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生产性服务业已上升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这类企业不断地在大城市聚集,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由此出现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地理、经济、规划学界有很多学者在描述、解释、预计这个过程和趋势,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规划实践者也可以运用他们的成果,推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该书正是周静博士在这个方向的努力结果,对规划学科、相邻学科的读者均有参考价值。 ——宋小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该书跨越城市规划学科本身,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内在规律出发,把握上海国际大都市未来的空间演化格局,有助于认知不同服务门类之间的差异对于城市多中心的影响。 ——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作者以当代视角下的城市多中心为研究载体,以扎实、严谨的态度探寻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内容饱满、行文流畅,专业性与科学性兼具,不仅给人以知识的享受,更能给城市规划和相关行政决策带来有益的启迪。 ——骆悰(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2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中心已经成为后工业化伴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大城市以及城市区域的普遍现象。本书首先从分工视角出发,结合四大类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具体分析,深入解释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细化以及这种分工在空间上集聚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不同行业的空间叠合进一步讨论了多中心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特征。最后,理论结合上海实践,补充了特定制度和环境下分工程度对于城市多中心影响的相关认知。本书适合城乡规划、城市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师生阅读和参考,也可供从事城市总体规划、战略规划工作的规划设计人员使用与参考。
3 作者简介 周静,1981年生,2013年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地理、城市研究方法。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翻译彼得·霍尔、凯西·佩恩编著《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一书第11章,并在城市规划专业主要学术期刊及会议上正式发表论文10余篇。
4 图书目录
前言
1绪论 1.1多中心现象 1.2既有研究综述△1.2.1城市中心研究/1.2.2服务业集聚及服务分工研究/1.2.3分工视角的城市空间研究 1.3研究概念界定△1.3.1城市中心/1.3.2生产性服务业/1.3.3服务分工 1.4研究思路
2生产性服务业分工视角的多中心解析 2.1服务分工的演进历程 2.2服务分工的基本认知△2.2.1服务分工趋势/2.2.2服务分工的条件/2.2.3服务分工的限度 2.3服务分工视角对多中心的解释△2.3.1生产性服务业多中心的基本特征/2.3.2服务分工视角下的中心职能/2.3.3服务分工视角下的中心区位/2.3.4服务分工视角下的中心间关联
3基于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中心分析 3.1基于金融服务分工的分析△3.1.1金融的服务分工历程/3.1.2功能分化与企业类型变化/3.1.3区位成本因素/3.1.4对中心的影响 3.2基于商务服务分工的分析△3.2.1商务的服务分工历程/3.2.2功能分化与企业类型变化/3.2.3区位成本因素/3.2.4对中心的影响 3.3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工的分析△3.3.1信息技术的服务分工历程/3.3.2功能分化与企业类型变化/3.3.3区位成本因素/3.3.4对中心的影响 3.4基于物流服务分工的分析△3.4.1物流的服务分工历程/3.4.2功能分化与企业类型变化/3.4.3区位成本因素/3.4.4对中心的影响 3.5不同行业分工的比较分析△3.5.1行业分工程度/3.5.2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3.5.3行业的企业组织方式对中心能级的影响/3.5.4行业间微观经济关联对中心功能的影响
4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上海多中心验证 4.1开埠至今上海概况及城市中心发展△4.1.1历史概况/4.1.2日益显现的服务性中心/ 4.2上海服务分工的历程及趋势特征△4.2.1服务发展历程及概况/4.2.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特征 4.3上海服务分工的动力机制与限度△4.3.1高级生产要素快速集聚/4.3.2技术创新与应用/4.3.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多元化企业组织/4.3.4服务分工的限度 4.4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多中心验证△4.4.1基于金融服务分工的多中心/4.4.2基于商务服务分工的多中心/4.4.3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工的多中心/4.4.4基于物流服务分工的多中心/4.4.5基于跨地域服务分工的中心/4.4.6多行业空间叠加
5城市多中心的规划思考与启示 5.1现实图景:多中心的战略意义 5.2当前国内城市中心规划实践△5.2.1城市中心体系规划/5.2.2服务业布局专项规划 5.3国内规划实践中的问题 5.4生产性服务业分工视角的启示及建议△5.4.1规划启示/5.4.2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1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四级代码确定的生产性服务业 附录2根据nX%指数计算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分散指数 附录3分工演进历程中的城市中心特征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5 相关文摘 前言
多中心已经成为后工业化伴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大城市及城市区域的普遍现象。区别于克里斯塔勒时代的消费性中心体系,当前多中心是城市空间中最密集地提供生产性服务的地方,在职能和区位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Hall et al, 2006)。尽管学界已经认识到多中心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并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和方法来测度生产性服务活动及其产生的“流”的联系,但是既有研究总体上偏重于实证,表现出对多中心空间规律性解释不足。
