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提要
本书选择南昌作为案例城市,以单位大院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国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两者的形态关联性。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大院类型与形态解析;南昌单位大院空间缘起;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组织;单位大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单位大院更新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单位大院;明日的“单位大院”等。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城乡规划、建筑学和人文地理等研究的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规划管理者。
2.前言
三十余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堪称史无前例。时至今日,粗放式的开疆拓土正在转向多元目标下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品质内涵的提升。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视角看,在当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进程中,亟待加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形态建构和场所塑造。认知是创造的前提,形态建构和场所塑造首先要建立在对城市建成环境的机理认知的基础之上。这是本书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出版的基本背景。
“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单元,本是社会学领域的话题。而“单位大院”则是这种社会组织单元在物质空间上的反映。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单位”大致有百年历史,而“院”或者“大院”文化则由来已久,几乎伴随了中国城市建筑发展演变的大部分历程。本书所谓的“单位大院”一方面是现代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治理、资源配给、生产组织与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机制在空间上的投射,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映了传统的文化特征。“单位大院”在中国城镇空间现象中极为普遍,其广泛而深度地进入了城镇空间形态及场所环境的形成过程,并积淀为一种城镇空间形态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新一轮重构过程中,如何认识“单位大院”在城市形态中的角色及其影响,这对当下及未来的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再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单位大院本体的共时性类型解析和南昌单位大院历时性空间演变的梳理并行入题,进而依循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梯级,分别从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物质空间的形态结构与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与场所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关联性阐述。作为一种延伸性研究,作者随后讨论了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诸种互动状态及可能的策略。“空间—时间”和“层级—结构—类型”是驾驭本项研究的两个基本线索。就笔者有限的视野而言,本项研究或许可以说是探讨我国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关联机理的重要案例。不难看出,南昌的单位大院及其在城市格局及发展中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典型性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南昌单位大院”的现象及其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机理,本书所呈现的认知未必能有效覆盖其他城市,更高一级的认识尚需更多的城市案例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仅仅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一项阶段性案例成果。
华东交通大学建筑学学科的李晨老师于2009年至2016年期间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李晨是一位富有学术研究内在动力的青年学者,笔者有幸作为他的指导老师。在共同学习和工作的数年间,他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兴趣以及他对城市空间环境中各种复杂现象及其动因的敏锐感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加之他长期在南昌工作,随之有了以南昌为案例基地开展“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设想。事实上,研究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艰辛远非开题时所能料想。主要困难之一是缺少直接可用的一手资料,另一个更关键的疑问则是通过何种路径才能清晰地揭示和呈现“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李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调研现状及各类文献资料,其中许多资料出自他自己深入城市各个片区地段调研、搜集所获,也有结合教学所进行的测绘和分析整理,日积月累,基本做到了“资料翔实”;数年间,李晨频繁往返于南昌和南京两地,我们就研究中遭遇的各种疑惑展开研讨,研究架构不断调整,论文表述数易其稿,各类分析图解不断重绘。这项成果在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中得到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从学位论文到本书的成稿,又经历了多轮次的补充研究和改写。如今,这份成果终于到了可以公开接受学界和读者批评的时刻。
