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该书是柴彦威教授团队多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单位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全书以中国特色的单位制度的演变为主要线索,梳理了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脉络,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未来走向,研究时间跨度大,视野开阔,内容厚实,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单位是中国城市研究非常独特也很有价值的一个切入点。该书对单位的制度性、空间性与社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中国城市的发展演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都有重要作用。 ——吴缚龙(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该书是柴彦威教授团队对中国城市单位制度与单位空间的长期研究成果。全书不仅旁征博引,论述严谨,而且案例丰富,方法新颖,融合了多学科方法,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研究单位制度与单位空间的特色,对中国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美宝(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
2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界有关城市单位研究的专著,试图从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视角出发,回答为什么做单位研究、什么是单位研究、如何做单位研究,以及单位研究的理论出口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全书主要介绍单位制度的原型及其在中国扩展应用的逻辑与实践,“去单位化”在制度、空间、社会与治理层面上的背景、表现与过程,新单位主义的提出过程、概念框架、治理设计与规划路径,以及对单位研究提出的新理论展现。本书可供城市管理与规划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单位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3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年生,甘肃会宁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20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肖作鹏,1988年生,湖南耒阳人,香港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曾任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单位研究、交通行为以及区域与城乡规划,近年来主要关注电商物流、城市供应链以及物流货运规划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各类基金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4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中国城市研究的单位视角 1.1中国城市研究的多种视角△1.1.1现代化视角/1.1.2世界体系视角/1.1.3社会主义转型视角/1.1.4行为主义方法视角/1.1.5中国城市研究视角的新需求 1.2单位视角及相关中国城市研究△1.2.1单位及单位视角/1.2.2单位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1.2.3现有研究特点与不足 1.3单位视角研究的拓展
2中国城市单位研究的新框架 2.1单位化与单位主义△2.1.1单位化与单位主义的概念/2.1.2单位化的制度性研究/2.1.3单位化的空间性研究/2.1.4单位化的社会性研究 2.2去单位化研究△2.2.1去单位化的概念/2.2.2去单位化的制度性研究/2.2.3去单位化的空间性研究/2.2.4去单位化的社会性研究 2.3新单位主义△2.3.1新单位主义的概念/2.3.2中国城市发展的社会化转型/2.3.3旧单位改造/2.3.4新单位规划 2.4单位研究新框架的展开△2.4.1新框架的主要特点/2.4.2研究方法与资料/2.4.3本书的内容安排
3单位制度的原型与扩展 3.1单位的语义△3.1.1单位的多层语义/3.1.2单位的语义关联 3.2“企业办社会”及其实践△3.2.1国外“企业办社会”的形式/3.2.2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单位办社会” 3.3单位制度的原型与扩展 3.4单位制度原型的中国化
4单位制度的逻辑与实践 4.1单位制度实践的逻辑△4.1.1逻辑原理/4.1.2逻辑表达 4.2单位制度逻辑的实践△4.2.1制度实践/4.2.2空间实践/4.2.3社会实践/4.2.4单位制度、单位空间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4.3中国城市单位化的逻辑与实践
5单位化制度实践的空间性 5.1生产职能的中心性△5.1.1按生产功能布局的城市空间/5.1.2生产(专业)功能主导的单位大院 5.2生产—生活的匹配性△5.2.1功能设施的多样性/5.2.2土地利用的混合性 5.3城市空间中的封闭性△5.3.1建筑的封闭性/5.3.2空间结构的封闭性/5.3.3空间组织的封闭性 5.4空间表现的丰富性△5.4.1邻里单位/5.4.2从大街坊到小区 5.5以生产为核心、封闭性的空间综合体△5.5.1单位化制度实践的空间特性/5.5.2单位化制度实践的空间影响
6单位化制度实践的社会性 6.1单位社会的组织性△6.1.1职业同质的居住空间格局/6.1.2同质稳定的社会构成/6.1.3业缘主导的社会关系 6.2日常生活的制约性△6.2.1以生产为中心的时间节奏/6.2.2封闭化的行为空间/6.2.3以单位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圈 6.3居民心理的地方性△6.3.1基于单位公共性的集体主义/6.3.2基于单位情结的地方认同 6.4以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组织化的生活共同体