西方研究以及国内部分研究表明从“分工”这一视角认知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 重视分工与空间的辩证关系。随着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前所未有的拓展,当前分工与空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空间在受到分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活动分工(Sayer, 1982;Urry, 1985;Soja, 1985)。② 从分工规律认知城市空间组织规律。“分工使得生产在空间中的组织是系统的,而不是随意的,该系统的潜在动力是对利润的竞争性追逐”,即劳动空间分工的过程是按照生产效率不断优化的原则来推动城市空间重组的过程(Massey, 1984; Storper et al,1984; Scott, 1988;宁越敏等,2011)。③ 从分工引发的经济活动联系认知空间之间的联系。分工引发了广泛的协作与交换,分工的增强将强化空间接触的系统结合和组织化的需要(Massey, 1984),使得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与具有互补(Camagni et al, 2004; Burger et al, 2012)。
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马西(Massey D)、斯科特(Scott A J)等人已经从分工视角对灵活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新的中心化现象做出阐述,但由于当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知有限,正如马西在《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一书中指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行业分类、特点概括以及差异辨别上十分困难,并认为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使得这些困难更加明显,因而对后工业化时期特大城市及城市区域出现的这一最重要多中心现象的解释仍停留在相对抽象和模糊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有效地推动了当前多中心现象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书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视角出发,对多中心若干典型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研究目的并非推导多中心发展的一般模式或具体的职能、区位(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自身的演化路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千差万别),而是强调服务分工趋势下,趋同的是一系列特定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引入和发展对城市或地区的影响,它们“由运营在诸多处于不同的,但又相互依赖的空间尺度的经济活动组成并体现出来”,形成了复杂的、多重层次结构的“持续流动中的不均匀的马赛克”(Dicken, 2003)。 本书首先以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分工细化为切入点,将经济学中的服务分工相关理论和研究应用于城市空间分析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特征、趋势及其对城市中心的影响;其次通过对金融、商务、信息技术和物流四类生产性服务业门类的分析,更深入地解释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分工细化以及这种分工在空间上集聚的基本特征;最终通过不同类型产业的空间叠合进一步讨论了多中心内部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将理论结合上海实践,补充了在特定制度和环境下分工程度对城市多中心影响的相关认知。
本书得出了以下三个核心观点: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细化是推动多中心的最关键动力之一。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正不断细化和专业化,围绕新的市场需求和提升生产效率等目标分化出不同类型的服务门类和企业。这些新的服务门类在产品上高度差异化,同时相互之间又紧密协作,依据自身空间偏好在城市中重新集聚和重组。首先,在服务分工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呈现出的价值区段特征(管理决策、生产创新、标准服务、技术支持)深刻地影响了中心的职能特征。其次,在服务分工过程中,企业集聚的空间偏好进一步差异化,促进与知识溢出的新的中心区位的产生。再次,在服务分工过程中,产生了新型服务企业的组织方式,这构成了中心间关联的微观基础。此外,企业跨地域组织使得多中心网络中的个别中心掌握了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能力。
二是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按照自身分工特征和空间偏好形成了各自多中心网络,网络之间在空间上相互叠合,通过企业层面微观经济联系相互关联,是多中心的本质内涵。首先,不同行业中同一价值区段企业由于空间偏好相似而具有一定的集聚特征。其次,行业的微观企业组织方式影响中心的能级。在生产性服务业各自的多中心网络中,中心(节点)通过多样化的联系(如管理层级、战略协作、业务从属与外包等)共同实现服务产品的供给。再次,不同行业间新的微观经济联系如产业关联、联合工作以及风险融资,进一步丰富了中心的内涵和职能。
三是多中心现象受到所在城市制度环境、行业分工程度、历史延续的空间框架等影响。首先,受制于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上海当前多中心呈现出一种演化过程中的状态。其次,部分行业本身的分工和发展程度影响了该行业的中心网络,如物流出现了准管理决策功能中心。
本书的写作首先要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这个高端学术平台和我的导师宋小冬教授,师恩难酬,唯不断求索方不负恩师情。感谢本书写作过程中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和朋友。感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领导对本书出版的支持。感谢家人的支持,特别是母亲的辛劳与无私的付出。由于我理解能力与水平的限制、资料掌握的疏漏,其中难免的谬误还请读者不吝赐教。最后,对给予本书出版大力支持的东南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衷心的谢意。
周静2016年于上海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