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小北路对于处于全球化下的中国,就如开弦弓村之于乡土中国,提供了典型样本。本书是对广州非洲人聚居区的集大成式的论著。无论权威或新锐作者,均提出了颇具张力的洞见,系统地阐述了近年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族裔居住-经济区,破析其空间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本书兼具学术价值及实用意义。 ——吴缚龙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规划教授)
这是一本从广州小北路非洲人区崭新视角研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新著,展现了中国城市国际社区的涌现带来的新动力、新景观和新问题,是解读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里程碑”。 ——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正在从“地域城市”转向“移民城市”,移民问题尤其是国际移民值得重视和关注。本书直入主题,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广州小北路非洲族裔区近年的演进,反映了国内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中非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对城市学、社会学、人类学、外交政策等相关专业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大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2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全面展现当代广州国际移民区社会空间景观的科学专著,通过采用城市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对珠三角地区的全球化地方响应和政府管治以及其间出现的中非社区互动与关联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系统呈现了广州国际移民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景观。本书可作为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出入境管理、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参考读物。
3 作者简介 李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城乡规划学会副理事长。Urban China Resaerch Network国际委员,Urban Studies中国编辑。曾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工委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规划。在国内外城市地理、城市研究、城市规划领域发表文章11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1部。曾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首届青年规划科技奖、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等。
4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非洲移民的社会、经济、贸易、网络
1 全球化、跨国商贸主义与中国的非裔社会空间生产 1.1引言 1.2“跨国商贸主义”下的城市新社会空间生产 1.3研究设计 1.4研究发现 1.5结论
2 龙潭虎穴之境:广州非洲商人的江湖 2.1引言 2.2对非洲移民进行界定 2.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4研究发现 2.5结论
3 中国广州非洲商人的路径、收益及原因 3.1引言 3.2理论解析:自下而上的全球化 3.3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 3.4市场 3.5中国的非洲企业家精神 3.6结论
中篇 中国珠三角的地方响应与移民管治
4 广州的非洲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析 4.1引言 4.2“中国在非洲”文献中的非洲移民 4.3理论批判 4.4文献评述 4.5研究方法 4.6“巧克力城” 4.7机遇、心理与道德 4.8结论
5 “巧克力城”的地理意象与日常生活 5.1引言 5.2内生的种族思想 5.3种族还是阶级? 5.4种族主义与物质生活 5.5性别、意识形态与宗教 5.6在混乱之地淘金 5.7黑人、“三非”和违法
6 广州非洲城的草根多语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 6.1引言 6.2研究背景 6.3草根多语主义与同时性 6.4民族志研究和主观性 6.5非洲城里的草根多语主义 6.6草根多语主义、国家和全球化
7 尼日利亚人在中国:第二次固定 7.1引言 7.2流动性和固定性 7.3研究方法 7.4尼日利亚人在广州 7.5尼日利亚的固定性与入境中国 7.6第二次固定 7.7逃离第二次固定性状态 7.8结论
8 全球化、国家、城市与国际移民:广佛地区的非洲移民 8.1引言 8.2 1949年以来中国出入境管制体系的演变 8.3中国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8.4广州和佛山的非洲移民 8.5定居佛山的非洲移民 8.6全球变化背景下非洲移民和国家发展 8.7结论
9 广州非洲人消费文化的“污名化” 9.1引言 9.2非洲籍人士在穗“被污名化”的符号维度 9.3对于消费问题污名符号的回应 9.4基于材料的分析与思考 9.5结论
10 困境之民:中国“新移民法”影响下的广州非洲人 10.1引言 10.2国家、法律和流动性 10.3研究方法 10.4“新移民法”对非洲人的影响 10.5非洲人成为困境之民的深层原因 10.6结论
下篇 中非之间的社区、互动、关系
11 基于流动性视角的中国非洲“族裔郊区”社会空间——以广佛地区为例 11.1引言 11.2案例、概念与研究方法 11.3研究方法 11.4佛山族裔郊区的特征 11.5结论
12“低端全球化”: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非洲人 12.1引言 12.2经由香港往来中国内地和非洲的客商 12.3重庆大厦的文化全景 12.4前往中国内地的客商 12.5结论
13 香港、广州加纳社区的兴起 13.1引言 13.2香港的加纳人社区 13.3广州的加纳人社区 13.4理解在中国的非洲人:对加纳人社区的见解 13.5结论
14 广州中非跨国婚恋中的社会认同研究 14.1引言 14.2跨国婚恋与社会认同 14.3研究设计 14.4广州中非婚姻中的社会认同 14.5结论
