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1 绪论 1.1 郊区研究的新方向△1.1.1 中国郊区化发展趋势及其问题/1.1.2 郊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1.2 城市研究的行为论基础△1.2.1 关注动态与过程导向/1.2.2 关注城市生活与社会公平 1.3 郊区生活方式的研究框架△1.3.1 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1.3.2 生活方式与时空行为的关系解读/1.3.3 理论框架/1.3.4 生活方式类型的测度指标/1.3.5 研究特点
2 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方式 2.1 生活方式的概念 2.2 经典城市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理论△2.2.1 城市与城市生活方式/2.2.2 郊区与郊区生活方式 2.3 新城市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理论△2.3.1 “社会马赛克”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2.3.2 社会—空间互动视角下的生活方式 2.4 生活方式与行为△2.4.1 生活方式与越轨行为/2.4.2 生活方式与日常行为 2.5 小结
3 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 3.1 时空行为研究经典理论△3.1.1 行为主义地理学/3.1.2 时间地理学/3.1.3 活动分析法 3.2 时空行为研究的核心概念△3.2.1 时空路径/3.2.2 时空弹性/3.2.3 活动时空密度/3.2.4 活动空间 3.3 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理论探索△3.3.1 时间地理学: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的互动关系/3.3.2 活动分析法:生活方式与宏观背景、微观行为的关系 3.4 时空行为视角下的生活方式实践进展△3.4.1 应用行为指标测度生活方式/3.4.2 利用生活方式群体解读行为模式 3.5 小结△3.5.1 制约机制的实证分析需要加强/3.5.2 时空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是新趋势/3.5.3 生活方式测度需要增加活动因素
4 研究区域与调查方法 4.1 研究区域的选取△4.1.1 北京的郊区化过程/4.1.2 案例区域的选取 4.2 基于GPS的时空数据采集方法△4.2.1 日志调查问卷设计/4.2.2 基于GPS的时空轨迹采集/4.2.3 基于互联网的活动—移动信息采集/4.2.4 调查实施/4.2.5 数据管理 4.3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 4.4 核心变量及其测量
5 基于家庭类型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5.1 家庭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关系△5.1.1 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5.1.2 家庭类型与行为差异/5.1.3 家庭类型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5.2 家庭类型与时空弹性△5.2.1 不同类型活动的时空弹性/5.2.2 整日的时空弹性特征/5.2.3 时空弹性的一周差异特征/5.2.4 家庭结构对时空固定活动参与的影响 5.3 家庭类型与行为的时空间结构△5.3.1 整日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5.3.2 不同活动的持续时间特征 5.4 小结△5.4.1 生活方式的性别差异正在增加/5.4.2 家庭具有行为的自我协调机制
6 基于移动性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6.1 汽车所有权与生活方式的关系△6.1.1 城市汽车所有权增长趋势/6.1.2 汽车所有权与行为差异/6.1.3 汽车所有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6.2 汽车所有权与日常活动—移动行为△6.2.1 整日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6.2.2 活动地点的集聚特征/6.2.3 活动点的距家距离特征 6.3 汽车所有权与活动空间△6.3.1 活动空间特征/6.3.2 汽车所有权对活动空间的影响/6.3.3 汽车使用情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 6.4 汽车所有权与汽车出行距离△6.4.1 整日汽车出行距离影响因素/6.4.2 通勤汽车出行距离影响因素/6.4.3 非工作汽车出行影响因素 6.5 小结△6.5.1 汽车使用对提高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5.2 探索城市空间结构对汽车使用方式的影响
7 基于职住空间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 7.1 职住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关系△7.1.1 郊区化与职住分离/7.1.2 职住空间、建成环境与行为差异/7.1.3 职住空间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7.2 职住空间的双锚点模型 7.3 郊区居民的通勤特征 7.4 职住空间对通勤效率的影响△7.4.1 衡量指标/7.4.2 通勤效率的群体差异/7.4.3 模型分析 7.5 职住空间对工作日晚间非工作活动的影响△7.5.1 工作日晚间家外非工作活动的差异分析/7.5.2 职住空间对工作日晚间非工作活动参与的影响 7.6 小结△7.6.1 郊区居民的通勤圈具有多元化特征/7.6.2 郊区居民个体通勤效率较低
8 基于时空行为的生活方式类型研究 8.1 基于时空行为的生活方式类型划分△8.1.1 选取指标/8.1.2 因子分析/8.1.3 聚类分析 8.2 生活方式群体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8.2.1 家庭属性特征/8.2.2 个体属性特征/8.2.3 职住空间特征/8.2.4 社会经济特征小结 8.3 生活方式群体的活动—移动模式特征△8.3.1 时空路径/8.3.2 活动点密度/8.3.3 非工作活动时空分布特征/8.3.4 出行时间/8.3.5 活动—移动模式特征小结 8.4 小结△8.4.1 郊区空间的日常生活功能需要加强/8.4.2 城市空间对郊区居民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8.4.3 中国城市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具有独特性/8.4.4 生活方式差异提供了一个划分居民类型的视角
9 时空行为与郊区生活方式研究的未来 9.1 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研究创新△9.1.1 构建时空行为视角下的生活方式理论/9.1.2 分析生活方式的“空间—社会—技术”制约机制/9.1.3 探索生活方式郊区化的研究路径 9.2 日常行为与生活方式研究的展望△9.2.1 构建行为—空间互动理论体系/9.2.2 拓展空间公平研究的主题/9.2.3 深化主客观结合行为机制的分析/9.2.4 开展面向规划的行为预测研究
图表来源
2 相关文摘
总序
进入21世纪,地理流动性越来越成为塑造人—地关系的核心要素,物流、能量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的流动性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当信息化、全球化、机动化逐渐成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时,“变化的星球与变化的城市”就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与焦点。地理学长期关注不断变化的地球表层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其日益成为当今科学和社会的核心内容,一个地理学家的时代正在到来。
经过20世纪的几个重要转向,人文化和社会化已然成为当今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正在从人—地关系研究转向人—社会关系研究。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视角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转向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研究的总趋势从宏观描述性研究走向微观解释性研究以及模拟与评估研究。与此同时,地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可见,在以人为本及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学科发展整体转向的大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型。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个体研究正在成为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社会现象的关键所在。分析挖掘时空间行为本身的规律与特点及其对城市环境和决策制定的影响已成为当下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视角和热点问题。时空间行为决策与时空资源配置、日常活动空间、城市移动性、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环境暴露与健康、社会交往与社会网络、社会空间分异、移动信息行为等新的城市研究思路,正指向一个更加人本化、社会化、微观化以及时空整合的城市研究范式。可以说,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范式蔚然初现,并向地理信息科学、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社会学、健康与福利地理学、女性主义等领域跨界延伸,在交叉融合中不断拓展学科的研究边界与张力,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充实城市空间与规划研究的学科基础与理论建构。
