断及插图,同属城市场所精神环境问题,但又加注了进一步的认知,希望以本书就教于方家。
荆其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