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开头的话
第一部分 山区研究 山区之前△1一篇拟发表的论文习作/2中国工业区位的演变/3工业布局中的环境保护 前奏研究△4《经济地理》创刊号的约稿/5地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6江西省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探析/7浙江省湖州地区的国土经济优势 主体研究△8皖南山区的开发与经济振兴/9浙西山区的开发战略与治理/10追根山区贫困的原因,对症施治/11沿海山区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发展/12怎样写好山区考察综合报告
第二部分 政区研究(上):理论开拓 理论构建△13政区地理新理论——行政区经济的缘起、过程与展望/14“行政区经济”的提出/15一种奇特的区域经济现象/16行政区经济的运行机理106 理论拓展△17区域经济的新视角/18再论行政区经济/19行政区经济理论的影响力/20权力+空间=生产力 理论拓展(中)△21行政区划视角的城乡划分标准/22“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启示/23可持续发展与政区/24行政区与流域区 理论拓展(下)△25行政区经济与旅游业/26区划与房地产/27权力·等级与区域经济/28行政区经济要讲辩证法 理论推介△29一篇赴台湾学术交流的论文/30悉尼科技大学卡洛琳教授的书面专访/31论大百科全书词条(一):行政区经济/32论大百科全书词条(二):政区地理学/33《中国政区地理》书评
第三部分 政区研究(中):省制与市制 总体研究△34谈中国政区沿革/35论中国政区改革/36关于中国省制/37关于地区与市管县体制 市制综论△38市制的过去与未来/39城市化与市制/40学全会精神,谈政区改革/41大城市区级政府功能定位/42市制模式的系统论述284 直辖体系△43直辖市制度体系论/44一贯的主张:县下辖市/45早期镇升格的典型:石狮市/46中国农民第一城:苍南县龙港镇的“四不像” 市制挑战△47市辖市体制的挑战/48初论“强县扩权”/49再论“强县扩权”/50关于“省直管” 调查报告△51皖南区划的问题/52皖南区划如何调整?/53上海开发区体制探索/54辽宁省瓦房店市村级区划调整的经验/55重视跨界组织管理研究368
第四部分 政区研究(下):都市区 都市区(上)△56行政地域都市区的概念/57都市区组织制度创新/58论城市群区的区域行政/59海口与琼山的分与合/60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空间组织403 都市区(中)△61长三角急需破“围墙”/62上海要建省吗?/63长三角的信息化合作/64珠三角的都市区组织 都市区(下)△65国外都市区体制借鉴/66加拿大多伦多大都市政府的发展/67加拿大蒙特利尔大都市区的城市共同体/68美国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湾区政府协会的推进443 上海政区(上)△69上海特别市初期的政区研究/70上海区划的特点与问题/71上海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挑战/72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创建中的政区改革 上海政区(下)△73浦东新区政区改革的经验与意义/74市辖区政区模式构想/75城市边缘区的整合/76城郊农场的改制
第五部分 社区研究 理论研究△77发现“曹家渡现象”/78“行政区—社区体系”理论与浦东的实践/79社区分化—整合规律探究/80浦东新区的社区分化与整合 理论拓展△81政区·社区与城市规划/82社区规划设计的法则/83社区文化认知与误区辨析/84网格化的社区意义 改革探索△85社区建设的“八大”问题/86街道经济的出路?/87社区体制改革的思路/88社区发展的理性思考/89社区观察拾零 上海社区△90居住社区变迁/91社区发展阶段与规划实践/92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93社区自治个案分析/94真如镇社区剖析与物业调查
第六部分 相关研究·会议集锦 区域研究△95浦东开发决策由来与初期规划构想/96浦东开发与上海及长三角的发展/97“九七”回归后的沪、港经济关系/98西部大开发的观念、思路与举措/99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100生态省建设试点比较 城市研究△101早期与严重敏先生合作的城乡结合部研究/102上海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创新/103上海市郊乡村—城市转型与发展/104中心城市实力指数评价/105上海城市精神 人口与人才研究△106一论江西人口:发展与分布/107二论江西人口:结构与迁移/108三论江西人口:土地资源与人口规模/109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110人才地理学的跨学科构建/111人才开发空间研究 日本与中国台湾研究△112一论日本政区:改革与经验/113二论日本政区:城市型政区/114一论中国台湾政区:历史与现状/115二论中国台湾政区:城市型政区/116三论中国台湾政区:地域型政区 中国政区/社区改革实践与理论开拓:刘君德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集锦△117会议综述/118来宾致辞/119学者寄语/120主旨演讲:新时代·新感悟
附录: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发展纪实 索引:本书论文查询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后记 2 相关文摘
开头的话
本书是《我的地理人生:涉足山区·致力政区·钟情社区》的续集,冠以《我的地理人生2:山区·政区·社区研究文集》书名。在进入本书主题之前,我要说说本书的缘起、特色、内容梗概、收录原则、编纂说明。
(一) 本书缘起、特色与内容梗概
[本书缘起]