7去单位化的制度演进 7.1去单位化的概念△7.1.1市场转型与去单位化/7.1.2后单位与去单位化 7.2生产组织与国有企业改革△7.2.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7.2.2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去单位化路径/7.2.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7.2.4生产组织领域的去单位化 7.3社会福利与住房制度改革△7.3.1社会福利与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7.3.2社会福利与住房制度改革的路径/7.3.3社会福利与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去单位化 7.4社会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7.4.1社会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7.4.2社会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7.4.3社会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去单位化 7.5去单位化与城市转型
8去单位化的空间响应 8.1去单位化与城市空间重构△8.1.1去单位化、郊区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第一波/8.1.2市场转型、快速郊区化与空间重构第二波 8.2去单位化的产权实践△8.2.1单位主体的变更/8.2.2住房改革市场化/8.2.3后勤体制市场化 8.3去单位化的多维空间响应△8.3.1功能设施异用与兼用/8.3.2内部地块再分割与墙化/8.3.3底层商业空间加密/8.3.4非正规建设与改造 8.4去单位化的产权组合与空间秩序△8.4.1产权组合与空间变更/8.4.2边缘与内部的结构秩序 8.5从单位大院到城市街区
9去单位化的社会表现 9.1社会分层与居住空间重构△9.1.1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9.1.2居住空间重构 9.2迁居与社区杂化及过滤△9.2.1社区杂化/9.2.2社区过滤 9.3多维的日常生活变迁△9.3.1行为空间的外向化/9.3.2时间利用的破碎化/9.3.3个体差异的扩大化 9.4复杂的社会心理响应△9.4.1社会交往的分化/9.4.2身份认同的断裂/9.4.3单位情结的延续 9.5去单位化与城市性的再生 9.6从熟人社区到现代住区
10去单位化与治理转型 10.1城市治理的去单位化△10.1.1城市治理基础的变化/10.1.2城市治理单元的调整 10.2单位社区治理模式的演变△10.2.1社区单位化与单一主体治理的延续/10.2.2社区转型与治理主体调整初现/10.2.3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主体缺位/10.2.4转型社区的多元治理模式构建 10.3新建城市社区的治理设计△10.3.1空间、权力与新自由主义/10.3.2去单位化阶段的新建社区/10.3.3城市社区空间治理的个案分析/10.3.4新建城市社区的治理设计 10.4从单位到社区的城市基层治理转变
11新单位主义的提出 11.1新单位主义的背景△11.1.1西方城市思潮的转向/11.1.2中国城市发展的挑战/11.1.3中国单位制度再思考/11.1.4单位制度的隐形化/11.1.5单位思想的新运用 11.2新单位主义的提出△11.2.1新单位主义的提出过程/11.2.2新单位主义的理论基础 11.3新的单位制度实践:新单位主义
12新单位主义的概念框架 12.1新单位主义的基本内容与目标△12.1.1重新构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圈/12.1.2重新塑造城市的活动移动体系 12.2新单位主义的价值观与主张△12.2.1新单位主义的价值观/12.2.2新单位主义的基本主张 12.3新单位主义的实施方向与策略△12.3.1新单位主义的实施方向/12.3.2新单位主义的设计策略 12.4从单位主义到新单位主义
13新单位主义的治理设计 13.1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背景△13.1.1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背景/13.1.2企业参与社区管理的理论背景 13.2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13.2.1武汉市百步亭社区/13.2.2深圳市桃源居社区 13.3企业参与社区管理的经验△13.3.1企业的定位与开发模式/13.3.2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运营/13.3.3社区活动与文化的建构 13.4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
14新单位主义的规划路径 14.1日常生活圈的概念△14.1.1相关案例与规划介绍/14.1.2中国相关研究与案例 14.2日常生活圈的界定△14.2.1以地域范围等为基础/14.2.2以时空距离等为基础/14.2.3以行为活动等为基础 14.3日常生活圈的规划△14.3.1相关经验概述/14.3.2公共设施供给/14.3.3行为政策引导/14.3.4规划实施路径 14.4生活质量规划
15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 15.1中国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5.1.1回顾:从单位化到去单位化/15.1.2展望:中国城市发展的挑战 15.2中国城市研究的单位视角与框架 15.3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5 相关文摘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成为重塑世界城市格局的新兴力量,中国的城市研究也逐渐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城市研究的舞台。有关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解释与道路走向的论辩引发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竞相争鸣。如本书开篇所总结,中国城市研究大体上存在着现代化视角、世界体系视角、社会主义转型视角以及行为主义方法等范式。基于这些范式,相关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成果层出不穷。在综合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主张从中国城市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入手,回归到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事实与现实,抽象凝练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模型。具体说来,本书试图从单位研究的视角展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叙述,将制度变迁诱致下的城市社会与空间变迁置于“单位”的历史棱镜之下,围绕着单位实践中的制度性、空间性与社会性等内涵的变化,建构长周期、跨学科和多角度的研究框架,从而透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线与支脉、历时性与关联性等图景,在历史与现实的评析中窥探转型前进的方向,导出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兼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策略。
