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编辑推荐
该书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演进置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周期的历史视域中,以城市单位的形成、演变及未来启示为线,系统梳理了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发展模式的制度和空间表现。
该书将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概括为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分别论述了城市制度的系统构成及其演变过程、城市物质空间的多尺度表现、城市社会空间的组织架构和资本循环的运行特征。
该书在现代化的语境中思考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及演进的逻辑,面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导向,反思了不同时期城市发展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就未来城市空间的组织模式展开了前瞻性探讨。 2 作者简介 刘天宝,1976年生,河北涞源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和人海关系,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单位制、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人海地域系统等具体领域的研究。主持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等各类基金课题5项,发表中英学术论文20余篇。获2017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3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单位模式研究的时代意涵 1.1 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及其问题△1.1.1 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1.1.2 城市空间的复杂重构/1.1.3 空间重构引发的多重问题 1.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单位命题△1.2.1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定位/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2.3 中国城市研究的单位命题 1.3 单位模式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 1.4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1.4.1 单位模式的研究框架/1.4.2 本书的内容安排
2 单位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中国城市单位研究的梳理框架 2.2 单位的制度研究△2.2.1 单位制度的起源/2.2.2 单位制度及其变迁 2.3 单位的空间研究△2.3.1 物质空间及其变化/2.3.2 社会生活空间及其调整/2.3.3 空间的保护与优化 2.4 单位的社会研究△2.4.1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基层治理转向/2.4.2 基层治理模式转型的多维过程/2.4.3 社区建设的路径与问题 2.5 单位模式相关研究的特征与不足
3 单位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3.1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单位模式△3.1.1 单位模式作为研究的视角/3.1.2 单位模式的涵义与构成/3.1.3 单位模式研究的基本特点 3.2 单位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概念△3.2.1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3.2.2 空间生产理论/3.2.3 资本循环理论/3.2.4 单位模式研究的具体概念 3.3 单位模式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构成△3.3.1 质性研究方法/3.3.2 历史文献法/3.3.3 案例分析法/3.3.4 数据构成
4 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安排 4.1 城市制度的分析框架 4.2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知识体系△4.2.1 知识基础: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下的经验借鉴及历史传承/4.2.2 国内现实:“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判定/4.2.3 发展目标:以(重)工业化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化 4.3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具体规则△4.3.1 制度基础:公有制下行政权与财产权的合一/4.3.2 农城关系:农村支持城市的户籍和统购统销制度/4.3.3 国际关系:从一边倒到中苏交恶/4.3.4 生产制度:集中资源、统筹工业建设的制度安排/4.3.5 消费制度:轻物质、重精神的劳动力再生产制度安排 4.4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组织逻辑与形成过程△4.4.1 制度的组织逻辑:计划经济下工业化赶超战略的组织模式/4.4.2 制度的形成过程:非设计性的制度快速演变 4.5 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特性
5 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组织 5.1 城市空间组织的分析框架 5.2 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的生产模式△5.2.1 城市空间属性:使用价值与符号价值的主导/5.2.2 空间生产模式:工业化赶超战略的空间化 5.3 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生产的基本原则△5.3.1 空间符号价值的应用:彰显社会主义/5.3.2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活动的主导地位/5.3.3 城市活动的空间组织:使用价值下的统筹处理 5.4 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的几个类型△5.4.1 旧企业的单位化塑造:中华造船厂的案例分析/5.4.2 职住合一的单位大院:京棉二厂的案例分析/5.4.3 新建工人居住区:曹杨新村的案例分析/5.4.4 新建单位型城市:大庆市的案例分析/5.4.5 飞地型城市空间扩张:洛阳市的案例分析/5.4.6 连续型城市空间扩张:北京市的案例分析 5.5 单位模式下的社会架构与资本循环△5.5.1 单位模式下的社会架构:嵌入政府逻辑的生产与生活安排/5.5.2 单位模式下的单位大院:封闭性的产品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循环/5.5.3 单位模式下的资本循环:政府通过单位组织的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循环 5.6 单位模式中城市空间的特性
6 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制度再安排 6.1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知识体系的重构△6.1.1 国际认知:国际环境改变及对资本主义的新理解/6.1.2 国内反思:单位模式的反思及新目标的确立 6.2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具体规则的调整△6.2.1 规则调整的基础:外部推动与内部压力/6.2.2 生产制度的调整:从被动任务性生产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6.2.3 消费制度的调整:从政府控制的统一走向市场化的分异 6.3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再安排的逻辑与过程△6.3.1 城市发展制度再安排的逻辑:市场机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6.3.2 城市发展制度再安排的过程:计划模式退出与市场机制培育的互动 6.4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再安排的特性
