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江南乡村景观的存续现状△1.1.1 江南乡村聚落面临的时代背景/1.1.2 江南乡村聚落景观面临的问题 1.2 江南乡村景观的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1.3.1 景观/1.3.2 乡村/1.3.3 乡村性/1.3.4 乡村景观/1.3.5 聚落和乡村聚落/1.3.6 古村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1.4 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手段
2 乡村景观评价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2.1.1 国外乡村景观评价研究/2.1.2 国内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2.2 3S技术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应用△2.2.1 遥感——景观数据收集的主要手段/2.2.2 地理信息系统在乡村景观量化研究中的应用/2.2.3 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调研中的应用/2.2.4 3S集成系统在乡村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2.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的对比
3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研究述评 3.1 聚落空间 3.2 旅游资源 3.3 景观格局 3.4 聚落文化景观 3.5 人居环境 3.6 聚落景观特色保护 3.7 总结与展望
4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形成与演进研究 4.1 江南范围的界定 4.2 自然要素△4.2.1 地形、地貌/4.2.2 水网、水源/4.2.3 气候条件 4.3 人文要素△4.3.1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4.3.2 聚落的发展
5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总体特征分析 5.1 研究的逻辑及理论△5.1.1 江南乡村景观特征的认知逻辑与原则/5.1.2 景观格局和结构的理论 5.2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5.2.1 自然环境/5.2.2 聚落空间/5.2.3 传统文化,受自然限制、顺应自然 5.3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特征总结△5.3.1 自然条件特征/5.3.2 生产生活模式/5.3.3 聚落功能/5.3.4 空间模式/5.3.5 乡土文化
6 以吴中区为例的江南乡村景观变迁研究 6.1 吴中区概况△6.1.1 自然资源/6.1.2 地域文化/6.1.3 风景资源 6.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分析△6.2.1 景观类型转移模式分析/6.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6.2.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6.2.4 结论与讨论 6.3 吴中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6.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其意义/6.3.2 区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分析/6.3.3 不同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4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影响及动力分析 6.5 以西山景区为例的乡村景观变迁影响因素分析△6.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6.5.2 研究方法/6.5.3 结果与分析
7 基于3S技术的吴中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 7.1 研究区概况△7.1.1 自然条件/7.1.2 行政沿革/7.1.3 人口与经济概况/7.1.4 西山景区古村落概况 7.2 方法概述△7.2.1 ArcGIS平台的应用/7.2.2 层次分析法 7.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7.3.1 构建思路/7.3.2 评价目标/7.3.3 评价框架/7.3.4 权重的确定/7.3.5 单项指标赋值方法 7.4 项目评价分析△7.4.1 西山景区乡村景观质量评价/7.4.2 西山景区乡村景观保护与开发评价/7.4.3 综合评价 7.5 评价结论
8 总结 8.1 江南地区乡村景观变迁规律与评价总结 8.2 本书的创新点 8.3 本书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2 相关文摘
总序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山水组合见长,具有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湖光山色与镶嵌在山水环境中的村落所构成的田园风光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所在。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大大小小的古镇、古村中,有甪直、木渎、东山 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金庭(西山)、光福 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明月湾、陆巷、东村、杨湾村、三山村 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东山镇有杨湾古村、翁巷古村、陆巷古村、三山古村 4个古村,金庭(西山)镇有明月湾古村、东村古村、植里古村、涵村古村、堂里古村、甪里古村、东西蔡古村、后埠古村 8个古村。
村落近年来成为旅游、观光等乡村开发活动蓬勃发展的热点。随着古村旅游的升温,快速增长的经济、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急剧增加的游客数量,使得环太湖地区所剩不多的有江南韵味的古村正在面临着再次被破坏的危险:其一,盲目新建仿古建筑,甚至是与古村落风格不相符合的建筑,破坏了整个古村原来的格调与特色;其二,旅游活动的开发一方面使修缮房屋、整治街道加快、加强,另一方面却破坏了村落原有的居住环境。这些均迫使学界不得不对此类村落的命运给予重视。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有别于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它兼具农业生产景观、农耕生活景观、地域山水景观、历史遗存景观、风土文化景观以及旅游服务景观的特点,它既包括建筑、巷道、交通、栽培植物、驯化动物、服饰、人物等有形的元素,也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无形的元素;它既是一个空间单元,也是一个社会单元。我们既要使这些传统村落得到保护与发展,又要使其不会在保护与发展中失去传统特色与文化价值;既要保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又要为村落的发展寻找出路,改善和提高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 3 S技术的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村落景观特色研究”(编号 31270746)的支持,我们团队将“乡村景观特色研究”作为丛书主题,利用 3 S[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选取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太湖风景名胜区及其村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陆续出版系列成果。该系列成果不仅可以完善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体系,而且可以为风景名胜区中的村落发展提供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
唐晓岚 2019年9月
前言