变迁中的单位制度从1949年以前的制度安排而来,深度嵌入新中国成立以后曲折阔远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裹挟着传统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实践中的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塑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历史连续性与波折起伏。中国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空间的生产与演进都与单位制度的生命周期彼此共振,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与范畴,根植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厚土壤,又与国外城市的发展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城市研究论说的事实与理据基础。因此,单位研究不是故纸堆中的历史研究,而是一个当下中国的话题。加强单位研究的理论性,是中国城市研究的理论创建;加强单位研究的实践性,是中国城市思想的规划应用。单位,是理解中国城市转型的钥匙,也是中国城市研究再思考与规划再利用的独特视角。
建构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其关键是重新理解单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单位理论,取决于我们在认识论上如何重新看待单位、单位制度实践及其在城市层面上的响应。这是本书的尝试,也是论著的基础。
其一,动态的观点,形成单位制度的通史研究。单位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其消退隐匿的过程则更加漫长。现有很多研究关注单位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提出了“去单位化”的概念;也有研究关注了单位制度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单位化”的概念。有的研究试图探寻单位制度的起源,还有研究试图阐述单位制度在新形势下的运用,提出了“泛单位圈城市”“单元城市”等概念。但是,断面式的理解,容易顾此失彼而带来认识上的局限性。
首先,有关起源的研究,缺乏制度形态及其实践过程的演绎,只是对其思想来源的猜想,并没有发生学或者制度学意义上的直接证据或者推理。其次,没有历史养分的注入,“去单位化”的研究很容易形成对单位制度的片面否定,这几乎是早期单位研究容易陷入的误区。如果没有动态的观点,亦很难去检视“去单位化”的过程,从而正确看待市场转型的过程。事实上,“去”既是结果的表征,其本身也暗示了过程的转化。过程或者动态,并不单指速度的快与慢,而特别注重的是内部结构关系的转变以及所带来的形态转化与性质变化。本书强调的是,单位制度实践的形式与内容、强度与结果,据此以理解“单位化”与“去单位化”的概念。“单位化”就是单位制度实践形式与内容逐渐统一、力度逐渐增强的过程;“去单位化”就是单位制度实践形式与内容逐渐分散、控制能力逐渐弱化,在社会经济生活组织与资源配置中的渗透逐渐减退或形变的过程。同理,没有丰厚的研究基础,面向未来的城市思想只能是获得零散片段,很难形成理论化的实践工具。我们最早提出“新单位制”“新单位主义”等概念的时候也常被学界同仁所质疑。本书是我们研究再出发的成果,也希望与学界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单位的通史研究。
其二,原型的认识,去除意识形态的成见。如我们所讨论的,目前并没有发现专门的官方文献,明白无误地提出建构单位制度的概念。单位制度,事实上是被建构出来的符号,其所指的客体是什么,各家仍然各执一词。有些研究容易将单位制度与计划经济、再分配体制等同起来,认为改革单位制度具有其理论与实践上的合理性。这种与意识形态挂钩的研究也就容易失去在学理上探讨的可能。
“单位”是什么?所谓的“单位制度”到底是什么?局限在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单位制度实践”所指的共性是什么?这也一直是我们试图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应该参考国外理论、经验以及其他外部客体,而需要深入到单位制度实践发生的语境与背景中,从城市组织运行内部的核心问题入手,并且以动态的眼光保留“单位”性质变化的路径。 关于单位制度及其变化,本书还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如果单位制度是起源于对市场的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的替代,那么如何从“国家与社会、市场与企业”的互动关系来理解“去单位化”?这是否构成市场对组织的重新替代?其次,这种围绕社会公共服务的组织与供给的“互动与替代”是否也出现在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且相互作用?最后,这种多主体组织化的供给模式是否适用于今天中国城市问题的治理与城市社会的重建?本书在第3章、第10章、第13章对此都有阐述。
其三,多维的分析,融入中国城市化实践的语境。单位制度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渗透在生产组织、社会调控与空间建设等方方面面,单位研究需要置于具体的研究语境中。本书基于城市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将单位制度与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单位制度实践成为单位制度下的城市空间与社会的实践,其间包含制度变化、空间与社会演进等多个维度,融合了宏观的城市结构、中观的社区治理与微观的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多个尺度的研究。本书试图从知识体系的构成、知识对资源的支配等维度解读单位制度实践的逻辑与深层结构,着力于从生产组织管理、人事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刻画单位逻辑的实践与表层结构。空间方面不仅阐释了相应的规划理念、组织原则及产权特征,也以个案解读的方式刻画了单位化与去单位化在空间响应层次上的丰富内容。社会方面既有组织管理和群体构成的一般性概述和对个体在不同社会情境下时空间利用的深度描写,又有对居民心理反应的归纳与评析。
多维的分析也包括对中国单位制度实践的差异性理解。中国幅员辽阔,社会制度实践的空间与社会变迁难以完全同步。在沈阳、兰州、武汉以及“三线”建设的工业基地,城市空间单位化以大型厂区为主要载体,厂区即为城区。一些大型的钢厂,生产区与工作区分离,工人们在内部甚至使用火车通勤;在北京,主要以机关单位的大院为主;而在上海,单位生活区则以工人新村为主要类型。虽然空间形式不太一样,但“以生产功能主导、空间组织的封闭性等形成同质稳定的社会构成和日常生活的制约性”则是共性特点。单位是以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组织化的生活共同体。同样,在南方城市如广州、长沙、杭州等,单位大院的空间力量已经淡退,但是在兰州、太原、克拉玛依等地,工业搬迁以及城市空间去单位化的重构仍是现在进行时。因此,单位制度实践的差异性既包括空间上的多维特征,也包括时间上的差别。
