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编辑推荐
该书是中国城市研究理论领域探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模式和治理途径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能够为规划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该书以宏大的理论视野,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与科学、哲学、治理的关系,考察了全球不同地域和文明范式下的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模式,并提出了中国当代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改革的突围之道。
该书以强烈的文化自信,采用融汇中西人居哲学的思辨方式,诠释了传统易学思维对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范式重构的实践意义,阐述了多中心联动式的治理原理,并认为经过人们的认知觉醒和主体作为方可达到人类的和谐聚居。 2 作者简介 王金岩,1981年生,山东兖州人,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硕士,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发展、人居哲学与规划变迁等方面。先后在《城市规划》《规划师》、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华中建筑》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规划时空维度》丛书,出版《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城乡规划时空笔记》《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等专著多部。
3 图书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1 绪论 1.1 如何审视空间规划体系?△1.1.1 审视的层次和视角/1.1.2 关注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 1.2 谁在关注空间规划体系?△1.2.1 外国研究进展/1.2.2 我国研究进展/1.2.3 研究综合评析
2 空间规划体系理论思辨 2.1 理论基础△2.1.1 地理空间论/2.1.2 人地关系论/2.1.3 规划论/2.1.4 理论综合 2.2 概念界定△2.2.1 空间/2.2.2 规划/2.2.3 体系/2.2.4 空间规划体系 2.3 内涵思辨△2.3.1 空间规划体系与哲学/2.3.2 空间规划体系与科学/2.3.3 空间规划体系与治理/2.3.4 空间规划体系的属性
3 外国空间规划体系模式考察 3.1 概述 3.2 西欧区域△3.2.1 不列颠模式/3.2.2 拿破仑模式/3.2.3 日耳曼模式/3.2.4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3.3 美澳区域△3.3.1 美利坚模式/3.3.2 澳大利亚模式 3.4 东亚区域△3.4.1 日本模式/3.4.2 韩国模式 3.5 类型与价值综合分析△3.5.1 形成机/3.5.2 类型分异/3.5.3 范畴价值
4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演变 4.1 古代与民国时期△4.1.1 古代范式/4.1.2 民国探索 4.2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程△4.2.1 发展流变/4.2.2 价值取向 4.3 港澳台地区的实践△4.3.1 香港/4.3.2 澳门/4.3.3 台湾 4.4 范畴与价值综合分析
5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考察 5.1 对实践的考察△5.1.1 行政方面/5.1.2 运作方面/5.1.3 法制方面/5.1.4 两点解释 5.2 寻求突围之道△5.2.1 “N规合一”历程/5.2.2 “N规合一”经验/5.2.3 从“N规合一”到“N规合一+” 5.3 时空范畴审视△5.3.1 基本范畴/5.3.2 派生范畴
6 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 6.1 治理之道的辩证思考△6.1.1 状元卷与“天托邦”/6.1.2 从“逻各斯”到“道” 6.2 治理的基本原理框架△6.2.1 多中心治理的总体理路/6.2.2 多中心联动治理的具体原理 6.3 体系治理的现实格局△6.3.1 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构成/6.3.2 从空间规划体系到空间治理 6.4 体系重构的行动选择△6.4.1 认知觉醒/6.4.2 主体作为
7 结语:回归栖居的世界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附录:我国多部门主导空间规划类型对照参考表(截至2017年)
4 相关文摘
总序
寂静的森林、辽阔的原野、碧绿的河水、奔腾的野兽,以及习习的微风,这是原初人类栖息地的场景。《易经·系辞·上》中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终于,人类在审视世界动静变化和吉凶悔吝的劳绩之中,跨越了草莽蒙昧,自然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建构了多元的时空秩序,进而使聚落、乡村、城市、区域及巨型区域的人类聚居文明繁衍拓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众生世界。
关于众生世界,佛教《楞严经》中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在东方农耕世界,世以年计,界为田分,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天地人间皆统于“道”。众生在“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认知之中,寻求“穷理尽性”,以达“天人之际”的路径。
西方世界早期将世界理解为“土火水气”,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人文界定世界的精神渐渐生发。中世纪有神论和救赎理念深入人心,众生期待人神和解,重返伊甸。及至中世纪末期新教伦理的抗争,发现“奢侈”和思想解放与对上帝的信仰并不矛盾,更未导致上帝的惩罚,至文艺复兴后理性和自由理念一发不可收拾。神学的世界观也被科学的世界观彻底刷新,培根和笛卡尔创始的现代梦想,将“众生”带入了另一个境界。人类“祛魅”的自由勇气推倒了一切堡垒,外达太空火星,中至城市区域,微接上帝粒子,塑造了全新的众生世界。
其实,无论东方、西方抑或其他地域,众生世界都没有逃脱一个基本问题——人与时空,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类会在特定的时空认知中回答“关系”的意义,虽然答案各异。在涂尔干那里,时空被解读为“社会的构造物”,并通过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衔接,形成可沟通的观念。若放大“观念”的共性,世界一切学问,大至宇宙,微至无间,不管采用科学、哲学,还是宗教的办法,都是在寻求可以接受和沟通的“真理”,并在种种人生和社会的危机挑战面前,找到智慧的生存“化解”之道。这自然引出了两个问题:其一,求真,即是什么,为什么?其二,化解,即怎么想,怎么办?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地球地表空间、区域城市空间、建筑景观空间等一系列视觉直接可及的“中观”尺度上,人类求真与化解的能动性行为最为异彩纷呈。这些行为时刻影响着社会权利的分配和个人梦想的实现。人类也是在这一尺度上通过多元的规划手段,构筑了五彩斑斓的人类聚居文明。这更是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人居环境学科存在的价值根源。