7 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空间再组织 7.1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的生产模式△7.1.1 城市空间的属性:交换价值与符号价值的主导/7.1.2 空间生产的模式:市场机制下的政府、企业与居民互动 7.2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生产的基本原则△7.2.1 空间符号价值的应用:城市及资本竞争的空间表达/7.2.2 城市活动的空间组织:交换价值下的空间竞争与选择/7.2.3 城市政府的双重角色:强力推动与部分矫正 7.3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生产的典型类型△7.3.1 调整发展型:北京同仁园和石油大院的案例/7.3.2 部分残留型:京棉二厂的案例/7.3.3 彻底更新型:北京毛纺织基地的案例/7.3.4 新区扩张型:克拉玛依市的案例 7.4 去单位模式下的社会架构与资本循环△7.4.1 去单位模式下的社会架构: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分离与互动/7.4.2 去单位模式下的单位大院:产品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分离与扩张/7.4.3 去单位模式下的资本循环:政府与资本共同推动的生产与消费循环 7.5 去单位模式下城市空间再组织的特性
8 单位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8.1 单位模式的形成逻辑及其效应△8.1.1 单位模式的形成:生存与发展压力下的彼岸选择/8.1.2 单位模式的缺陷:无限扩张的政府逻辑/8.1.3 单位模式的优点:城市生产与生活的统筹理念 8.2 去单位模式的形成逻辑及其效应△8.2.1 去单位模式的形成:经济增长压力下的此岸渐进/8.2.2 去单位模式的缺陷:过度扩大的市场逻辑/8.2.3 去单位模式的优点:市场激励与自我选择 8.3 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模式转变△8.3.1 以物为本的模式: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居民/8.3.2 以人为本的含义:城市居民地位的回归/8.3.3 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发展模式的批判与继承/8.3.4 以人为本的空间模式: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再组织
9 单位模式的研究展望 9.1 单位模式研究的主要发现△9.1.1 单位模式是政府组织下以生产为中心的制度和空间安排/9.1.2 去单位模式是市场机制下生产与生活分离的制度和空间演变/9.1.3 未来发展应反思历史模式并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9.2 单位模式研究的创新之处 9.3 单位模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4 相关文摘
总序
进入21世纪,地理流动性越来越成为塑造人—地关系的核心要素,物流、能量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的流动性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当信息化、全球化、机动化逐渐成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时,“变化的星球与变化的城市”就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与焦点。地理学长期关注不断变化的地球表层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其日益成为当今科学和社会的核心内容——一个地理学家的时代正在到来。
经过20世纪的几个重要转向,人文化和社会化已然成为当今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正在从人—地关系研究转向人—社会关系研究。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视角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转向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研究的总趋势从宏观描述性研究走向微观解释性研究以及模拟与评估研究。与此同时,地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可见,在以人为本及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学科发展整体转向的大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型。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个体研究正在成为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社会现象的关键所在。分析挖掘时空间行为本身的规律与特点及其对城市环境和决策制定的影响已成为当下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视角和热点问题。时空间行为决策与时空资源配置、日常活动空间、城市移动性、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环境暴露与健康、社会交往与社会网络、社会空间分异、移动信息行为等新的城市研究思路,正指向一个更加人本化、社会化、微观化以及时空整合的城市研究范式。可以说,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范式蔚然出现,并向地理信息科学、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社会学、健康与福利地理学、女性主义等领域跨界延伸,在交叉融合中不断拓展学科的研究边界与张力,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充实城市空间与规划研究的学科基础与理论建构。
以时间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为核心的时空间行为研究,注重现实物质性的本体论认识,突出对“区域与城市中的人”的理解,强调制约与决策的互动影响,通过时空间框架下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深化了“人、时间与空间”的认识,建构了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城市研究与规划应用的时空哲学和方法论。随着时空间行为数据采集、计算挖掘、三维可视化及时空模拟等理论与技术的不断革新,时空间行为研究在研究数据与方法、理论与应用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新的转向与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社会、经济、空间等的深刻变革。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中国城市空间正处在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组、郊区的形成与重构、社会空间的显现与极化、行为空间的扩展与隔离、信息空间的形成与异化等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热点。单位制度解体与快速城镇化等促进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移动性大大增强,并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交通拥堵、长距离通勤、生活空间隔离、高碳排放、空气污染、公共设施分配不平衡等城市病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居民各种空间行为的特征与趋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日常行为,建立重视居民个人生活质量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的当务之急。
中国正在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的城镇化与城市社会的建设、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力度、遏制环境污染等已成为发展的重点所在。城市发展逐步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扩张性的增量规划转为政策性的存量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与社会性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面对转变城镇建设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公正、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城市研究与规划工作者应在考虑土地利用、设施布局、交通规划等物质性要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数据采集与挖掘,探索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规律与决策机制,提供实时性、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加强城市规划方案与居民行为响应的模拟评估。通过基于人的、动态的、精细化的时间政策与空间政策的调整,减缓对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制约,提高时空可达性,促进社会公正。通过城市时空间组织与规划、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规划、个人行为规划与家庭移动性规划等重新建构城市的日常生活,从而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表述。