以时间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为核心的时空间行为研究,注重现实物质性的本体论认识,突出对“区域与城市中的人”的理解,强调制约与决策的互动影响,通过时空间框架下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深化了“人、时间与空间”的认识,建构了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城市研究与规划应用的时空哲学和方法论。随着时空间行为数据采集、计算挖掘、三维可视化与时空模拟等理论与技术的不断革新,时空间行为研究在研究数据与方法、理论与应用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新的转向与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社会、经济、空间等的深刻变革。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中国城市空间正处在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组、郊区的形成与重构、社会空间的显现与极化、行为空间的扩展与隔离、信息空间的形成与异化等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热点。单位制度解体与快速城镇化等促进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移动性大大增强,并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交通拥堵、长距离通勤、生活空间隔离、高碳排放、空气污染、公共设施分配不平衡等城市病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居民各种空间行为的特征与趋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日常行为,建立重视居民个人生活质量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的当务之急。
中国正在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的城镇化与城市社会的建设、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力度、遏制环境污染等已成为发展的重点所在。城市发展逐步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扩张性的增量规划转为政策性的存量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政策性与社会性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面对转变城镇建设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公正、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城市研究与规划工作者应在考虑土地利用、设施布局、交通规划等物质性要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数据采集与挖掘,探索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规律与决策机制,提供实时性、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加强城市规划方案与居民行为响应的模拟评估。通过基于人的、动态的、精细化的时间政策与空间政策的调整,减缓对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制约,提高时空可达性,促进社会公正。通过城市时空间组织与规划、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规划、个人行为规划与家庭移动性规划等重新建构城市的日常生活,从而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表述。
2005年以来,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为主的学者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聚焦于人的行为的正面研究,企图建构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范式。该研究会每年举行一次研讨会,聚集了一批同领域敢于创新的年轻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领先性的学术成果,成为行为论方法研讨的重要学术平台。
本丛书是时空间行为研究及其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的又一重要支撑平台,力求反映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的前沿成果,通过系列出版形成该领域的强有力支撑。在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新框架下,将城市、空间、行为与规划等完美衔接与统合,其中城市是研究领域,空间是核心视角,行为是分析方法,规划是应用出口。
本丛书将是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的集大成,由时空间行为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行为空间研究和城市行为空间规划三大核心部分组成,集中体现中国城市时空间研究与规划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水平,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行为规划提供科学支撑。其理论目标在于创建中国城市研究的行为学派,其实践目标在于创立中国城市的行为规划。
柴彦威
序言
本书是塔娜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时空行为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的整理与提炼,该博士学位论文也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书面向中国城市郊区的发展,以时空行为与生活方式为视角,构建基于时空行为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理论,建立生活方式的测度指标,划分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类型,针对北京郊区开展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从而透视中国城市郊区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本书对于优化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塔娜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之后进入我的课题组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2013—2014年期间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一年。她在学习期间得到了系统的人文地理学科研训练,成长为一名独立科研的青年学者。她参与了我很多的科研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单位制度的演变及其空间与社会响应研究”(批准号:11AZD085)、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批准号:2012BAJ05B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的中美比较研究”(批准号:41228001)等项目的核心研究人员,在单位社区研究和时空行为研究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本书提出了基于时空行为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理论框架,理论基础扎实。塔娜博士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仔细研读了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专著,梳理了城市生活方式及其与城市社区变化之间的关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后,她进一步梳理了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中关于长期与短期行为关系的理论论述,并提出了将生命历程理论融入时间地理学研究的创新观点。这些成果比较系统地反映在了我们合作发表的一系列理论研究论文中,同时也构成了本书最初的创作初衷和理论雏形。
