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高速铁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的背景,结合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高铁时代下城市规划发展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城市功能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方法。此外,全书还根据大量国内高铁建设实例的总结,立足于中国国情,对高铁影响下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全书研究思路清晰,所述案例翔实,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作者简介 段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致力于城市空间理论及详细规划设计的研究30余年,出版了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首部专著及后续研究专著1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部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设计作品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7项。研究的成果已成功应用于2014青奥会青奥村地区、南水北调江苏段、大运河遗产江南段、苏州古城,以及南京南站、武汉站、苏州站多处高铁枢纽地区等规划设计工程中。
3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中国高铁建设与未来发展 1.1中国高铁的建设现况与长远规划 1.2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建设问题 1.3中国高铁建设的本土特点 1.4高铁时代空间规划应关注的核心问题
2 高铁影响下的新交通体系 2.1高铁时代的客运市场再分配 2.2高铁时代“门到门”的出行新模式 2.3高铁与航空的竞争与合作 2.4高铁与普通铁路、公路的互补 2.5城市内部交通的零换乘接驳 2.6南京南站综合交通规划实践案例
3 时空重构中的区域战略调整 3.1新空间视角下的时空压缩 3.2高铁廊道区域的空间效益集聚 3.3高铁廊道内的空间效益差异 3.4高铁通勤与新型城镇化 3.5法国里尔站带动区域发展案例
4 高铁触媒下的城市空间规划 4.1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触媒效应 4.2站点区位差异与三种发展类型 4.3空间规划的协同与结构重组 4.4阜阳高铁选址促进城区发展实践 4.5高铁机遇下的城市发展转型 4.6南京南站到南部新城规划实践案例
5 综合效益引导的站点地区设计 5.1.站点空间布局与空间换乘便捷度 5.2站点地区的圈层式功能业态 5.3站点地区的空间形象与品质 5.4站点地区的不动产与开发模式 5.5武汉站站点地区设计实践案例
6 高铁时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空间 6.1开展高铁时代的国家级空间规划 6.2实现空间规划以发展规律为依据 6.3重视高铁时代城市规划的新要素 6.4塑造高铁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4 相关文摘
前言
本书的写作酝酿了很久。最初的念头始于2009年,当时我带领团队先后在苏州、徐州、武汉、济南、南京、蚌埠、常州等多个高铁站点地区规划设计方案的征集中获胜,并受托进行了几个站点地区的深化设计工作。在这些规划设计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对于高铁这一新鲜事物,规划设计者不仅应关注物质空间的塑造,更应进行高铁客观发展规律的研究与宣传。无论是规划设计本身,还是沟通宣传都需要我们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索,由此形成了本书的初衷。这期间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开展了“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效应:国际经验及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国外高铁枢纽地区交通接驳系统空间布局研究” “高铁枢纽地区的城市功能发展研究”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书的成稿与这些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密不可分。要感谢我们团队的邵润青、季松、刘红杰、薜松、张麒、张倩、陈晓东、李亮、仇月霞等的共同努力与贡献,还有以高铁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殷铭、汤普及硕士生赵微、马睿等,以及为本书部分插图作修改完善的吴迪、仇婧妍同学。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随着多条高铁的开通与使用,问题也渐渐开始呈现,社会反响强烈。站点地区的交通拥堵、乘客的换乘不便、重形象轻功能,尤其是站点地区的建设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空城”“鬼城”现象受到普遍质疑。这既有规划设计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失误,也有城市发展逐步形成的时序问题,这些均需要认真地加以区别研究与对待,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但与此同时,我们坚信高铁时代已渐渐到来。各地的出行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改变,“1小时都市圈”已逐步形成,长距离的通勤观念与新的工作方式也慢慢地在呈现。高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将通过高铁网络和站点设置对中国城市的空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应如何应对?应改变哪些传统的规划思路?这是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师与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高铁会对人们的行为和城市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区域宏观、城市中观和站区、站点微观不同层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将产生高铁时代城市规划的新思维、新方法与新空间。
希望本书能促进行业一起用更科学或者说更妥当的形式进行高铁时代的空间规划设计,也希望本书能提供给设计师、决策者、研究者们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新一轮的高铁建设中,在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和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同时,强调依赖于当地各种各样的不同条件,更加理性且又有特色地塑造高铁时代的新空间。
段进 2016年3月29日于成贤街(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