有鉴于此,本丛书定名为“规划时空维度丛书”。我们期待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人居环境和城市学科为立足点,形成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围绕着人类聚居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及规划调控在引导人类聚居空间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两个核心问题,打破学科藩篱,鼓励另辟蹊径,激发学术探讨,汇聚直达内心的清泉,为更好地揭示人类聚居发展进程中的时空现象,引导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规划范式选择服务。这是我们从学科和职业的角度反思发展处境,照亮前行道路所需要的。本丛书希望成为学者、学生和广大专业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希望成为一般读者的普及性读物。我们要诚挚地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在一个功利和躁动的时代,各种支持探索的真心诚意都值得倍加珍惜。所以,我们欢迎学界同仁的指导,更感谢并勇于接受一切批评!
王金岩
序
空间规划及规划体系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我国城乡和区域健康协调发展的时代性命题。围绕该命题,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公共管理学界的学者,进行了很多探讨,形成了很多有建树的成果。
在我看来,任何“规划”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其中的时间是“有序”和“无限”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谁把握了时间的过程规律,谁抓住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谁就赢得了今天。与时间的“无限”绵延相比,空间则是相对“有限”的,若要再加上人类活动“无序”的干预,那就离灾难不远了。值得我们警觉的是,正处于急剧变革中的中国城市和乡村,恰恰存在空间发展和规划的无序情况——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各种主体功能区错位现象——都令人感到不安;一些地区重复建设严重,而另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却不配套;不同类型规划之间存在对接困难,以至于人们无所适从,只好反复地规划,不断地折腾,规划甚至被诟病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当下我国解决城乡发展矛盾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互动、同步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确立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发展思路,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城乡发展活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发挥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有相应的体制机制支撑,需要科学地统筹部署、提前规划、完善体系。摸着石头过河式的“边建设、边规划”的方法不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强干扰、快节奏的人类开发活动的需要,更会使我们的国土空间建设风险长存,甚至会造成巨大的不可逆性的遗憾。要科学发展,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规划”顶层设计,逐步形成健康、完善、有效的空间规划体系。这对于全面优化城乡和区域空间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和区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国涉及空间治理的“规划”比较多,且分属不同的部门: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发展和改革部门主导;城乡规划由住房与建设部门主导;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土资源部门主导;环境保护规划由环境保护部门主导;重要产业布局规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主导……这些规划,由于时间和空间定位上的差异,我们甚至无法说清到底哪一个是上位规划,对彼此的逻辑关系更欠缺法律共识。基于此,我国在地域实践方面,探索了省市县“多规合一”(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等)的策略,并使之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政策策略之一,省域空间规划探索也见到了效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对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治理模式和规划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成为了城乡规划、人文地理、公共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这对于我国全面构建“空间规划体系”,迎接“空间规划体系”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深远意义。同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也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全面深化改革领域“四梁八柱”性质。
王金岩的这部《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从规划基础理论研究层面积极回应了上述热点问题,可谓一矢中的。王金岩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这本书也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拓展和提升而成的。在这本书中,他立足于理论和实践思考,对空间规划体系的解析和研究思路较为新颖;他所提出的空间规划体系运行的原理和空间治理原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1年,初版书名为《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列入了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主编的《空间研究》丛书中。该书初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成为我国较早以“空间规划体系”为理论命题,探索“空间规划体系”科学模式和治理途径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与国家推动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进行空间治理的战略部署是完全合拍的。