15 非洲商人迁移广州的行为特征分析 15.1引言 15.2迁移前期特征 15.3迁移的过程特征 15.4迁移后的社会适应特征 15.5结论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5 相关文摘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和新自由主义背景赋予跨国实践新的内涵,贸易关系的新型结构与创业机遇不断涌现,新的跨国移民群体开始浮出地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流亡者、谋求生计者,新的跨国移民包括金融、贸易和开发领域的精英阶层、百万富翁等。全球城市理论认为,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作为跨国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不仅吸引了跨国精英阶层——所谓“跨国阶级”,还包括从事低收入工作的难民、流亡者,但却忽略了大量创造新经济机会、同样活跃在世界市场舞台上的流动载体——跨国群体尤其是跨越国境的“族裔”群体、商人群体。
据统计,全球跨国移民从1965年的77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11亿。《2010世界移民报告》指出,全球跨国移民总数已经达到2.14亿人。报告预计,按照目前的移民速度,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4.5亿跨国移民。而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正逐渐成为各方趋之若鹜的移民选择。“南南合作”正由新的跨国移民群体的跨境实践推动,并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向前推进,其中以东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为主要移民目的地。随着国际移民潮的到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国崛起,南南经贸的互动不断加强,似乎亚当·斯密所预言的“全球市场社会”正如期而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的开放带来连续30多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近10%的急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成就斐然,被视为“中国奇迹”,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一度流行。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复合力量正不断重塑和改造中国的城乡空间,带来“马赛克”式的社会空间景观。2011年中国国内流动人口达2.21亿,造就了各地特别是东部大城市大量的“移民村”“城中村”。尤为重要的是,外国移民也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空间“碎片化”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群。2009年,在华常住外国人达49.3万人,入境人口达2193.7万人,其中以日本(15.12%)、韩国(14.58%)、俄罗斯(7.95%)为主。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10年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出入境人员3.82亿人次,其中外国人5211.2万人次,约占13.64%,同比增长19.2%。外国人来华人数居前十位的国家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蒙古、加拿大。来华外国人中,观光休闲1238.2万人次,访问460.7万人次,服务员工246.3万人次,会议商务159.0万人次,就业80.7万人次,学习19.0万人次,其他入境目的408.8万人次。
曾经作为移民淘金天堂的美国,似乎正逐渐被中国替代,“追逐中国梦”正推动当代国际“移民潮”的大转向。这些跨国移民直接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构建中国的“跨国移民社会空间”。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来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因而这里使用“移民”概念稍显牵强,但大量外国居民(短期、长期)在中国特别是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局部地区的规模化聚居,已经是各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明显事实。同时,这也是“改革开放”这一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例如,在北京主要有望京新城的韩国人聚集区,长富宫和发展大厦附近形成的日本人聚集区,以燕莎友谊商城、凯宾斯基饭店为中心的德国人聚集区,朝阳区也有麦子店的国际社区等;在上海,有古北仙霞地区的韩国人社区、浦东花木欧美高级白领聚集的碧云国际社区,除此之外还有卢湾的海华海丽、闵行的锦绣江南社区等;在广州,有小北路、广园西路一带的非洲人聚集区,中信广场的日本人聚集区,二沙岛的跨国白领区等。此外,浙江义乌有大量中亚移民聚集的“中东街”,山东青岛城阳区、沈阳西塔街和长春桂林路等地都形成了韩国人聚集区。
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外来移民聚集区的浪潮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以及一直具有“世界工厂”地位的珠三角地区,在吸引着发达国家的资本的同时,也接纳来自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移民与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移民,延长了全球化生产、消费与贸易链。珠江三角洲(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积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另有“大珠三角”的地域概念,指的是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两宋时期其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珠三角成为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的基塘农业驰名于世。依托广州这一当时南半球最为重要的贸易节点,其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也主要从19世纪末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
