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源汇”理论设想 1.1 地域文化景观的内涵与维度△1.1.1 物质与非物质相耦合/1.1.2 时间与空间动态演进 1.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三性”△1.2.1 乡村性/1.2.2 地域性/1.2.3 传统性 1.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当代困境△1.3.1 乡村地区后人工景观特征凸显/1.3.2 地域文化景观系统空间的衰退 1.4 “源汇”理论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1.4.1 “源汇”理论研究进展概述/1.4.2 “源汇”理论楔入乡村景观保护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1.4.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源”“汇”特征/1.4.4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源”/1.4.5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汇” 1.5 正负双向“源汇”格局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导控途径△1.5.1 正向保护“源汇”格局/1.5.2 负向风险“源汇”格局/1.5.3 导控途径的提出 1.6 本章小结
2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溯源 2.1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2.1.1 西山概况/2.1.2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述/2.1.3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2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时空背景△2.2.1 西山自然地理本底/2.2.2 西山社会人文过程 2.3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安全困境△2.3.1 生态压力剧增/2.3.2 乡村活力衰退/2.3.3 系统保护缺失 2.4 本章小结
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系统存续“源汇”格局建构 3.1 研究目标及内容△3.1.1 辨识与补缀文化景观系统存续“源”/3.1.2 判别“源”的扩张及“汇”的阻力强度/3.1.3 推导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系统空间的拓展路径 3.2 本章技术路线 3.3 西山地域文化识别△3.3.1 人居文化/3.3.2 劳作文化/3.3.3 信仰文化/3.3.4 商业文化/3.3.5 民俗文化/3.3.6 游赏文化——西山“八景” 3.4 系统存续“源”的辨识与补缀△3.4.1 生态性景观源地/3.4.2 生产性景观源地/3.4.3 生活性景观源地/3.4.4 信仰性景观源地 3.5 阻力“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5.1 评价指标体系/3.5.2 “汇”评价指标获取途径 3.6 “源汇”格局计算及分析△3.6.1 模拟途径/3.6.2 生态景观存续“源汇”格局建构/3.6.3 人文景观存续“源汇”格局建构/3.6.4 生态 /人文景观系统存续“源汇”格局 3.7 本章小结
4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风险预警“源汇”格局建构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4.1.1 辨识关键风险源地类别、分布与强度/4.1.2 判别“汇”的阻力类别和强度/4.1.3 推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风险的潜在扩张范围 4.2 本章技术路线 4.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风险类型初步识别 4.4 风险源地辨识及强度赋值△4.4.1 村镇扩张源地辨识/4.4.2 旅游侵扰源地辨识 4.5 阻力“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5.1 评价指标体系/4.5.2 “汇”的评价指标获取方式与模拟途径/4.5.3 基于风险预警的“源汇”格局阻力面赋值/4.5.4 村镇扩张“源汇”格局/4.5.5 旅游侵扰“源汇”格局 4.6 风险预警“源汇”格局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源汇”格局的乡村景观导控途径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5.1.1 叠合方式的选择/5.1.2 安全等级的判定/5.1.3 导控途径的提出 5.2 安全等级划定△5.2.1 基于景观博弈过程的分区模型/5.2.2 安全等级范围划分 5.3 基于景观安全等级的“两区一带”导控策略△5.3.1 生态 /人文景观系统协同保护区/5.3.2 传统风貌协调带/5.3.3 产业集约发展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总结△6.1.1 “源汇”过程分析能够弥补当前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缺失/6.1.2 生态 /人文景观源地的协同保护是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存续的关键路径/6.1.3 基于正负双向的“源汇”格局能够科学划定分区及提出调控策略 6.2 研究创新点△6.2.1 基于生态 /人文景观协同存续视角,扩展传统村镇保护范围/6.2.2 基于生态 /人文景观过程性分析思路,扩充“源汇”理论应用领域/6.2.3 基于“正负双向”逻辑,兼顾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6.3.1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6.3.2 空间赋值的主观性/6.3.3 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附录 附录1 西山景区风景资源汇总表 附录2 西山景区古树名木统计一览表 附录3 西山重点保护遗产分布表 附录4 西山景区用地面积汇总表 附录5 西山乡村景观用地类型表 附录6 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系统存续及风险预警专家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2 相关文摘
总序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山水组合见长,具有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湖光山色与镶嵌在山水环境中的村落所构成的田园风光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所在。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大大小小的古镇、古村中,有甪直、木渎、东山 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金庭(西山)、光福 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明月湾、陆巷、东村、杨湾村、三山村 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东山镇有杨湾古村、翁巷古村、陆巷古村、三山古村 4个古村,金庭(西山)镇有明月湾古村、东村古村、植里古村、涵村古村、堂里古村、甪里古村、东西蔡古村、后埠古村 8个古村。
