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土地焦虑 第一节 全拆全建的旧村改造模式引发深刻矛盾 第二节 “零增地”政策遭遇重重困难
第二章 节地探索 第一节 向空中发展 第二节 “居住上山” 第三节 “全高层”和“功能分区”试点△一、 田畈村全高层试点/二、 月白塘村功能分区试点/三、 田畈村和月白塘村试点的启示
第三章 跳出红线 第一节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从村庄实际出发 第二节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坚持融合发展理念 第三节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围绕产业发展展开 第四节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中心 第五节 村庄建设规划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一、 上溪镇溪华村村庄建设规划/二、 《义亭镇缸窑村文化古村建设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三、 跳出“红线”天地宽
第四章 模式调整 第一节 “异地奔小康”模式 第二节 农民意愿调查 第三节 山区村庄的优势与问题△一、 资源丰富是山区村庄的巨大优势/二、 “银发社会”的困境 第四节 模式调整
第五章 村庄群 第一节 一个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 产业带与村庄群△一、 村庄群——产业带空间中的新型经济文化共同体/二、 村庄群具有多方面优势 第三节 村庄群规划建设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2 相关文摘
总序
编写这套丛书,我们的主旨在于总结、介绍义乌经验,讲述义乌故事。
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可以从各式各样的文化背景、发展理论出发。最常见的情况是从传统发展方式(或称工业文明发展方式)出发,用传统发展方式的理论和标准体系来套义乌实际,这样做省心又省事。然而,问题在于:义乌的发展奇迹并不是按照传统发展方式创造出来的。义乌的发展奇迹是义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年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方式创造出来的典型,而不是传统发展方式指导下的以物为本的案例。总结义乌经验,必须从义乌实际出发,不能张冠李戴。
历史上有很多精彩的战例,比如围魏救赵、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通过这些战例,人们可以对孙子兵法等军事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发展方式也需要“战例”。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必须总结各地的好经验,比如义乌奇迹、华西村经验、永联村经验、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经验、东阳花园村经验等,汇成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战例库”。经济学家、理论工作者应该从中总结、提炼出一整套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衡量我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否则,一面说践行科学发展观,一面又只有别人的案例、只有以物为本的评价体系,只能用以物为本的评价体系来套我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这种扭曲与脱节的现象于我们伟大的事业十分不利。
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总结经验也好,形成评价体系也好,都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从人民的实践中总结、创建。
这套丛书,主要是讲事实,讲义乌人民创造发展奇迹的实实在在的事。我们选取了几个不同的角度,即“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角度、历史文化的角度、美丽乡村建设的角度、城市发展的角度和工业发展的角度等等,希望能立体地、全面地展现义乌人民的精神、智慧和他们的业绩、经验。
事情要靠人来做,人民需要自己的带头人。2018年1月11日,《浙江日报》刊载长篇通讯《功成不必在我福祉留于百姓——记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义乌老干部谢高华》,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新时代呼唤更多“谢高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以整版篇幅刊发长篇通讯《离开义乌30多年,这位退休厅官为何有这么好口碑》,发布不到10个小时,新华社公众号平台点击阅读量就超过了100万次。金华和义乌的报刊,随之连篇发表报道谢高华先进事迹的文章。由此,总结义乌经验、讲好义乌故事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突出特点将是以人为本。
牛建农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从农民建房到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个发展阶段,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扩展,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村庄规划、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也在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掀开了我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赋予了乡村建设全新的意义。从实现中国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局出发,乡村建设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任务、地位和考核标准,乡村建设的理论、方法、路径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与探索。
村庄是乡村空间中人和产业集聚的节点。村庄建设是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农民建房(一家一户的农居建设)一直是村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的村庄建设进入了以规划为龙头、以村庄为单位的新的发展阶段。20年来,村庄建设规划从无到有,从村庄平面测量起步,借鉴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方法,探索前行,完成了巨大的工作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传统的村庄建设活动向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建设转型。这种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不同类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新的认识、理念、理论和方法,是必做的功课。