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自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对外贸易源远流长,自秦汉开始就已是海上贸易中心。同时,创办于1957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于1984年曾获“国际墨丘利金奖”,1985年获西班牙“国际贸易奖”,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为广州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对外贸易平台,吸引世界各地商贸者来淘金。
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由东南亚迁至珠三角,辗转于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等城市进行商业贸易的非洲客商开始聚居广州,进而在近年引起国内外媒体、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聚焦于珠三角地区的非洲人群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这些非洲人在中国的生活、经济、情感状况:(1)珠三角地区的非洲群体发展、演化的基本状况,其社会、经济、贸易与网络特征;(2)因非洲社区的兴起,中国地方的响应及地方管治状况;(3)广州、香港、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非洲社区的互动关系。
具体而言,本书的上篇包括3章,主要是围绕广州非洲人社会网络与经济贸易网络关系特征进行探讨。李志刚等人分析了广州非洲商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并对其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跨国商贸主义”下新社会空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深度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的Michal Lyons等人调查了广州的非洲商人所采取的商贸策略以及他们的“移民”行为、社区以及对广州的看法,分析了广非贸易的价值链,发现广州的非洲贸易移民聚集地不再是一个文化的“桥梁”,更多的是一个“飞地”,成为非洲商人的前哨站。妮可·杨玚通过民族志的方法对广州的非洲商人贸易活动的路径、收益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本书中篇包括7章,主要是从非洲人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影响,地方政府对非洲人的管治以及造成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剖析。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Kelly Liang聚焦基层民众日常生活层面,从中非商人的商务合作方式、种族、性别、地理想象等方面入手,对广州的非洲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地缘政治进行初步分析。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的韩华梅从语言学角度探索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在广州的非洲社区里所产生的草根多语主义现象的产生过程,揭示了国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非洲人与当地的中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关涉种族、性别、想象等方面的探讨,展现了非洲人的特异性被再生产和调整这一现象。在地方管治方面,挪威奥斯陆大学的Heidi通过对广州尼日利亚群体流动性的分析,揭示了尼日利亚群体在广州政府的管治中陷入“第二次固定性状态”的困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Tabea Bork-Huffer等从全球、国家以及地方维度探讨了非洲人从广州迁移至佛山的原因,反映出政府角色以及地方管治在移民流动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的牛冬就中国“新移民法”的实施对广州非洲人产生的影响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给在中国的外国人管理与服务领域的立法、执法工作带来启发。在地方影响方面,中山大学的邹逸杰从污名符号的发生学出发,对非洲群体在广州所受的污名状况进行了分类分析,通过分析这一污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揭示了全球化的地方性回应的问题。
本书的下篇包括5章,它们将广州、香港、佛山等珠三角或大珠三角城市的非洲社区研究纳入进来,从而全面展现出珠三角非洲社区与这些周边城市中的非洲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格局,内容涉及香港的加纳社区、广佛交界地区(主体是佛山南海)的非裔郊区的兴起、广州的中非家庭及其社会认同问题等,展现了中非群体在摩擦、交融与适应过程中的曲曲折折。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当代非洲部落的“淘金”之地,成为寻梦者追逐“中国梦”的天堂。随着非洲群体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聚居,中非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全球化时代已全然到来。2013年以来,随着中央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发展理念逐步成型,未来中国将与有关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不断深化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未来中国的全球化融入以及“南南合作”必将进入更加深入的快车道。
因此,关注“非洲移民”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的生存状况,探索他们与当地经济社会、当地文化习俗以及当地规定等方面的磨合问题,在全球化时代中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对非洲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由于这些海外移民的到来,成为中国城市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成就了国际化的中国城市。而这些移民社区也正是全球各地丰富多彩的种族、文化、语言、生活等各方面要素的映射,是中国城市文明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最后,感谢我的学生金鑫、黎晓玲、吴利辉、李欣怡、孙海玲、邹雪瓶、邱婴芝、张琳、刘义、吴蓉在成书过程中的奉献和帮忙。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老师和其他编辑的辛勤付出。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李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