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多规合一”是一项事关城市空间管控与空间规划的重大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研究命题,该书全面给出了“多规合一”工作的技术实现过程和具体案例,做到了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实践案例的有机统一。
该书从系统梳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规划创新为基础,以空间重构为手段,建构了“多规合一”工作的内容框架及其技术方法体系。
该书在总结“多规合一”工作基本内涵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紧扣“做什么,如何做”这一核心问题,对“多规合一”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解读,由此为“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应用参考。
2 作者简介 张晓瑞,1976年生,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级各类城市与区域规划编制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5篇、EI收录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6部。
丁峰,1980年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现任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一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12—2014年挂职安徽省宣城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期间兼任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宣城分院院长。近年来,负责完成各类城乡规划编制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杨西宁,1963年生,现任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设计一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加各类重大城乡规划项目及科研课题5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3项,获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主要参加完成的“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城镇格局研究”项目成果已由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黄山旅游区规划”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太平湖风景区综合发展规划”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图书目录
前言
1 “多规合一”工作概述 1.1引言 1.2“多规合一”的概念内涵 1.3“多规合一”工作的背景△1.3.1生态文明建设/1.3.2新型城镇化/1.3.3不同规划的冲突和矛盾 1.4“多规合一”的发展历程△1.4.1理念酝酿阶段/1.4.2实践探索阶段/1.4.3试点推动阶段 1.5“多规合一”的本质△1.5.1规划创新的基础/1.5.2空间重构的平台
2 规划的“多国演义” 2.1主体功能区规划△2.1.1发展历程/2.1.2基本内容/2.1.3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概述 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2.1发展历程/2.2.2基本内容 2.3城乡规划△2.3.1基本概念/2.3.2基本内容 2.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4.1基本概念/2.4.2基本内容 2.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5.1基本概念/2.5.2基本内容 2.6“多规”差异总结
3 “多规合一”工作内容 3.1工作原则与依据△3.1.1基本原则/3.1.2基本依据 3.2工作范围与期限△3.2.1工作范围/3.2.2工作期限 3.3工作目标△3.3.1空间管控一体/3.3.2土地资源整合/3.3.3行政管理优化/3.3.4具体目标 3.4工作流程△3.4.1工作组织准备/3.4.2成果方案编制/3.4.3成果方案审批 3.5成果方案编制步骤△3.5.1收集现状资料数据/3.5.2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特征/3.5.3分析“多规”差异/3.5.4制定工作目标/3.5.5划定空间管控分区/3.5.6划定空间控制线/3.5.7提出“多规”联动修改建议/3.5.8提出体制机制改革建议/3.5.9制定实施保障措施/3.5.10构建空间信息平台 3.6成果形式△3.6.1技术报告/3.6.2图件/3.6.3其他成果
4 “多规合一”工作方法 4.1城市空间发展特征研究方法△4.1.1空间发展形态/4.1.2空间发展效率 4.2用地分类统一方法△4.2.1土地利用分类差异/4.2.2用地统一方法 4.3空间数据处理方法△4.3.1空间数据概述/4.3.2构建统一的空间数据库 4.4“多规”差异分析方法△4.4.1目标差异分析/4.4.2规模差异分析/4.4.3空间布局差异分析/4.4.4用地图斑差异分析/4.4.5建设项目梳理与分析 4.5空间管控分区划定方法△4.5.1“三类空间”分析/4.5.2“三类空间”划定方法 4.6空间控制线划定方法△4.6.1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4.6.2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4.6.3生态保护控制线/4.6.4其他空间控制线/4.6.5空间控制线管理方法 4.7空间信息平台构建方法△4.7.1总体思路/4.7.2总体架构/4.7.3管理维护