若干年来,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与“规划”紧密相连。我长期主讲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一直从事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和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我主持完成了众多国内外纵横向规划研究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果;参与过国家和省域层面多种规划的讨论和评审,针对规划、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体系问题,的确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也需要进行归纳总结。王金岩满含热情,笔耕不辍,不唯书、不唯上,在基础理论探索方面大胆提出新观点,我读之欣然而望之弥切。理论探索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他根据最新发展形势,对原书框架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特别是运用中国传统治理哲学,将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全书融贯中西,行文生动活泼。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打在沙滩上。借此次再版,向他表示祝贺,也期待他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是为序。
吴殿廷 于北京师范大学
前言
本书原名为《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列入了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主编的《空间研究》丛书中,2011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以来,引起了城乡规划、人文地理、建筑学、公共管理、哲学社会等专业学者的关注。究其原因,“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在欧洲虽然不是新词汇,但是当时在我国还不流行,那时国内全面梳理各个国家和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及原理的著作也不算多。
在新形势下,“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全面深化改革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内容之一。围绕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筑空间规划体系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多规合一”为代表的空间规划体系制度探索,以“空间规划”编制为代表的规划技术操作,以“空间规划体系”为命题的学术争鸣,如雨后春笋般显现。结合最新的发展形势和理论探讨,对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书的修订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在原书出版后的五年间,读者们发现该书有些内容需要精简,而有些内容需要扩充,也有读者对原书的理论观点、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让我备受教益和鼓舞。考虑到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以及读者对宏观原理和表述细节的系列追问,我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第一,更清晰地界定了研究的命题和层次关系,深化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内涵论述。第1章,删除了一些繁琐的探讨,明确地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审视空间规划体系;第二个问题是谁在关注空间规划体系。特别是参考了最新的学术论著,重新整理了表述。第2章,在保持原书理论思辨特色的基础上,补充和调整了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论述,特别是结合了国家在空间规划体系方面的最新表述。在“内涵思辨”部分,将原书的“空间规划体系与制度”小节调整为“空间规划体系与治理”,这缘于“空间治理”问题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有必要论述清楚。
第二,对诸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审视上升到人居生态文明演化的高度。围绕着第3章内容的修订,首先补充了“概述”一节,指出空间规划体系是人类文明和地域治理的重要成果和体现形式之一,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是该地域文明进程和人居范式演化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不同地域论述诸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和治理特征。其次,在修订中结合诸国较新的空间规划理论和实践发展,对原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如在西欧区域部分,增补了对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简介。
第三,对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探讨追本溯源、针砭时弊,摆出了问题,整理了范畴。第4章对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当代实践,结合最新的发展实际进行了修订。特别是将新型城镇化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内容增补为当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的空间规划体系进行了深化,增补了澳门特区空间规划体系介绍。第5章结合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各地“多规合一”的实践,进行了全面修订,将原有的原则性论述删除了,深化了“时空”范畴审视部分的论述,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纳入到了空间发展背景的多维限定之中,整体内容更接地气。
第四,首次用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治理原理来考察当代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对本书第6章进行了全面重写。以对空间发展的辩证性思考为切入点,提出了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由总体理路和具体原理构成,思路方法根植于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治理原理,在分析西方现代线性思辨理路的基础上,揭示了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要走多中心治理的路径,进而对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的现实格局进行了重构和梳理。最后提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和健康空间治理的推进需要集体的认知觉醒和责任主体的作为。