本书的实证部分是以北京市郊区上地—清河地区为案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上地—清河作为北京近郊的就业中心和居住组团,代表了高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城市郊区空间的典型,对这里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郊区的社会意义。本书建立了基于时空行为的生活方式测度指标,划分北京市郊区居民五种生活方式类型,拓展了传统上郊区研究的范畴,揭示了北京市郊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通过群体比较的视角,选取家庭结构、汽车所有权和职住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和地理背景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丰富了时空行为研究的分析维度。
塔娜博士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继续开展中国特大城市郊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研究,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城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居民时空行为与生活圈模拟研究——以上海市为例”,项目批准号:41601159)。她作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的成员,关注住房保障与社会公平问题,并以上海为基地开展时空行为相关的城市地理与生活圈规划研究,对于拓展中国城市研究行为学派的研究主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就职一年半即被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显示出极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与学术综合能力,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的青年骨干与学术带头人,我为此深感欣慰。
柴彦威 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
前言
中国城市郊区化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形成高度异质化的郊区社会空间,聚集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同时,郊区化带来的社会不平等、职住分离、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也日渐凸显。郊区空间能否承载多元化的社会空间增长需要、怎样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郊区研究的重点需要强调郊区化与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的关系,以实现提高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开始出现“行为转向”。以2003年召开的人文地理学术沙龙为标志,城市地理学进入了正面研究人类时空行为的新时期。一批中青年骨干学者学习和借鉴西方行为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微观和非汇总的角度探讨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研究范式,以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机制。2010年后,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学派逐渐兴起,并成为城市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学者们也对快速变化中的郊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已有研究从不同行为侧面对郊区空间与时空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得益于这些研究的启发,本书尝试从活动—移动系统的角度构建社会行为群体的分析,力图解读郊区空间与郊区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中国城市的长期实地调查与研究,本书认为在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原有的静态的居住空间研究与人口统计学的群体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理解郊区社会生活复杂性的需要,应当建立动态的社会行为群体的分析。通过社会行为群体的比较,能够有效透视中国城市郊区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经历的影响。作为博士论文的整理与提升,本书的结构内容包括理论梳理和实证论证两个主要部分。本书详尽阐述了社会学视角和时空行为视角下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进展,并由此建立了基于时空行为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理论框架。实证部分分别以社会关系、技术进步和地理背景为核心维度,分析家庭结构、汽车所有权和职住空间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展以小见大的定量分析。这些研究是笔者六年博士研究生学习的总结,也是下一步研究的起点。
笔者毕业后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开始书稿的整理工作,并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得到几点认识。第一,对居民整日时空行为模式的研究为理解城市生活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有效视角,应当加强日常生活的地理学研究。第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差异,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第三,社会转型的深入带来了精细化城市研究与城市管理的要求,时空行为研究能够为此提供支持。
本书在研究与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机构与人员的帮助。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柴彦威教授,他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对学科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都给予我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我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关美宝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与她的交流讨论对我的研究和本书的成文都有裨益。感谢我的师姐清华大学刘志林副教授的无私帮助与指导,她的学术热情和科学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其次感谢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本书的研究内容得到北京大学刘瑜教授、马修军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王冬根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同济大学王德教授,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刘云刚教授,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南京大学甄峰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等众多良师学者的宝贵建议。再次,感谢我的同门,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了本书主要数据的采集,我们共同完成了整个活动日志调查的设计、实施与录入。本书内容的形成也是在一次次与你们的讨论与合作中逐渐成型,感谢张艳(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刘天宝(辽宁师范大学讲师)、赵莹(中山大学副教授)、申悦(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等众多同门好友的帮助与支持,在此向你们一并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所提供的平台,感谢刘敏教授、徐建华教授、李响教授、叶超教授等对我教学与科研的无私指导,以及诸多优秀同仁的讨论与支持。本书的出版得到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孙惠玉编辑及其团队的悉心编辑与大力协助,在此特别感谢。
最后,对长期以来无私支持我的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是你们的爱支持着我求学之路与学术生涯,也是你们支持我完成本书的写作。
塔娜 2018年1月于上海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