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编辑推荐
该书是对国内城市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研究的有效探索,更是对当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建设模式及理念热潮的积极响应,有助于城市发展模式的生态引领、绿色转型。
该书沿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轨迹,聚焦城市内部空间——开放空间的结构转型与重构,探究其发展演变规律。这一有益的探索和跨学科的研究实践,必将推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利用加权Voronoi方法分析了开放空间的理论供给能力和实际供给水平,该方法在开放空间研究中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指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作者简介 邵大伟,1982年生,山东济南人,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州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标兵、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城乡绿地生态空间关系、绿地与居住空间耦合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中国园林》《规划师》《经济地理》《旅游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研教改等项目10余项。
3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1 绪论 1.1 开放空间的概念辨析△1.1.1 开放空间概念的发展/1.1.2 开放空间的界定/1.1.3 与开放空间相近的几个概念 1.2 背景和意义△1.2.1 研究背景/1.2.2 研究意义 1.3 目标与框架△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框架
2 开放空间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开放空间的研究综述△2.1.1 研究阶段划分/2.1.2 主要研究进展/2.1.3 相关理论 2.2 我国开放空间的研究综述△2.2.1 研究进程/2.2.2 主要研究进展/2.2.3 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开放空间研究述评
3 城市开放空间的缘起及演化概述 3.1 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3.1.1 以广场为中心的开放空间/3.1.2 自然生态观兴起的开放空间/3.1.3 重视自然并追求多元价值的开放空间 3.2 我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3.2.1 以自然或人工化山水为主的开放空间/3.2.2 近、现代混乱、迷失的城市开放空间/3.2.3 复苏、再繁荣的开放空间 3.3 小结
4 研究区域、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4.1 研究区域的选取△4.1.1 选取的依据/4.1.2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的来源、处理△4.2.1 数据资料来源/4.2.2 数据的处理 4.3 研究方法 4.4 技术路线图 4.5 小结
5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的现状解析 5.1 开放空间的分异特征△5.1.1 开放空间在老城区内外的分布分异/5.1.2 开放空间在行政区间的规模分异/5.1.3 开放空间在各街道的分异特征 5.2 开放空间的景观格局特征△5.2.1 公共绿地/5.2.2 附属绿地/5.2.3 生态防护绿地/5.2.4 生产绿地/5.2.5 水域/5.2.6 广场 5.3 基于交通成本的开放空间服务便捷性分析△5.3.1 不同出行方式的开放空间便捷性差异/5.3.2 开放空间便捷性的街道分异特征/5.3.3 开放空间便捷性的类型差异 5.4 基于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开放空间价值评价△5.4.1 研究模型的选择/5.4.2 数据处理/5.4.3 模型的假设与检验/5.4.4 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 6.1 开放空间规模、结构的动态变化 6.2 景观指数的变化△6.2.1 整体景观指数动态特征/6.2.2 不同类型开放空间的景观指数动态特征 6.3 基于ESDA的开放空间街道分布分异的演变特征△6.3.1 开放空间整体的演变特征/6.3.2 不同类型开放空间的演变特征 6.4 格局演变的方向、中心性分异特征△6.4.1 格局演变的整体空间分异/6.4.2 各类型格局演变的空间分异 6.5 开放空间服务便捷性的演变△6.5.1 开放空间服务便利性的整体格局演变特征/6.5.2 不同类型开放空间服务便利性格局的演变特征 6.6 开放空间内部格局演化的模式与路径△6.6.1 开放空间内部格局演化的模式/6.6.2 开放空间内部格局演化的路径 6.7 小结124
7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制 7.1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7.1.1 自然环境是开放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7.1.2 古都格局是开放空间的骨架/7.1.3 城市扩张是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引擎”/7.1.4 政策调控是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风向标” 7.2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7.2.1 开放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模型及解释/7.2.2 数据选取及处理/7.2.3 结果分析 7.3 小结
8 城市开放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控对策 8.1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8.1.1 开放空间的分布及各类型的比例均衡性较差/8.1.2 总量减少较快,生产用地和水域空间流失形势严峻/8.1.3 服务便利性差异较大/8.1.4 市民选择居住地时对开放空间的重视程度较低/8.1.5 开放空间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8.2 基于Voronoi算法的开放空间布局优化△8.2.1 Voronoi方法的引入/8.2.2 加权Voronoi方法在开放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应用/8.2.3 结果分析 8.3 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对策△8.3.1 现行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与借鉴/8.3.2 布局优化对策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4 相关文摘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如果从空间视角看某一个具体城市,一方面是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快速扩展蔓延,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转型与重构,探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是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课题。