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序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在佛家和道家的典籍中,山都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远离世俗的喧嚣,放下红尘的欲望,与白云清风为友,与日月星辰为伴,在这种环境里,人自然就容易洞悉天地的奥秘,得到生命的超脱。所谓“仙”者,即是傍山之人也。古往今来,传说中的高人和神仙们往往都是住在那些远离尘世的深山中。 在古人的眼中,山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山的厚重,然而这种厚重中却又氤氲着灵动缥缈;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山的灵动,然而这种灵动中却又蕴含着厚重沧桑。所以孔夫子说:“仁者乐山”。 可能是天性使然,也可能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远方的大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怀;垂髫之年,便和徐霞客一样,暗暗在心中蓄下了五岳之志:从五岳开始,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 六合八荒,华夏九州,天下名山者甚繁;然能名之为“岳”者却唯有其五,是谓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诚然,论自然风光,五岳不算最惊艳的;论海拔高度,五岳不算最伟岸的;论人文历史,五岳也不算最悠久的。然而俗话讲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在炎黄子孙的心里,这五座大山沉甸甸的分量永远是他山所无法比拟的,它们就好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一样,在我们的血脉中一代代延续着。 应缘撰文成书,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了以“五岳”为题。希望以此作管中窥豹的视点,展现云游路上的冰山一角。惟愿以文会友,结交天下志同道合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有一二读者阅之能会心一笑,已是足矣!
2.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