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端的义乌,原本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县。自1977年始,义乌农民以村庄为依托办厂、经商,点燃了乡村工业化和商贸业发展的星星之火。这其中,义乌农村传统的“鸡毛换糖”产业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鸡毛换糖”活动的货郎们,挑着担子,把义乌农民生产的红糖制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销售到了邻近的江苏、江西、安徽诸省的广大农村。1982年,义乌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对农民通过经商、办厂增加收入给予高度肯定,并形成了“义乌农民有经商传统,农民中的经商能人、能工巧匠是义乌最大的优势”的共识,为义乌开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奠定了思想基础。1982年9月,义乌县城开放了小商品市场,上千农民成为市场经营主体。这一具有历史性、决定性意义的改革举措和随后出台的以允许农民经商、务工、办厂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允许”政策,在计划经济的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开辟了义乌市场经济改革的新天地,乡村中被封堵已久的巨大生产力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在“兴商建市”战略的指引下,以农民为绝对主体的义乌人民,以高涨的热情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创业、创新,开创了工商融合、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义乌经济社会奇迹般的持续快速发展。1982年,义乌粮食产量达到破天荒的30.12万吨,较上年增长近20%;1985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6亿元,是1981年开放小商品市场前的2.53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建房出现高潮,人均占房面积迅速扩大。据1987年《义乌县志》提供的数据:1949年,义乌全县农村房屋面积共534.3万平方米,人均占房面积 16.2平方米;1977年, 全县农村房屋面积共873.1万平方米,人均占房面积 16.1平方米;1984年, 全县农村房屋面积共1 166.3万平方米,人均占房面积19.88平方米,比1949年、1977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政府推动的以清理垃圾、改善村庄卫生状况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治理,拉开了义乌新农村建设的序幕。1999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大陈二村新村建设,标志着以村庄为单位的义乌村庄建设新纪元的到来。
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义乌的村庄建设突飞猛进,其成就成为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义乌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和《义乌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全市800个行政村,按照各自不同的基础条件,从“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和环境优化”(义乌人将此称为“小五化”)五个方面入手,采取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村庄整理、下山脱贫四种方式,分类、分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2003年,已经发展为国际商贸名城的义乌,出台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同一年,浙江省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把义乌建设成为以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国际性小商品研发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为支撑的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统筹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分区分步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力争通过近20年努力,使义乌整个市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文明生活”。《纲要》指出,城乡一体化行动“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融合”,实施《纲要》,就是要 “将义乌1 105平方千米市域进行整体性、一次性的规划,整合人口和产业布局,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根据《纲要》提出的构想,《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03年编制完成。这是全国第一个市域(县级市)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规划》将整个市域划分为四个区,即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规划》引入社区的概念,将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规划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内的村庄,规划为农村新社区。全市共划分为289个社区,其中城市型社区196个,城郊型农村新社区93个。
在此后多年的实践中,义乌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和“异地奔小康”三种模式。旧村改造,是一种整村统一规划、全拆全建的建设模式;村庄整治,是依托村庄原有基础与空间形态,逐步进行全面整理与必要新建的建设模式;“异地奔小康”,是将偏远山区村庄的居民搬迁下山,择地新建,并将其原山区村庄拆除,对其原建设用地进行复垦。
在21世纪最初的10余年里,全拆全建的旧村改造模式快速推进,成为义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模式。据2012年的统计,全市有200个以上的村庄实施了旧村改造,建成了整齐划一的小洋楼新村(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城中村或园中村、镇中村)。与此同时,全市其他的村庄,都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而“异地奔小康”模式,则在深入调研之后,尊重农民意愿,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人多地少和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的义乌,建设用地资源和耕地资源显得特别珍贵。深受人们喜爱的旧村改造模式,很快就因其新村建设用地严重超标的问题引发了土地焦虑,“管住”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许多控制性政策,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节地探索,始终未能获得实质性的成果。
