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题旨
绷子床组
背棕绳的人 一张床引发的社区活动 走进绷子大叔 从铜人像到走街串巷 唐蔡社区的秘密 只有一个地方生产绷子床 神奇的“让电”制度 绷子床:连接老城区的纽带 三种尺度
汤婆子组
街道的共鸣:发现汤婆子 一块砖能干什么:打铜作坊 1 ︰1 视角 胡师傅的一天 祥兴店号传百年:胡师傅与老作坊的故事 徒弟教徒弟:历史和演变 布展
板车组
“我”的城市 “我”去工作 “我”和家族 “我”有装备 “我”想未来
照妖镜组
花楼街上的新参者 镜子位置暴露的信息 镜子的主人 意外的发现
生姜组
调研日记 微观尺度 中观尺度 宏观尺度
小龙虾组
花楼街的小龙虾 虾摊上的智慧 虾摊上的发现
邵大爷组
城市夹缝人的生存攻略 夹缝天地 邻里之间 线路策略 废品循环
我们的团队 致谢
2 相关文摘
总序
当今世界的千年未有之变,在于城市化。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城市时代,城 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工作一直保持高度关 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呼唤城市科学的全面发展。随着近年城乡规划工作主管部门从住建部 向自然资源部调整,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规划编制理念、规划管理权责等各方面正在全面转 型。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原有“城市扩张时代”则已经终结, 城市发展转向“以人为本”、内涵增长和面向“存量空间”的新标准和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建筑和设计工作的转变愈加凸显,表现诸多趋势。如综合化: 从“两规合一”、“多规合一”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当前国家空间规划不断强调规划的 统筹、综合与协调作用,迫切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撑。数字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数字化和 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筑和设计的重要内容。生态化:中央将空间规划改革纳入 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规划设计由传统的“先图后底”向“先底后图”转变,保护自然资 源要素,促进人居环境优化提质成为主要目标。制度化:传统物质空间规划正在进一步向公 共政策转型。而在空间规划体系的历史重大变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深入推动全域、全要 素国土空间治理的要求,规划不仅要勾画未来“美好蓝图”,更要致力于具体实施政策的落实。
作为结果,规划设计的“供给侧”同样进入重大变革期。传统的基于建筑学、以物质空 间设计为主的规划设计手段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全新的、融合信息技术、管理学、生态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渗透、多技术交叉的新规划、新建筑和新设计,所谓“大设计”的时代由此到来。 单一的物质空间设计已经无法支撑更加复杂的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建设乃至“面向人的需求” 的设计需要,新时代的城市设计学科正在与信息技术、遥感、计算机、管理、政治、生态等 多学科深度融合。特别是近些年基于稠密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新领域的规 划、建筑、设计应用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全新成果,带来设计水平的大幅提升,“大设计” 的研究范式已经出现。
高校开展科研工作,根本任务在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适合 中国国情的大设计学科体系,需要推动实现空间、社会、经济、技术的有机融合,引导城市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武汉大学拥有非常综合化的学科设置,具有突出的交叉学科优势, 尤其在遥感、GIS、地理、大数据等方面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抓住学科变革的历史机 遇,大力发展复合型、特色化的“大设计”学科群成为当务之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拥 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计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景观与 公共艺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计六个硕士点。其中,城乡规划、 建筑学专业本、硕两个层次于 2008 年、2012 年、2018 年三次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城乡规 划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985 工程”建设学科,在综合应用 GIS、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 术辅助城市规划方面,受到同行高度认可;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教学实验示范 中心;人居环境数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级研究平台。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40 余人,其中 教授近 30 人,学院在读本、硕、博学生规模近 1200 人。依托武汉大学齐全的学科门类和深 厚的人文底蕴,历经近 40 年艰苦卓越的学科建设,学院逐步形成了人文化、数字化、国际化 和创意产业化的“四化”研究特色。近年来,学院突出城乡规划学和测绘学、信息技术学以 及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围绕国家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业界认可的学科特色。 学院培养了大量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这套丛书的出版,目的在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围绕“大设计”这一主题的规划、 建筑、艺术等多维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范式创新,全面综合地展现近些年武汉大学和武汉大 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大设计”方向长期、系统、全面的工作积累。面向城市发展所涉及的多 学科交叉融合,面对诸多新兴前沿领域,尤其面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学院城乡 规划学、建筑学、设计学等学科的教师合力组织编写完成了这套丛书,以此总结和推广城市 研究、设计研究的最新前沿理论与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服务于中国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 展。丛书主题涉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大设计”各维度,如城市治理、城市老龄化、城市生态、 半城市化、城市人、规划评估、数字规划设计、民族地区聚落建筑、设计思维、生活空间、 产品设计等,强调全球视野和地域性特色的结合,突出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希望丛书能为 业界和学界同仁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与借鉴。