本书就是以典型城市南京为案例,聚焦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个方面——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主题,深入剖析城市内部以绿地为主的开放空间现状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优化途径。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城市开放空间既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核心要素。本书总体遵循了人文地理学“理论分析—格局—过程—机制”的逻辑思路,在系统梳理城市开放空间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借助遥感、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基础数据资料,集成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现状及其演变特征进行解构,并结合统计数据挖掘其影响因素及机制,利用建模方式开展布局优化及对策探讨。文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创新性。主要包括:
一是归纳提炼了三系六类开放空间分类体系,初步构建了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的基础。开放空间最初的定义较为简单,相当于城市实体空间—建筑的对立面,类似于城市“外部空间”的概念。开放空间概念提出以来,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针对开放空间的形态、属性、功能价值及人的主观感受等方面,陆续提出了与开放空间相关的概念,如绿色空间、公共空间、游憩空间等,不同概念之间有交叉、有重叠。至于开放空间具体包括哪几类用地,则众说纷纭。作者从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入手,依据我国制定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确立了三系六类开放空间分类体系:三系即绿地系统、水域系统和广场系统;六类即绿地系统划分为四类绿地,分别为公共绿地、附属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加上水域系统的水域用地和广场系统的广场(停车场)。三大系统对应三大空间,即绿地系统是绿色空间,水域系统是蓝色空间,广场系统是灰色空间。三系六类开放空间分类体系明确具体,与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系统做好了衔接和协调,为城市开放空间研究奠定了分析的基础。
二是揭示了我国城市开放空间演化的总体脉络。作者从南京市这个典型案例入手,通过解译1979年、1989年、2001年和2006年4期TM数据,获取了三系六类城市开放空间斑块面积,由此揭示了城市开放空间的演化特征。1979-2006年南京主城区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和广场的面积不断增加,而生产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减少,开放空间总量也呈现出减少的态势。开放空间的斑块数量、密度、平均斑块面积不断减少,斑块分布整体呈分散化,形状规则度在增加,受人为规划的影响加深,由“自构”向“被构”转型。一般而言,城市开放空间经历了以大尺度斑块逐步向外扩展阶段、内部小尺度斑块填充与大尺度斑块扩展并重阶段,以及“见缝插绿”与“破墙”共享的稳定改造提升阶段。但南京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古都格局、紫金山与玄武湖等大型开放空间的约束及优势也较为突出。这一演化过程的分析,既揭示了我国城市开放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指出了南京主城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历史人文要素约束,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
三是提炼了南京市城市开放空间优化的方向和路径。本书作者针对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的现状及演变过程中所存在的均衡性差、体系整体性弱、减少快速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加权Voronoi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了主城区内开放空间的理论供给能力和实际供给水平,得到城市开放空间存在严重不足区域、不足区域以及稍有不足区域,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用地调整、布局优化、人口疏散、强化环带建设、充分利用附属绿地等优化调控的对策。该分析方法在开放空间研究中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对指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书作者邵大伟为我指导的博士生。他在读博士研究生前一直从事风景园林专业,自攻读博士学位起,在我的指导下开始转向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尝试把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与风景园林研究结合起来,选取了熟悉且代表性较强的南京,开展以绿地为主体的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现在呈现的这部著作,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形成的,是作者在人文地理学与风景园林专业之间开展交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颇为欣慰。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对国内城市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研究的有效探索,是对当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建设模式及理念热潮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有益深化和拓展。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使读者系统认知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驱动机制,激发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的兴趣和更多的研讨。
是为序。
张小林 2017年3月