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借此机会向为该项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各位学者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参与相关调研和助研的同学的辛勤付出!本书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578123)、华东交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03417012)和华东交通大学教材(专著)基金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期待本书对推动我们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城市空间实践有所助益,同时也期待诸位方家的指正。 2018年6月30日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中大院
3.目录 绪论 0.1相关概念 0.1.1单位和单位大院相关概念 0.1.2城市空间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 0.1.3形态与城市形态 0.1.4关联性 0.2相关研究 0.2.1单位研究 0.2.2南昌城市形态研究 0.3关于本书 第一篇缘起篇 第一章单位大院类型与形态解析 1.1单位大院的功能类型 1.1.1办公型 1.1.2生产型 1.1.3教学型 1.1.4服务型 1.1.5生活型 1.2单位大院的分合类型 1.2.1整体型 1.2.2二分型 1.2.3多分型 1.2.4主从型 1.3单位大院的规模类型 1.4单位大院的分布类型 1.4.1规模与分布 1.4.2功能与分布 1.5单位大院的组合类型 1.6单位大院的区位类型 1.6.1单街型 1.6.2双街型 1.6.3多街型 1.6.4街区型 1.6.5尽端型 1.7单位大院形态解析 1.7.1边界 1.7.2功能构成与分区 1.7.3入口与交通组织 1.7.4空间结构 1.7.5绿地景观 1.7.6建筑肌理 1.7.7公共空间 1.8本章小结
00中国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目录00第二章南昌单位大院空间缘起 2.1阶段划分 2.1.11858—1949年 2.1.21949—1952年 2.1.31953—1957年 2.1.41958—1965年 2.1.51966—1976年 2.1.61977—1992年 2.2植入与融合(1858—1949.5) 2.2.1机构出现 2.2.2“单位”起源 2.2.3墙院转变 2.2.4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2.3利用与扩建(1949.6—1952) 2.3.1社会背景 2.3.2单位空间 2.3.3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2.4新建与推广(1953—1957) 2.4.1社会背景 2.4.2单位空间 2.4.3居住问题 2.4.4生活服务设施 2.5“跃进”与“调整”(1958—1965) 2.5.1社会背景 2.5.2单位空间 2.5.3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2.5.4围墙 2.6疏散与回流(1966—1976) 2.6.1社会背景 2.6.2单位空间 2.7填充与溢出(1977—1992) 2.7.1社会背景 2.7.2单位空间 2.7.3住宅与生活配套设施 2.7.4单位大院形态变化 2.8本章小结 第二篇关联篇 第三章宏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3.1南昌城市空间发展概况 3.2单位大院空间发展概况 3.31949年南昌城市空间与单位大院空间基础 3.3.1城市空间 3.3.2单位大院空间基础 3.41950—1965年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3.4.11949年之前始建的单位大院 3.4.21950—1957年始建的单位大院 3.4.31958—1965年始建的单位大院 3.4.4城市空间发展 3.51966—1976年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3.5.11966—1976年始建的单位大院 3.5.2城市空间发展 3.61977—1990年前后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3.6.11977年后始建的单位大院 3.6.2城市空间发展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组织 4.1路网格局 4.1.1老城层级格网型 4.1.2民国均质格网型 4.1.3民国主路补充型 4.1.4外围主路型 4.2斑块形态——城市形态单元类型 4.2.1街区与街区群 4.2.2单位大院 4.2.3单位大院与城市街区 4.2.4城中村 4.2.5其他斑块 4.3空间组织模式 4.3.1街道—街区型 4.3.2道路—大院型 4.3.3大院—大院型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微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 5.1城市公共空间的层级 5.2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 5.3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形态 5.4典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解析 5.4.1城市广场 5.4.2城市街道 5.4.3公共服务设施 5.5本章小结 第三篇更新篇 第六章单位大院更新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 6.1更新模式 6.1.1功能置换模式 6.1.2空间置换模式 6.1.3结构提升模式 6.1.4空间改造模式 6.2二次更新 6.3本章小结:瓦解与重构 第七章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单位大院 7.1规划道路与单位大院 7.1.1道路的选址与走向 7.1.2道路的性质 7.1.3规划与实施 7.2用地规划与单位大院 7.3空间格局与单位大院 7.4绿地建构与单位大院 7.5本章小结:机遇与困境 第八章明日的“单位大院” 8.1困境与选择 8.1.1老旧城区服务行业 8.1.2外迁单位 8.1.3新建单位 8.2需求与空间 8.3形态与类型 8.4今日的单位空间 8.4.1边界与大门 8.4.2规模、密度与容积 8.4.3功能与建筑 8.5明日的“单位大院” 第九章结论 9.1关联性结论 9.2理论启示 9.3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9.4可能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图表来源附录B参考地图来源附录C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