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两个关键术语 1.4 本书章节安排 2 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理论 2.1 引言△2.1.1 英国创意产业概念演进/2.1.2 创意产业概念在全球的传播 2.2 术语阐述:关于创意产业的论争△2.2.1 创意产业概念源起及早期发展/2.2.2 关于创意产业的典型定义/2.2.3 关于创意产业所包含的产业门类的论争 2.3 培育创意产业:一种城市发展策略△2.3.1 创意产业的经济推进潜能和就业创造潜力/2.3.2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2.3.3 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带来的挑战 2.4 创意企业与创意工人在城市中的区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4.1 创意企业在城市中的区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4.2 创意工人在城市中的区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5 创意企业、创意工人、城市居民和城市政府相互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动△2.5.1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选择城市中心区——市场驱动的自发模式/2.5.2 与城市更新紧密关联的政策驱动模式/2.5.3 市场驱动与政策驱动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2.5.4 创意产业去中心化的趋势/2.5.5 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动 2.6 现有研究的四点不足及其改进方法△2.6.1 以“社会网络”的观点理解创意产业/2.6.2 研究创意企业的区位行为需区分不同门类及具体研究案例/2.6.3 探索“创意工人”的工作、生活特点以区别于“创意阶层”/ 2.6.4 以系统的观点审视企业、工人、市民、政府与城市土地空间的互动 2.7 小结
3 研究框架与数据分析方法 3.1 总体研究逻辑框架△3.1.1 文献研究与文件梳理阶段/3.1.2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阶段/3.1.3 模型建立与情景分析阶段 3.2 案例选择△3.2.1 案例城市选择/3.2.2 创意产业部类选择 3.3 数据收集△3.3.1 前期勘探/3.3.2 数据收集 3.4 数据分析△3.4.1 数据与研究问题的关系/3.4.2 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力计算 3.5 基于多主体建模△3.5.1 基本概念/3.5.2 建模的软件环境/3.5.3 区位效用函数 3.6 小结
4 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机制 4.1 案例南京的简介△4.1.1 案例基本情况与研究范围/4.1.2 人口分布与城市空间划分 4.2 创意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其区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4.2.1 创意企业的发展轨迹/4.2.2 创意企业的规模分布特征/4.2.3 创意企业的办公区位分布特征/4.2.4 影响创意企业办公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4.3 创意工人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其区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4.3.1 创意工人的年龄分布与教育背景/4.3.2 创意工人的收入水平、居住空间与工作空间/4.3.3 创意工人的居住区位分布特征/4.3.4 影响创意工人居住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4.4 城市居民与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互动关系△4.4.1 城市居民对开发居住地产的应对态度/4.4.2 城市居民对开发办公地产的应对态度 4.5 结论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框架△4.5.1 创意企业、创意工人以及城市居民所扮演的角色/4.5.2 城市政府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倡导者与引导者/4.5.3 四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4.6 小结
5 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基于多主体建模 5.1 引言 5.2 模型设计△5.2.1 互动机制框架的简化/5.2.2 模型环境/5.2.3 行为主体及其行为规则(Condition-Action Rules) 5.3 模型实现△5.3.1 模型的初始化/5.3.2 行为主体互动的动态模拟/5.3.3 模拟结果的呈现媒介 5.4 小结
6 模型有效性检验与情景分析 6.1 引言 6.2 内部有效性检验△6.2.1 检验地块的区位属性的正确性/6.2.2 检验行为主体属性与地块属性变动的正确性/6.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6.3 外部有效性检验△6.3.1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数量检验/6.3.2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属性检验/6.3.3 办公租金与住房租金的检验/6.3.4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的检验 6.4 情景分析△6.4.1 创意企业与创意工人的数量增长模式分析/6.4.2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空间分布模式的时空变动特征分析/6.4.3 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空间集聚的时空变动特征分析/6.4.4 办公租金与居住租金的时空变动特征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基本结论△7.1.1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7.1.2 动态互动框架及模型构建/7.1.3 模型有效性检验与情景分析 7.2 政策启示△7.2.1 根据决定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区位行为的影响因素投资城市基础设施/7.2.2 根据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空间布局特点安排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7.2.3 投资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加速创意企业和创意工人的空间集聚/7.2.4 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方案与政策有效周期 7.3 研究局限性△7.3.1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7.3.2 研究方法用于其他城市案例的限制性/7.3.3 政策启示的适用范围 7.4 前景展望△7.4.1 利用本书研究框架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7.4.2 整合基于多主体建模(ABM)技术与GIS系统/7.4.3 模型在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中的应用
附录 附录1 南京市界定的10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门类 附录2 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本土化理解 附录3 创意产业的产业门类界定:全球代表性观点比较 附录4 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市共同颁布的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分类统计标准(至中类) 附录5 南京3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园) 附录6 南京市创意产业的企业区位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7 南京市创意工人工作与居住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8 南京市市民与创意产业发展互动特征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中英术语对照 图表来源 后记
2 相关文摘
前言
创意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其发端于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的讨论,并与新媒体和新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创意产业包含的文化、经济和新媒体等多重属性,使得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创意能力、便利城市更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能。由此,培育创意产业成为世界范围内诸多城市和地区发展经济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这一趋势在“创意阶层”和“创意城市”等理论的推动下,更是方兴未艾。然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创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也必然需要大规模新的城市空间与之匹配。那么,创意产业将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决策者将提出如何的挑战即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书采用复杂系统的观点和基于多主体建模模拟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本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书研究对象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并就本书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创意产业和创意工人进行了简要辨析。第2章为理论梳理,主要探索创意企业办公区位选择、创意工人居住区位选择的相关理论,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其与城市居民、城市政府的互动理论。第3章为本书的方法阐述,主要包括研究框架、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以及基于多主体建模所涉及的区位效用函数。第4章以南京为案例,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就南京市创意企业的规模特征、办公区位行为特征以及创意工人的收入特征、居住特征等作出分析;并根据社会调查分析提出了创意企业、创意工人、城市政府、一般市民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互动理论框架。第5章以第4章的分析结论为基础,在基于多主体建模软件NetLogo环境下,建立了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模型(CID-USST模型)。第6章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并通过情景分析,就创意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动及政策启示作了详细分析。第7章是结论与讨论,对全书内容作了总结概括,对本书研究方法和结论的适用范围和前景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议题。
本书的写作基于刘合林博士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限制,本书难免有诸多不妥之处,也必然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方面,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同时,书中可能出现的学术错误,也应归于笔者本人。
刘合林 2017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