感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师生员工对于此次出版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王炎松、 童乔慧、魏伟、牛强、蒲向军、谢波、罗巧灵、郭炎、邓俊、焦洪赞、胡晓青、楚东晓、周 燕等教授和青年教师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作为综合性高校的规划设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学 院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来自评价体制的)“价值错位”和考核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希望这套 丛书能为学院青年教师们记录下辛苦劳作的点点滴滴,铭记一段奋斗岁月。最后,特别感谢 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孙惠玉编辑对这套丛书的运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李志刚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19 年 1 月
前言
本书呈现了 2015 年暑期在武汉大学举办的“规划的混乱”Mapping 工作坊的成果。作 为何志森老师在中国各大建筑院校发起的一系列工作坊之一,该工作坊旨在以 Mapping 的方 式观察、记录和发掘武汉花楼街及周边区域的居民对日常空间的使用。该活动吸引了来自武 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50 多名学生和若干志愿者的参与。工作坊作品曾以展览的形式在武汉大 学城市设计学院和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更为全面、详尽 地记录和展示同学们在此次工作坊中的学习、发现和感悟。
本工作坊所采取的 Mapping 的调研方法有异于传统的场地调查。传统的场地调查通常是 设计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到一个指定的场地去记录场地所有现存的物理元素(比如建筑物、 地形地势、植被、道路、水系、景观元素和其他一些肉眼可看见的场地条件),然后把这些 信息变成一系列静止的场地分析图表(Map)。这个类型的 Map 其实就是场地现有或可见元 素的一个汇总。它没有能力反映和记录场地内发生的故事、不同时间段中人的活动和个人的 空间经历,也与最后的设计成果没有太大的关联。作为一种客观的表现手法,Map 忽视了场 地中隐藏的关系,因而时常想当然地抹去了场地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人的尺度上,这种调 查和表现手法无法对一个场地或空间如何能以在不同方式被人使用、协商、即兴创作甚至“非 法”占用进行思考,进而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空间策略。
与客观描述场地现有元素不同的是,Mapping 是一个连续观察和发现的过程,探索的是 人在空间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它也是一个发掘场地的隐藏特征并真实呈现我们所居住的日常 生活空间的过程。它记录了设计师在一个或多个不同场地内如何发现或者创造各种离散元素 之间隐藏的关系,然后把这些关系带到设计中,最终产生更为人性、包容和灵活的空间形式。 并且,与自上而下主导的 Map 不一样的是,自下而上 Mapping 的过程经常是在人的尺度上 操作完成的。换言之,Map 上的元素是可见的、固定的、永久的、静态的。而 Mapping 的 元素是不可见的、波动的、暂时的、动态的,是一种关系或一个系统——Mapping 是在 Map 的基础上挖掘 Map 上看不到的东西。
当然,Mapping 不只是一个带有探索性的表现手法,也是一个记录、推导、重组和创作 的过程。它是一种带有独特议程的创造性行为,一种可操控和有效的设计驱动力。它更强调
的是一个从“看见”和“注意到”到发现和介入的过程的形成。这给设计师提供了一种通过 层层挖掘场地复杂性和丰富性来理解场地真实特性的方式。因此,Mapping 也是设计过程中 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部分——它很好地把分析式思考和设计创意放到了一起。
此次工作坊的考察区域位于武汉市汉口花楼街。花楼街是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之一。 清朝末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花楼街地处汉口华界与租界的交界,是商业兴盛、人口稠 密的地带。清代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将花楼街旧景描绘为“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 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本地作家池莉也曾在小说《不谈爱情》中写道: “武汉人谁都知道汉口有条花楼街。从前它曾粉香脂浓,莺歌燕舞,是汉口繁华的标志。如 今朱栏已旧,红颜已老,那瓦房之间深深的小巷里到处生长着青苔。无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 花楼街始终弥漫着一种破落气氛,流露出一种不知羞耻的风骚劲儿。”直到今天,这里依然 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人声鼎沸,别具市井风情。和众多老街区的命运一样,花楼街自 1992 年以来开始了更新换代的步伐,高层商业办公楼和住宅建筑正逐步替代老街区。所幸的是, 这里还保留了一部分原汁原味的汉口老街道。如今这里看似混乱,却每日上演着生机勃勃而 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剧。正所谓:“规划以外自有天地,混乱之中才是生活。”同学们也感言, 当他们放下书本,真正走进这些街巷之时,方才发现薄薄的图纸背后生活的厚度。
在本工作坊中,前期的参与式跟踪观察,中期的头脑风暴、思维导图训练以及后期的制作、 布展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包含了对学生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 力和动手能力等几方面的训练。希望这种训练能够重新激活学生们上述本应具备却通常缺失 的基本能力,从而成为传统的建筑学院派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本工作坊的意义同样在于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以观察、理解和思考我们的城 市空间和生活,并传递一种向平凡生活学习的价值观。我们希望让这些长期居住在象牙塔里 的中国未来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们抛开冰冷的电脑,卸下所谓的知识,走出校园, 去了解最真实的生活,去关注最平凡的人群和他们背后的故事。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会 更加人性、更为包容、更接地气。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服务于各阶层人群的,有 责任、有良心的公民设计师。
在这次活动中,武汉花楼街的居委会和居民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华中科技大学的 汪原、万谦老师,以及武汉大学的张翰卿、张霞、舒阳和郑静老师作为嘉宾对同学们的作品 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次工作坊时间较短,同学们的成果中不乏观察欠细致、思考欠深入或表达欠清晰 之处,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浅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何志森 张点 胡晓青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