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刘君德先生主编的《当代中国城市—区域:权力·空间·制度研究丛书》第18分册,出版社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术著作的出版。作者华林甫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专家,治学严谨,对中国省级政区史学有独到见解。全书历时多年,是华教授及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丛书》(拟编号为“丙种 第贰号”),是一部有思想有深度并结合当下的行政区史学力作。
2 内容提要 本书以绪论为先导,分为上、下两篇,共11章、46节。上篇研究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的省制,试图还原历史上省制的原貌,总结历史上省级政区演变规律。下篇在分析现行省制弊端的基础上,探讨省制改革的原则、思路、措施、步骤和具体方案。本书适合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3 作者简介 华林甫,男,1965年生,浙江省余杭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师从邹逸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师从刘君德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历史地理》集刊编委、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理事、民政部中国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科普随笔16篇,书评7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名学源流”“英档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研究”等多项。
4 图书目录
总序:中国行政区经济理论的缘起、发展与未来
1绪论 1.1研究对象△1.1.1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1.1.2政区等级1.1.3省级政区及其分类 1.2学术史回顾△1.2.1我国行政区划研究的总体状况与主要成绩△1.2.2关于省制方面的研究 1.3思路、方法与结构△1.3.1研究的思路/1.3.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3.3本书的研究结构
上篇:由来与发展
2元朝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2.1省制的先声 2.2中书省: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二为一 2.3六大行省时期 2.4十大行省时期 2.5行省制度的定制化过程及其影响
3明朝省级政区与准政区 3.1明初行中书省△3.1.1明初行省建立过程/3.1.2行省长官与职权 3.2废行省与布政使司时代△3.2.1两京十三司的建立/3.2.2疆域划分/3.2.3长官与职权 3.3准省区——军事控制区△3.3.1都司卫所制度/3.3.2疆域划分/3.3.3长官与职权 3.4督抚辖区——明中叶后省级政区的变异△3.4.1督抚之制的演变过程/3.4.2总督、巡抚辖区的类型与特点/3.4.3总督巡抚辖区
4清朝省制:从十五省到二十三省 4.1省制演变的总体过程 4.2清初分省大讨论 4.3晚清新建五省评述 4.4总督、巡抚职掌的来历 4.5结语
5民国时期省制演变 5.1北洋政府时期 5.2南京政府时期 5.3市制的引入与发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制 6.1解放初期△6.1.1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行政区划状况/6.1.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演变 6.2 1958年至1987年△6.2.1“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6.2.2“文革”期间:1966—1976年/6.2.3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7—1987年 6.3 1988年至今△6.3 11988年以来我国省制变化情况/6.3 21988年以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变化的新特点
7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影响 7.1数量由少到多 7.2幅员由大到小 7.3省会的迁徙 7.4中国省制的海外影响 7.5中国省制应予长期保留
下篇:面向未来
8现状分析 8.1省域规模过大△8.1.1我国省级政区的面积过大、人口规模过大/8.1.2省级规模过大带来的隐患: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8.2省域空间相差悬殊△8.2.1省域规模的空间差异/8.2.2省级政区管辖县级政区数目的空间差异/8.2.3省级政区类型的空间差异 8.3边界犬牙交错/8.3.1中国历代划界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8.3.2省级行政区域边界犬齿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 8.4省级政区名称类型多样
9未来省制探索 9.1中国的省制需要改革△9.1.1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9.1.2解决现行高层政区遗留问题,理顺高层政区体制 9.1.3淡化“行政区经济”现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9.1.4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巩固和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9.2改革的六大原则△9.2.1政治性原则/9.2.2经济性原则/9.2.3历史性原则/9.2.4军事性原则/9.2.5自然性原则/9.2.6民族性原则 9.3改革应当考虑的六大因素/9.3.1新省区的面积、人口与经济容量基本要求/9.3.2区域内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 9.3. 3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性/9.3.4区域人文文化的近似性/9.3.5必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9.3.6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基本稳定 9.4基本思路之一:适当划小省域△9.4.1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与幅员关系来看:划小省区是必然要求/9.4.2减少政区层级:取消地级政区,实行省直辖县市/9.4.3省直辖县市的实现路径/9.4.4未来我国省区的适当数目 9.5基本思路之二:增设直辖市△9.5.1我国直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9.5.2我国当前直辖市政区的现状和特点/9.5.3我国直辖市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9.5.4增设直辖市,实现合理布局/9.5.5“直辖市”应改名为“城市省” 9.6对应的改革目标:减少政区层级△9.6.1我国行政区划层次过多且复杂/9.6.2站在世界看中国行政区划层级/9.6.3管理层级过多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9.6.4减少政区层级始终贯穿新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改革过程/9.6.5减少政区层级的历史经验
10分省模式探索166 10.1学界分歧 10.2实例剖析△10.2.1元代行省分合的剖析/10.2.2明朝省级政区分置模式探析/10.2.3清朝以来省级政区变动的模式 10.3分析与讨论 10.4结论
11改革构想与实施174 11.1省区划小总体方案构想 11.2省区划小构想举例——以原四川省为例 11.3“自治区”应更名为“自治省” 11.4制约因素与主要对策△11.4.1制约因素/11.4.2对策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197 表格索引198 后记199
5 相关文摘
后记
本书是集体合作研究的结晶。选题最早由丛书主编刘君德教授提议,随后我列出了大纲,刘君德教授、各位合作者反复讨论、切磋,提出有益意见和建议。
确定大纲之后便分头撰稿,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华林甫、贺曲夫;第二章,胡恒;第三章,李静;第四章,华林甫;第五章,高茂兵;第六章,贺曲夫;第七章,高茂兵;第八章,贺曲夫、华林甫;第九章,贺曲夫;第十章,华林甫;第十一章,贺曲夫、华林甫。文稿完成后,在刘君德教授指导下由华林甫统稿、定稿。
五位作者的工作单位职称分别是: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贺曲夫,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高茂兵,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胡恒、李静,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讲师。
书中涉及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以当时的典籍记载为准,记载有矛盾或语焉不详时做出考证、分析;涉及当今的行政区划,除了具体注明的以外,一般截至2013年12月31日。
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初创办历史地理学专业,十一年前建立了博士点。为谋求今后长远之发展,计划把本校学者(含兼职教师)即将出版的历史地理学专业著作纳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丛书》,统一编号,以期成规模效应,并有利于后世之学业传承。按照这个丛书计划,本书拟编号为“丙种 第贰号”。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成果,批准号:16XNQ004。
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和孙惠玉编辑的辛勤劳动,此书得以顺利问世。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同事萧凌波讲师和博士生陈冰、硕士生赵逸才与郭照启等,课堂讨论书稿,受益匪浅;感谢中国社科院赵秀玲研究员,尝切磋商讨;也要感谢中国社科院薛亚玲副研究员,校读清样,收获良多。并且,感谢所有为此书提供帮助的师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