2008年,义乌被确定为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义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高低要结合,功能要分区,环境要改善,土地要节约,利益要保障”的村庄建设要求和针对城中村、园中村、近郊村、远郊村等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建设方式的思路。田畈村和月白塘村两个试点获得成功。月白塘村的做法是,将政府批准的村庄建设用地的1/3用来建多层公寓楼,安排本村村民居住;将其余2/3的建设用地用来建设高层住宅楼和标准厂房,用以出租,使全村村民获得稳定、可观的租金收入。这一试点,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一家一户建房的传统,创新了村庄建设方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月白塘村为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划定建设用地红线,是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然而,在许多时候,红线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只在红线内规划和建设房屋、道路成为普遍现象。义乌的规划师,在“跳出红线”,放眼村庄全域,充分调动、优化配置村庄的山水湖林田草等物质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索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在探索中快速前行的义乌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人们逐渐认识到:从统筹发展和融合发展的高度看,无论农民建房还是以村庄为单位的村庄规划、建设,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都是在“天、人、产业、历史文化、城市、村庄”这六大要素的互动中展开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村庄建设与“天、人、产业、历史文化、城市”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地开展村庄规划、建设活动的前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天、人、产业、历史文化、城市”这五大要素与村庄建设之间,同样是一种“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
村庄建设是在自然环境中展开的。“天”为村庄提供环境和资源,但“天”也制约着村庄。村庄规划不应该“画地为牢”,将自己关闭在村庄建成区或村庄建设用地红线内,而应该走向田野,放眼村庄全域乃至更为广阔的空间,谋划包括山水林田、光热水气等一切资源的优化配置;村庄规划、建设必须顺天而为,在开发与利用中改善资源条件,改进人与资源结合的方式,实现村庄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是村庄的主人。人聚则村生,人去则村空。人是决定村庄建设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所有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中人的振兴,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农民的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所以,乡村建设必须将关注的重点落实在人的身上。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多个主体中,农民是第一主体,农民既是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规划、建设活动中的行为主体。村庄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农民发展的需求。同为村庄规划建设主体的政府和规划师,应该坚守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而不应越俎代庖。
产业是村庄的活力之源。产业的发展是人生存、集聚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业兴而村旺,无业则无村。人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塑造人。产业的发展是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主导产业及其特点、发展水平对村庄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极为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决定空间;村庄物质空间是村民和产业的“容器”。村庄是集生产与生活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经济体,而不是单一功能的居住地。不能把城市小区的规划思维与方法硬搬到村庄规划中来。村庄的物质空间建设规划必须适应村民发展的需求,而村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的。“乐业”方能“安居”,村庄必须宜居又宜业。
村庄建设是在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展开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村庄宝贵的资源,同时也“隐含”着村庄空间发展的逻辑:村庄建设规划应该将物质空间建设过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结合起来。今天的建设活动只是村庄发展长河中的一小段河道,河流还会向前,会面对子孙后代的品评。尊重村庄发展的历史,传承文脉、彰显人文、创新发展是村庄规划、建设的正道。
村庄建设是在城镇—村庄体系中展开的。城市与村庄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推进,作为乡村的代表,村庄与城镇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村庄与城镇互促互动的力度会不断增强,城乡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村庄建设规划应胸怀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局,调动城乡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要素,适应城乡人民和城乡市场需求的变化。
以“天、人、产业、历史文化、城市、村庄”这六大要素构成一个研究框架,回首审视义乌村庄建设发展的历程,深入总结义乌村庄建设的经验,为即将展开的乡村振兴大局中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近年来,在义乌乡村发展和村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动向:在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新的产业组合方式和新的劳动者组织方式,正在突破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正在突破单一物质空间建设的村庄建设理论、方法的桎梏,正在突破以村庄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以产业为纽带的、由相邻若干个村庄组成的村庄群。村庄群这样一种全新的人口、产业集聚方式,虽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已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我国乡村空间网络中,将不再只有村庄这样一种节点,而是村庄和村庄群两种节点并存的格局。村庄群的规划、建设将成为未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村庄建设也将步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基于这样的预期,本书对村庄群的发展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村庄群的规划、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