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录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 当代诗中的茨维塔耶娃洪子诚/001 论诗家语吕进/018 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吴思敬/033 当代女性主义诗歌论罗振亚/045 现代诗接受的辩证实现——接受心理机制、“共同体”前提及“哑铃”模式陈仲义/058 作为寓体的叙述: 从象征到寓言孙基林/075 草根性诗歌的“民间性”与“现代性”——兼谈中国新诗“小传统”的 形成及发展向天渊/085 现代汉诗语言探索途径及反思陈卫/095 技艺修正、经验转化与持续性写作——论新世纪诗歌的精神转型 和美学流变刘波/116 21世纪诗歌的想象视野卢桢/125 21世纪诗歌接受的“窘境”罗麒/134 中西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陈太胜/147 枯笔的审美心影——以书信为中心的讨论易彬/158 “汉语诗心”与“汉语诗性”散论沈奇/175 “现代汉诗”及其他子张/183 如何建立中国新诗认同——写在《中国新诗论坛论文集》的前面汪政/188 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吴投文/191 甘肃乡土诗的伦理变迁与道德取向王珂/204 汉语新诗的形式美学建设与林庚的探索江锡铨/222 关于新诗的多余的话——浅谈现代汉诗的文体边界及合法性子川/230 论汉语新诗命名的异质性——基于翻译的视角陈爱中/236 1990年代诗歌叙事诗学的“综合性”杨亮/248 抗战诗歌的正面书写及其复杂化——以臧克家的诗歌为例张立群/254 空洞与卖梦——昆南的现代诗风郑政恒/266 词语的镜像——读张枣的《镜中》钱文亮/278 另一种观照——评雪阳的《另一种生活》熊国华/281 在四月里如何谈论衰老——西川《一个人老了》解读李玫/285 从《从俗如流》看朱寿桐散文诗“汉语诗性”的追求傅天虹周映颐/302 诗人在诗人中间——1980年代汉语长诗写作兼及任白的几首长诗何平/311 渡也诗歌“私密空间”的诗学研究张娟/322 错失了的象征——论新诗抒情主体的审美选择傅元峰/333 韵律如何由“内”而“外”?——谈“内在韵律”理论的限度与出路问题李章斌/349 新口语写作: 智性与鲜活的融汇宋宝伟/365 新诗中的非诗因素——情感伦理、现实物象与合理化想象鄢冬/375 诗与歌词的界限以及现代汉诗的另种可能——以鲍勃·迪伦和莱纳德·科恩为例杨搏/381 意义的瞬间聚集——由长诗《信札》解读杨克的现代精神赵娜/392 昌耀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与现代性反思於璐/404 附录一: 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开幕式领导和嘉宾讲话录音王珂等/419 附录二: 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四位老专家“自由发言”录音王珂等/426 附录三: 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会议综述王珂/431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