前言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不断被侵占,城市的生态空间、休闲游憩空间、公共活动场所等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被压缩压力。为满足市民环境、游憩等方面的需求,除保护好自然生态用地外,建设用地内部的公共绿地、附属绿地等空间类型的规模、布局,就显得尤为关键。生产用地、自然生态用地、公共绿地等空间形式恰恰是开放空间所包含的要素,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本书在界定开放空间内涵、明确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开放空间研究的阶段、主要研究方面及理论等进行综述,归纳开放空间研究的特点、不足及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构建研究基础,明确研究的方向,并对开放空间的演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国外开放空间以广场为中心,逐渐重视并增加城市中的自然要素,我国则形成了以“自然风水观”为内核的“山水城市”的开放空间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古都”“园林城市”“山水城林”等特点的南京市,也迎来了城市大规模的扩张。本书遂以南京主城区为典型案例地,借助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文献资料,集成GIS空间分析、圈层与等扇分析、ESDA方法、景观指数分析、结构方程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主城区开放空间2006年的现状和四个时段(1979年、1989年、2001年、2006年)的格局演变进行深入解析,并分析这种格局形成、演变的机制。
对城市开放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机制的研究,可以充实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研究基础,丰富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开放空间功能性不足的判断及开放空间缺乏区域的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以利用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对引导城市布局、优化空间结构给予有力的推动,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可根据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为有效缓解城市无限制蔓延的趋势,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本书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对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现状的解析表明,主城区开放空间以绿色空间为主体,开放空间及其不同类型在老城区内外、行政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形成了公共绿地的“一环四组团”、附属绿地的“一核四翼”、生态防护绿地的反“C”字形、生产绿地的“两集中”、水域的“h”形分布以及广场的“Y”形格局。分布差异和交通可达性的区域差异,导致服务便捷性的不均衡。市民在选择居住环境时,相比较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对开放空间的重视程度也较低。 对四个时间断面的分析表明,1979—2006年南京主城区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和广场的面积不断增加,而生产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减少,开放空间总量也呈现出减少的态势。景观指数分析也表明,开放空间的斑块数量、密度、平均斑块面积不断减少,斑块分布整体呈分散化,形状规则度在增加,受人为规划的影响加深,由“自构”向“被构”转型。开放空间各类型均表现出一定的演化模式、路径。这种规模、布局的变化,使得主城区市民利用开放空间的便捷程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早期老城区内部开放空间的便捷程度低,随着老城区内部公共绿地的增加,加之其外围生产绿地、水域的大幅减少,可达性较差的区域也有外移的趋势,但主城区的边缘区开放空间较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可达性水平一直较好。
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受到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国家或地方政策调整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与促进。而就演变推动力的分析来看,城市扩张力是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直接推动力,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是原始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提升力,交通、道路建设是重要的引导力,而社会需求也是开放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拉动力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格局的现状及演变过程中所存在的均衡性差、体系整体性弱、减少快速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加权Voronoi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用地调整、布局优化、人口疏散、强化环带建设、充分利用附属绿地等优化调控的对策。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借助RS、GIS以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和手段,对城市开放空间以及开放空间内部的格局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剖析,发展了城市内部空间的研究体系;(2) 利用加权Voronoi的方法,充分考虑开放空间面积、交通便利程度等条件的影响,为城市开放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开放空间是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交织的复合生态系统,尤其是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其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艰巨性。本书开展了一点尝试和探索,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限于作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足之处,也恳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前辈与同仁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本书是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研究、写作过程中参考、引用了相关领域众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虽然尽可能将直接引用的主要成果一一标注,但面对如此大量的文献资料和长时间的写作过程,难免有所疏漏,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真诚的歉意!
邵大伟 2017年2月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