5“多规合一”工作案例 5.1滁州市概况△5.1.1自然条件/5.1.2交通条件/5.1.3经济和社会条件 5.2滁州市“多规合一”工作总则△5.2.1工作原则与依据/5.2.2工作范围与期限/5.2.3工作思路与路径 5.3滁州市空间特征研究△5.3.1滁州市城市空间发展脉络梳理/5.3.2滁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测度/5.3.3滁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效率分析 5.4滁州市“多规”梳理△5.4.1城乡规划梳理/5.4.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梳理/5.4.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梳理/5.4.4滁州市“十三五”规划梳理 5.5滁州市“多规”差异分析△5.5.1“多规”目标差异/5.5.2“多规”规模差异/5.5.3“多规”空间布局差异/5.5.4“多规”用地差异/5.5.5建设项目梳理与差异 5.6滁州市“多规合一”工作目标制定△5.6.1滁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5.6.2滁州市“多规合一”工作目标 5.7滁州市“多规合一”空间管控分区△5.7.1生态敏感性评价/5.7.2“三类空间”划分 5.8滁州市“多规合一”空间控制线划定△5.8.1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5.8.2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5.8.3生态控制线划定/5.8.4产业区块控制线划定 5.9滁州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构建△5.9.1平台构建核心任务/5.9.2“多规”综合数据库/5.9.3应用系统建设 5.10滁州市“多规”联动修改建议△5.10.1城乡规划修改建议/5.10.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建议/5.10.3滁州市“多规合一”空间“一张图”/5.10.4滁州市“多规合一”项目库实施建议 5.11滁州市项目审批体制改革建议△5.11.1滁州市项目审批流程现状/5.11.2滁州市项目审批优化建议 5.12滁州市“多规合一”实施措施△5.12.1组织保障/5.12.2法律保障/5.12.3制度保障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
4 相关文摘
前言
“多规合一”是一个新名词、新事物,更是一项事关城市空间管控与空间规划的重大工作。201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由此,“多规合一”成为一项“国字号”的重大工作。
单纯从字面上来看,“多规合一”就是把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按照《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多规”指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大规划,“多规合一”工作并没有消除这四大规划,这四大规划仍然按各自的既定程序编制、审批和实施;其次,“合一”是指通过重点找出“多规”中有关空间布局安排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通过协调处理而形成一张统一的“空间蓝图”,再根据这张“空间蓝图”对“多规”进行联动修改,从而消除“多规”中的空间差异、冲突和矛盾。这就为构建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多规合一”是一项工作,是构建未来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消除空间差异,建立协调、统一的空间管控体系是其重要目的。同时,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多规合一”编制规范和技术标准,“多规合一”工作“做什么,如何做”仍处于研究探索之中。因此,开展“多规合一”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做什么,如何做”是这个重大课题的关键环节,也是本书探讨的核心所在。
本书从分析“多规合一”工作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入手,在梳理“多规”差异的基础上,紧抓“规划创新的基础,空间重构的平台”这两个“多规合一”工作的本质特点,以“多规合一”工作“做什么,如何做”为中心,初步建构了“多规合一”工作的内容框架及其技术方法体系,由此为“多规合一”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多规合一”工作概述,阐述了“多规合一”的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多规合一”工作的本质特点。第2章详细分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由此为下文的“多规”差异分析奠定基础。第3章根据国家关于“多规合一”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已有试点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多规合一”的工作内容,初步构建了“多规合一”工作的内容框架体系,由此回答了“多规合一”工作“做什么”的问题。第4章根据第3章的工作内容,对“多规合一”工作中的技术方法展开分析,初步构建了“多规合一”工作的技术方法体系,由此回答了“多规合一”工作“如何做”的问题。第5章为实证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多规合一”工作为案例,具体应用构建的“多规合一”工作框架和技术方法展开应用研究。第6章为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同时,对“多规合一”工作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综上,“多规合一”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研究命题和实践工作,涉及多个规划及其相关的经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学科领域。因此,从“化繁为简”的目的出发,本书尽力抓住主要矛盾与核心问题,紧扣“做什么,如何做”这一焦点,力图对“多规合一”工作做到全面、系统和通俗易懂的分析与解读,由此以期为“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方法和应用参考。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