植根于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乡村景观,蕴含着朴素的人地关系和生态理念,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特殊资源。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存。江南地区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文底蕴深厚,其乡村“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风貌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近年来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村镇企业的转型和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江南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开发面临着环境污染、特色缺失及人口流失等问题。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为传统聚落景观特色保护和开发提供方向。研究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探索传统聚落开发和保护模式,对解决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和传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第一部分(第 1—5章)对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进行理论性描述与总结。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分析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景观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景观格局、人文要素及聚落形态三个方面探讨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生长机制。
第二部分(第 6章)运用 3 S(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探讨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变迁。选取苏州市吴中区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 2000年、2005年、2010年及 2014年共四期的遥感卫星图进行解译,在 ArcGIS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建立用地类型专项图,对比分析近 14年以来吴中区各用地类型的变化状况,以此描述吴中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时空变换特征,此外,结合苏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和人口数据,阐述该区域的景观变迁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2000—2014年吴中区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从用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来看,建筑用地面积快速增加,耕地面积大幅减少。②2000—2014年吴中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模式显示,耕地成为土地利用流失的主要“源”而建设用地成为土地利用流失的主要“汇”。③其中主要用地类型的变化出现了 2000—2005年及 2010—2014年两个阶段的高峰,期间这两种用地类型的变化幅度要远高于其他时期。
(2)吴中区乡村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趋势受到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原因有:①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对居住用地、交通建设用地、企业建设用地等的需求量增加;②吴中区乡镇企业众多,因此在乡村区域除了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驱使外,农村小企业占地也是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古镇古村等景区,由于疏于管理及缺乏统一规划等众多原因,出现老宅废弃、另辟新宅的现象,同时超标占地、一户多宅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现象造成了吴中区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③吴中区地处太湖风景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此基础上出现数量较为客观的各类农业生态园和观光园,因此以经济果树为主的林地面积略有增加。
第三部分(第 7章)以苏州市吴中区西山景区为案例展开乡村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总结归纳国内外景观评价方法,将景观综合评价作为评价目标,构建出五级评价系统;结合西山景区乡村景观的前期实地调研数据,以西山景区古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选取景观质量、景观保护与开发作为项目层,选取布局适宜性、聚落空间等 5个要素作为因素层,选取聚落典型性、地形契合度等 12个指标作为指标层,选取高程、坡度等 42个子指标作为子指标层,构建西山景区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 ArcGIS软件为平台,结合专家打分、模糊评价及问卷调查等评价方法,对吴中区东村、植里、东西蔡和明月湾四个古村落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评价结果显示,四个古村落的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明月湾、东村、植里、东西蔡。综合评价首先反映的是村落景观的整体状况,包括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人工环境三个方面的质量和稀缺性。
(2)研究过程中以因素层为标准,对比评价了四个古村落的景观可持续性状况,具体包括聚落空间质量、自然景观质量、非物质文化资源质量、保护措施评价及开发条件评价 5个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明月湾和东村占据了各指标的最高得分,明月湾在聚落空间质量、自然景观质量、物质条件评价、保护措施评价 4个因素中得分最高,而东村在其余的 3个因素中得分最高。
(3)研究探讨了多指标评价体系的运用模式,发现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对比能够立体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景观规划工作提供较为客观和详细的基础资料。
(4)研究运用了多种数据处理手段,其中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具备灵活多样的数据处理能力,是重要的指标量化手段。研究中分别使用 GIS平台进行了适宜区域划定、面积计算、专类图叠加等功能,有效保证了研究指标的客观性。
本书是在唐晓岚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46)支持下完成的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于 3 S技术的江南地区乡村景观评价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化与整理的。感谢潘峰、熊星和刘澜在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及书稿组织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南京林业大学李明阳教授在 GIS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协助;感谢雷军成博士和褚军博士在景观变迁分析环节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持。
王军围 唐晓岚 2018年12月完善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