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韶山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理论联系实践,综合探究适应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从秩序与功能角度,确立乡村人居环境的建筑学新认知体系;以有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为内核,提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为路径,建构乡村人居环境的营建方式;以“乡村更新共同体”为载体,建立有机更新的合作机制。 本书可供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相关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2.序 这本书源自于钱振澜2015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他从建筑学本科大四开始,到后来攻读硕士、博士,我都是其指导老师。多年来,他一直跟随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研究团队开展科研和实践工作。钱振澜从2007年硕士阶段伊始,就接触并逐渐深入乡村规划设计领域。2010年,他进入博士阶段后,用4年时间全程参与了“韶山华润希望小镇”的共建项目。在此期间,他完整地了解了村(镇)规划设计及建设的推进过程,深度参与了从整体到微观、从政策到实施等各个层面的工作内容,也真实体会到乡村建设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同时,韶山项目有着“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的多维视野,其促发展、重保护的操作手法又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因此,在与他多次交流讨论之后,便很自然地确立了以村落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人居环境“有机更新”作为其研究方向。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博士毕业后,他又跨学科进入浙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更加关注乡村建设的本真,涉及乡村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空间等综合领域,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等研究资助,在“精准乡建”的探索中亦逐渐有所斩获。 乡村发展,仰赖于同城市之间的资源、资金等交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为了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相对弱势的乡村主要扮演着输出、贡献的角色,城乡之间的交换是长期失衡的。近年来,中国城镇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中产阶层兴起、新需求不断产生、现代交通和信息手段在乡村中持续渗透,这为城乡交换的“再平衡”创造了契机,也为乡村经济社会振兴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的既有“有机秩序”和不断提升的“现代功能”,两者结合,就很有可能推动乡村“新价值体”产生,并基于城市中产阶层的新需求建立均衡的“新型城乡交换”体系,从而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因此,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并非孤立的建筑学或规划学问题,必然要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 在我国乡村建设正处于全面开展的时代背景下,本书作者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立足“韶山华润希望小镇”的代表性实践案例,探索科学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希望钱振澜在其后续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探索和成就。 2017年6月1日于求是园 3.前言 乡村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永远无法绕开的“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已过半,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阶段全面开启。 但是,中国乡村就总体而言依然面临着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困境,且以经济社会困境为根本。因此,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角度出发,在提升乡村居住生活硬件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上,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应该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为根本导向。但是,当前国内理论研究对此并未作出足够的回应,存在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脱离的问题;在实践上也屡现不顾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误区现象和行为。同时,乡村在总体上所面临的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困境,又因广袤中国的东中西部、南北方差异,各地在具体形式和程度上存在区别,难以一概而论。因此,本书以位处国家“中部地区”的“韶山华润希望小镇” 乡村建设实证案例为依托,冀一定程度上平衡各地乡村建设在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差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韶山华润希望小镇”,是由笔者亲自参与规划设计、现场服务的项目。该项目自2010年立项至基本建成,以及后续的产业帮扶、社会治理等实验内容持续长达7年以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类似案例在国内并不多见,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代表性。 本书立足于“韶山华润希望小镇”项目,从理论到实践,综合探究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导向的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提出本研究所关注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并介绍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研究方法、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述评。对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行评述,寻找本研究的立足点与依据。 第3章,以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从建筑学专业角度重新认知乡村人居环境。基于该认知结果,阐述乡村人居环境现状,以及当前建设误区所导致的隐患。阐述已经初露端倪的城乡交换趋势,以此为背景,指出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价值载体进入新阶段城乡交换的必备特征条件,并按照该特征条件要求,给出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同时将此理念与城市有机更新进行关联分析,为其“正名”。 第4章,“韶山试验”基地现状及其更新策略与途径。交代选择小镇基地的初衷,包括选址类型、代表意义、预设条件,以及基地经济社会背景;对基地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秩序与功能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并根据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从营建方式与合作机制两方面进行具体的策略建构。 第5章,“韶山试验”营建方式与内容。从实践角度出发,主要讨论了村域整合的“低度干预”、公共建筑设计营造的“本土融合”、农宅更新的“原型+调适”等三方面的实际操作要求、原则和措施等。 第6章, “乡村更新共同体”的机制与效能。从实践角度出发,具体剖析和总结该共同体在小镇基地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过程中的基本架构及其内部关系,主要工作内容与方式,以及在共同体运作的基础上,推动基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振兴的“溢出效应”。 第7章,结论。对本研究成果作概括、提炼、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本书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为当前紧迫而问题多现的乡村(特别是原生农业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一个比较翔实的实证研究样本。