其四,新生的面向,紧扣城市发展的实践需求。研究单位的目的,不只是透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与内在逻辑,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凝练单位制度的空间思想与作用方向。特别是近些年大规模的郊区化使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围绕交通缓堵、老年社区、低碳发展与生活质量等问题,在学界和民间都有一波波反思见诸于报刊和研讨会,讨论单位制度与当前中国城市建设模式。这是单位研究在新时期的契机与方向。
本书梳理了西方城市思潮的演变,归纳了生活质量导向、传统城市经验、日常生活化、行为组织规划等视角,从中国城市发展的挑战、单位制度的隐形化等事实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单位思想的新运用——新单位主义。新单位主义试图根据中国城市化历史过程与阶段特点,提炼单位思想在空间组织、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有益元素,指引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面向。
单位化实践最大的特点在于,单位与国家的整合形成了公共产品的多中心组织性供给,形成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共同体,塑造了日常生活地方性。基于单位制度的原型,立足于日常生活的转向,面对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单位主义主张吸收企业参与社区建设,采取时空间整合、社会与行为化的手段来实现日常生活的企划与地方营造,重新构筑混合、多样的日常生活圈,通过相对独立、有机构成的基本生活单元来重新塑造城市的日常活动空间体系,推动城市的生活规划与社会规划,最终实现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平衡与紧凑。
新单位主义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利用市场条件下的新单位模式。新单位主义强调日常生活单元、企业化的社区经营管理、共享与开放的工作空间、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富有活力的邻里中心、灵活的设施运营时间政策、广泛的公众参与及行为转变等。新单位主义不是宏大的城市空间建构,而是服务于生活方式的建构,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的微调与矫正,以实现地方的日常化、生活化建构。新单位主义组织下的日常生活方法论,代表着生活空间营造的城市观点,目的在于建立时空间整合、行为化、服务化、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面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面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单位主义卸去了单位体制与计划经济的枷锁,回归到了面向市民生活重建的城市空间观,是在普遍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着眼于生活空间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广泛动员与吸收各方面社会主体参与日常生活空间规划。
本书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界第一本有关城市单位研究的专著,试图从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视角出发,回答为什么做单位研究、什么是单位研究、如何做单位研究以及单位研究的理论出口等基本问题。本书共由15章构成。前两章是本书的绪论与框架,主要介绍什么是单位研究以及如何开展新的单位研究,搭建了本书的框架结构,第3章至第6章主要介绍单位制度的原型及其在中国扩展应用的逻辑与实践;第7章至第10章主要介绍“去单位化”在制度、空间、社会与治理层面上的背景、表现与过程;第11章至第14章分别介绍了新单位主义的提出过程、概念框架、治理设计与规划路径;第15章则对单位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展望。
本书从立意到创作历时五年多,几易其稿。全书由柴彦威负责总体策划、框架设计与统稿,肖作鹏、刘天宝、塔娜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主要撰写者担当的章节包括:肖作鹏(第3章,第7章第1、2、5节,第8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部分)、刘天宝(第1章,第2章,第4章,第5章,第15章部分)、塔娜(第6章,第7章第3、4节,第9章)、毛子丹(第10章第1、2、4节)、薄大伟(第10章第3节)。肖作鹏、刘天宝参与了本书的统稿工作,孙道胜参与了后期的文字编辑、图表整理与校对。当然,由于相关知识、能力和时间有限,本书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对这些错误完全负责,也恳请读者不吝指出,以便校正。
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机构与人员的帮助与关照。首先要感谢在北京、兰州、武汉、克拉玛依等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时给予我们支持的各级政府、相关企业、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感谢参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单位干部、职工与居民。其次,感谢给予我们学术指导与交流的许多前辈与同行,尤其感谢日本广岛大学名誉教授森川洋先生的指导,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学系薄大伟教授的参与。
当然,我们也要特别感谢研究组的有关成员:刘志林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艳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张纯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陈零极(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李昌霞(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周千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开发区分局)、毛子丹(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理系)、杜春兰(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叶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等。
最后,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谢徐步政与孙惠玉编辑的指导与帮助。
柴彦威 肖作鹏 刘天宝 塔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