2005年以来,以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为主的学者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聚焦于人的行为的正面研究,企图建构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范式。该研究会每年举行一次研讨会,聚集了一批同领域敢于创新的年轻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领先性的学术成果,成为行为论方法研讨的重要学术平台。
本丛书是时空间行为研究及其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的又一重要支撑平台,力求反映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的前沿成果,通过系列出版形成该领域的强有力支撑。在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新框架下,将城市、空间、行为与规划等完美衔接与统合,其中城市是研究领域,空间是核心视角,行为是分析方法,规划是应用出口。
本丛书将是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的集大成,由时空间行为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行为空间研究和城市行为空间规划等三大核心部分组成,集中体现中国城市时空间研究与规划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水平,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行为规划提供科学支撑。其理论目标在于创建中国城市研究的行为学派,其实践目标在于创立中国城市的行为规划。
柴彦威 2013年秋于北京大学燕园
前言
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化强国入侵开启了中国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直到百年之后才实现了政治共同体的重建,并为国内和平环境下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中国选择了计划经济作为现代化建设实施的途径,并在城市中表征为单位模式的主导作用。1970年代末开启的市场化渐进转型则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所形成发展模式的调整,这一过程既展现了单位影响的延续与隐形作用,也体现了市场机制从尝试到展开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个三十年的转型发展既触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也造成了社会构成的群体分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与累积。这些变化逐步消解了单位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应的社会问题也通过空间的固化转变为下一阶段发展的掣肘。这些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有赖于在以人为本和新型城镇化的新语境中,对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再审视,以便从中厘清发展脉络,辨明问题根源,明确未来取向,形成对历史经验的扬弃,进而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所助益。 基于此,本书以单位模式作为理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透镜,选择结构主义作为解析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与深层制约的方法论基础,循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演变与再调整的历史轨迹,探求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演变的内部逻辑及其未来趋势,并在批判与继承不同阶段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城市空间的组织结构。在具体研究中,将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模式和市场转型期的去单位模式,并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展开剖析。城市制度的分析在借鉴社会学制度主义概念的基础上,从深层的知识体系和表层的制度安排两个层次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对城市制度演变的内部逻辑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空间的分析运用空间生产和资本循环理论,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解读,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属性、空间生产的模式、物质空间的典型类型以及社会空间的架构和相应的资本循环等内容。关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认为“十二五”以来强调发展状态和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预示着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城市发展的重心将向居民生活转移,并基于此,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基本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从构建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单位模式研究的内容。
本书选择以结构主义为基础解读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演进,从方法论角度丰富了实证主义主导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贯通性解读及单位模式与去单位模式的阶段划分,延长了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解读的周期。再者,制度与空间的双重解读,在展现城市发展模式具体现象的基础上,剖析了模式形成与演变的内部逻辑,深化了对中国城市发展脉络的理解。最后,面向以人为本的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探讨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为提升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书共由9章构成,前3章属于单位模式研究的铺垫,包括研究问题的阐释、相关研究的述评以及单位模式研究的概念说明及方法介绍。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从城市制度和城市空间两个方面对单位模式展开解析,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三十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现象与结构的论述。第6章和第7章则是对去单位模式的解析,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三十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解读。第8章是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六十年演进的贯通性理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第9章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并对未来单位模式研究进行了适度的展望。
在单位模式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很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与关照。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柴彦威教授。感谢柴老师在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框架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结论的提炼等方面给予的高屋建瓴和细致入微的指导。其次,感谢在北京、兰州、克拉玛依、武汉等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中给予支持的各级政府、相关企业、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感谢参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单位干部、职工与居民。最后,感谢给予我学术指导与交流的许多前辈与同行,尤其感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学系薄大伟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关美宝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志林副教授的指导。
最后,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谢徐步政与孙惠玉编辑的指导与帮助。
刘天宝 2017年春于辽宁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