村落近年来成为旅游、观光等乡村开发活动蓬勃发展的热点。随着古村旅游的升温,快速增长的经济、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急剧增加的游客数量,使得环太湖地区所剩不多的有江南韵味的古村正在面临着再次被破坏的危险:其一,盲目新建仿古建筑,甚至是与古村落风格不相符合的建筑,破坏了整个古村原来的格调与特色;其二,旅游活动的开发一方面使修缮房屋、整治街道加快、加强,另一方面却破坏了村落原有的居住环境。这些均迫使学界不得不对此类村落的命运给予重视。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有别于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它兼具农业生产景观、农耕生活景观、地域山水景观、历史遗存景观、风土文化景观以及旅游服务景观的特点,它既包括建筑、巷道、交通、栽培植物、驯化动物、服饰、人物等有形的元素,也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无形的元素;它既是一个空间单元,也是一个社会单元。我们既要使这些传统村落得到保护与发展,又要使其不会在保护与发展中失去传统特色与文化价值;既要保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又要为村落的发展寻找出路,改善和提高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 3 S技术的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村落景观特色研究”(编号 31270746)的支持,我们团队将“乡村景观特色研究”作为丛书主题,利用 3 S[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选取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太湖风景名胜区及其村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陆续出版系列成果。该系列成果不仅可以完善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体系,而且可以为风景名胜区中的村落发展提供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
唐晓岚 2019年9月
前言
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山峦、农田、聚落、道路、水系等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相互交织、嵌合,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与传承,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特色多元、风貌多样的文化范式和地域风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景观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浸润在农耕文化的滋养中繁衍生息,各地乡村居民利用乡土材料、运用传统农业技术进行劳作,逐步营造出一个协同、完整、稳定且不断拓展的乡村地景系统,这是文化景观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党和政府密切关注农村的建设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2013年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农村时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2014年 12月,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农村建设应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山”“水”“乡愁”最基础、最根本的物质和精神载体,传统村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复兴传统村落对我国乡村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传统乡村景观产生与演进所牵涉的自然、社会因素复杂,地方相关部门往往对其认知欠缺、重视不足、保护乏力。风水林被砍伐、传统河道被裁弯取直、古寺庙与祠堂被拆除的事件在我国乡村地区屡见不鲜。此类乡土景观的破坏带来的不仅是景观风貌的残缺,更摧毁了传统乡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文化和社会系统。
本书以此问题为立足点,借入在物质流动和景观过程分析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源汇”理论与方法,模拟、推衍在乡村地区各类景观单元的博弈规律及相互作用过程,以获取传统乡村景观的安全之本与可持续利用之道。在实证研究方面,以地处江南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旅游化矛盾较为突出的苏州西山传统村落群为例,通过调研、回溯和梳理其自然本底、人文过程以及所受景观风险,运用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方法划定安全分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及引导策略。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展开:
(1)传统乡村景观“源汇”格局及导控途径理论建构
分析传统乡村景观面临的时代困境;梳理“源汇”理论在各学科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在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安全分析中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归纳乡村景观中“源”“汇”的作用、类别和特性;提出基于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导控途径的理论假设、研究思路、途径框架及实现路径。
(2)西山传统乡村景观的自然本底与人文过程探究
从西山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入手,剖析其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形成和演进的历史环境、时空背景,梳理其自然地理本底与社会人文发展过程,勾勒出西山传统村落群从萌芽、兴盛至衰败、重构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安全困境,旨在为西山传统乡村景观“源汇”格局的构建与量化分析奠定基础。
(3)西山传统乡村景观“源汇”格局及导控途径实证研究
其一,在归纳西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基础上,提炼、补缀文化景观系统的各类“保护源”,推导相应的“汇”阻力基面,构建“正向”的地域文化景观系统存续“源汇”格局;其二,梳理和筛选侵扰“风险源”,辨识“村镇扩张”和“旅游侵扰”具体风险源地,推导相应的“汇”阻力基面,构建“负向”的地域文化景观风险预警“源汇”格局;其三,叠合系统存续和风险预警“源汇”格局,形成正负双向的“源汇”格局,并以此划定生态 /人文景观存续安全等级,分区域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和引导策略。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不局限于点状遗产的保护方法,基于地域文化景观视角组构传统乡村景观的系统性空间网络及整体性安全路径;第二,规避一般性景观格局的动态性缺失,将过程性“源汇”格局引入乡村地域文化景观领域;第三,扩展过去以单向景观过程推衍为主的“源汇”格局,提出并实证正负双向“源汇”格局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中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本书是在唐晓岚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46)支持下完成的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安全途径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化与整理的。感谢潘峰、王军围和刘澜在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及书稿组织方面所给予的帮助,感谢南京林业大学李明阳教授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协助,感谢雷军成博士从生态学的视角在空间信息技术处理方面所给予的关键指导,也感谢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金冬冬等人在太湖地区调研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与所提供的便利。
熊 星 唐晓岚 2019年1月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