正如我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对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的关注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哲学层面加以系统审视。正当本书修订接近尾声之时,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西方城市研究大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莅临中国,他访问了中国多所大学,因行程原因,以私人身份访问了山东大学。本人一直对他的“基于过程辩证法的生态社会主义政治学”很感兴趣,他关于“蜜蜂与建筑师”的隐喻更是对当代的空间乌托邦主义提出的极大质疑。回归生态世界而不是意识形态世界,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辩证视角对空间规划体系的话语体系重新进行转译和审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西方话语范式之下,他并没有给出破解乌托邦的最佳途径。而中国哲学范式,特别是易学哲学从辩证和生态的角度,对哈维的疑问早就有过系统的论述,并付诸各类政治社会实践,这对于重新发现空间关系之谜是观念和方法的回归。
第二件事情,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迈向绿色·简约的人类生活”。倡导建立以绿色、简约、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自身境遇,诸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社会冲突、城乡差异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倒逼出来的。纵观全球,国际、区域和城乡新秩序的形成,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压力之下,已经进入了同一个命运体之中。应对共同挑战的价值观应该被重新发现。基于绿色、简约、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寻找认知人居环境系统的原始生态内核。这缘于,人类在彷徨时会从传统中重拾智慧和力量。“始于生态”“包容发展”“主体联动”“权责共担”“绿色简约”等价值,应该成为空间治理走向“协和万邦”之路的重要思想价值。
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倡导生态、绿色、简约生活的今天,反思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的理路,深入到文化、历史与哲学的精微之处,是不得已而为之。本书有一个小小的企图,将中国和西方的思辨范式置于宏大的人居文化探讨之中,并加以综合诠释,回归空间治理的生态本源,服务于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再造。我希望得到读者的赞同。因此,我将书名改为《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治理》,将建构体系和空间治理纳入同等重要的位置,期望对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有所帮助。由于世界诸国的空间规划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会不断地更新调整,因此,建议读者可对照本书框架自行参考最新的政策表述,并验证本书的观点。
同时,本书除了面向专业人士和学者学生外,也试图拉近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因而在语言表达以及部分章节的撰写上注重了遣词造句和问题探讨的灵活性、趣味性。限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本书中的疏漏与谬误依然难免,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本次修订由本人完成,研究生于洋参与了部分章节内容的整理和修订,并绘制了部分图片。
在此,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教授,本书的内容框架和整体写作得到了吴老师的悉心指导,师恩永驻。感谢我的博士后导师山东大学的林忠军教授,林老师在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方面的指导和影响,极大地启发了本书的修订。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的梁江、孙晖教授,他们对美国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也是本书的写作基础之一。感谢东南大学的段进教授抬爱将原书纳入到《空间研究》丛书中,带来了难得的交流机会,段老师对原书后半部分的修订也给予了意见和建议。感谢山东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守信教授,他关于国家发展规划、“多规合一”等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为本书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感谢师姐浙江大学的曹康教授关于西方城市规划体系的先行研究,这些研究对本书产生了积极影响。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革丽教授对封面设计方案提出的指导和建议。
本书也要感谢南京大学的崔功豪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石楠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教授、梁进社教授、葛岳静教授、宋金平教授、张文新教授、朱青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岳平研究员,北京大学的李国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侯景新教授,山东大学的王洪军教授等学界前辈、专家的指导。感谢常旭、赵西军、谭家伦、袁俊、吴争铮、吴巧新、何龙娟、刘睿文、耿建忠、岳晓燕、姜晔、王瑜等同门博士,他们热情洋溢地参与了本书主题的探讨,尤其是同窗常旭、赵西军长期追踪该命题,对本书的撰写修订启发很大。
本书要特别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长期的支持,感谢城市工作室的徐步政老师、孙惠玉编辑多年来的理解和信任,是他们为我架设了一条学术探索之桥,也为广大的城市研究学者汇聚了创新之泉!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们,是他们的关爱、理解和支撑,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并成为家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金岩 2017年8月于山东大学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