这对充实“乡村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促进乡村的人居环境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健康、长远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受笔者学识所限,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钱振澜2017年10月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农村人民环境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可持续发展适宜性途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已成为学科的前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为加强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提供技术支持。2011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主任由王竹教授担任,副主任及各专业方向负责人由李王鸣教授、葛坚教授、贺勇教授、毛义华教授等担任。“中心”长期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整合了相关专业领域的优势创新力量,将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视野。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120多个农村调研与规划设计项目;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30人,硕士160余人;为地方培训3
000余人次。 “中心”在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攻关中的合作与沟通,积极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与协作,实现信息和知识共享,从而使每个成员的综合能力和视野得到全面拓展;建立了实用、高效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评价机制,并与国家和地区的重大科研计划、人才培养实现对接,努力造就一批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批奋发向上、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青年科技英才。建立一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领域方面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力争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心”按照国家和地方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整体部署、统筹规划,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强化村镇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科技能力建设,开展重大科技工程和应用示范。 “中心”从6个方向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产学研的互相结合,将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中。(1)村庄建设规划途径与技术体系研究;(2)乡村社区建设及其保障体系;(3)乡村建筑风貌以及营造技术体系;(4)乡村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5)乡村人居健康保障与环境治理;(6)农村特色产业与服务业研究。 “中心”承担有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研究”“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四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基于村民主体视角的乡村建造模式研究”“长江三角洲湿地类型基本人居生态单元适宜性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增长边界研究”;四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三角农村乡土特色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模式及其风貌特征”“建筑用能系统评价优化与自保温体系研究及示范”“江南民居适宜节能技术集成设计方法及工程示范”“村镇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4.目录 1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1.1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双重困境1 1.1.2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误区2 1.2研究对象3 1.2.1乡村的内涵3 1.2.2本研究所关注的乡村类型5 1.2.3本研究的具体对象5 1.3研究目的与意义6 1.3.1研究目的6 1.3.2研究意义7 1.4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7 1.4.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7 1.4.2论述框架8 1.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9 2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述评11 2.1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11 2.1.1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11 2.1.2典型发达国家乡村建设活动12 2.1.3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典型个案15 2.2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23 2.2.1西方乡土建筑与聚落研究成果23 2.2.2国内传统民居与乡村聚落研究探索24 2.3国内研究的不足与缺口28 3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30 3.1“乡村人居环境”的建筑学认知30 3.1.1“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30 3.1.2秩序与功能的抽象分析31 3.1.3有机秩序: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特征32 3.2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36 3.2.1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表现36 3.2.2乡村经济社会现状困境37 3.2.3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误区及其隐患38 3.3新型城乡交换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40 3.3.1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型城乡交换41 3.3.2新型城乡交换要求下的乡村人居环境特征条件44 3.3.3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生成45 3.4本章小结48 4“韶山试验”基地现状及其更新策略与途径50 4.1基地选址初衷50 4.1.1选址及其代表意义50 4.1.2基地经济社会背景概况51 4.1.3试验的预设条件52 4.2基地人居环境现状问题52 4.2.1有机秩序局部退化53 4.2.2现代功能整体滞后60 4.3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策略建构62 4.3.1营建方式62 4.3.2合作机制68 4.4本章小结71 5“韶山试验”营建方式与内容72 5.1低度干预:村域的整合72 5.1.1格局保育72 5.1.2肌理保护76 5.1.3功能嵌入76 5.1.4村域更新总体愿景80 5.2本土融合:公共建筑营造82 5.2.1形制设定:体量与布局82 5.2.2形式设计:造型与空间、材料与构造84 5.2.3功能设置:服务与角色95 5.3原型调适:农宅更新97 5.3.1农宅原型的归纳97 5.3.2农宅原型的调适99 5.3.3社区微景观整治108 5.4本章小结110 6“乡村更新共同体”的机制与效能111 6.1共同体的架构与内部关系111 6.1.1架构111 6.1.2内部的六对合作关系113 6.2主要工作内容与方式114 6.2.1长期驻村沟通114 6.2.2深度调研116 6.2.3协同设计117 6.2.4推进建设119 6.3“溢出效应”:推动基地经济社会发展123 6.3.1产业帮扶的初步实践124 6.3.2组织重塑的初步实践127 6.4本章小结128 7结论129 7.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29 7.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31 参考文献133 附录1“韶山试验”进程记录136 附录2回访笔记137 致谢152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