2016年年底,在《我的地理人生:涉足山区·致力政区·钟情社区》(以下简称《我的地理人生》)交付出版社之后,我就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继续走好我的人生,于是萌生了写续集的思想。这主要是基于《我的地理人生》出版后,可能有一些研究、关注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社区治理的学者(包括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以及关注行政区划、社区“国事”“政事”的社会大众渴望更多地了解我们研究领域的具体成果和主要观点,以便在“传承”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划和社区的讨论,推进改革,发展新的学术思想和促进新兴学科建设。2017年11月12日在我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值得怀念的地理馆333教室(我在大学学习以及留校工作后讲课、开会的重要场所),召开了有相当规模和较高层次的“中国政区/社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开拓——刘君德教授的地理人生与学术思想研讨会”之后,我的一些弟子也希望看到续篇,于是,在《我的地理人生》一书出版、学术研讨会之后,决定将文集作为我接着要做、能够做的第二件地理人生大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的地理人生”学术思想的具体化和深化;是我在山区、政区、社区领域学术研究观点的全面亮相和客观展示,也是我的地理人生学术思想的继续。
本书内容除个别未刊的文章之外,均为公开发表的论文。收录的时间为:1964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后首篇论文习作)至2016年年底(退休之后的10年)。包括少数短文在内,总计116篇,其中一部分为与我的学生(博士生、博士后)合作的论文。
本书与《我的地理人生》是姊妹篇。本书的体例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集”,而是延续了《我的地理人生》的特色,保持了原有的风格。一是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不以时间序列为主,而是与《我的地理人生》相对应进行科学分类,将100多篇论文归类于6个部分、26个分类,每一类安排3~6篇论文。对每一类、每一篇论文都加注了新的标题,在每个小类中则按时间序列安排。二是在每篇论文前面加注了“背景”,让读者能够较快了解每篇文章写作的背景、缘由;在论文之后加注了“解读”,有助于读者尽快了解文章的重点(虽然每位读者的感受可能不相同),也是作者重读这些论文后的感受。“背景”和“解读”是作者在整理论文过程中比较用心、花费精力较多的地方,也可能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亮点。
[内容梗概]
本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内容、结构要点如下:
——第一部分“山区研究”,收录12篇论文,分为山区之前、前奏研究和主体研究3类,约占全书的10%。重点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开展国土规划热潮中我们的参与,特别是连续开展5年之久的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的成果。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与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环境和习惯,这段时期的成果大多是“团队”合作的产物。许多考察队成员(包括不同专业的教师和一部分研究生)为此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第二至第四部分“政区研究”,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内容占全书的57%,共收录64篇论文。此部分分为3大类,涵盖行政区划的理论开拓、省制与市制、都市区研究,下分15个分类。行政区经济理论研究是政区研究,也是本书的重点与精华。
如果从1991年发表第一篇行政区划的论文《关于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算起,直到2016年在《江汉论坛》上合作发表《中国行政区经济理论的哲学思考》,我致力于“政区研究”将近30年的时间,始终坚持这一理论方向的探究与实践。其间,承担过的许多基金项目研究和大量咨询课题,是政区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不少学生(主要是博士生)参与了项目研究,一些论文是在通过项目研究,师生合作发表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我的首位博士生——舒庆同志——对行政区经济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区经济理论来源于大量政区改革研究的实践,它又用来指导区划改革实践。就区划理论本身来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的深入,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视野不断拓宽,理论思想的境界也在不断提升。细细品读第二至第四部分的内容,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我们研究行政区划的过程,还可以理解我们的学术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深入体会这一理论的生命力和重要意义。
行政区经济是行政区划理论的核心和本质性解读,但并非行政区划理论的全部。我们在研究中还涉及行政区与都市区、流域区、社区等,乃至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实际上,行政区划作为地方政府权力的空间投影,远远不只是这些领域,可以说几乎中国所有的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生态环境领域等都与行政区划有密切关联,产生着重要影响。行政区划理论的拓展有广阔的空间。
第三、第四两个部分主要是反映改革实践的研究成果,包括省制、市制和都市区,以及大城市内部、城乡结合部、郊区乡镇,甚至于村级区划调整改革,作者都有涉及,但重点是当代的城市制度的改革,作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强调建立中国特色城市制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路径。都市区区域行政体制问题也是我们较早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大都市区、海口地区、长株潭多种不同类型的都市区)。建立都市区(城市群)跨界的区域行政组织,加强都市区政区间的协调,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国家—地方治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行市制和都市区组织的问题都将有序地得到解决。
——第五部分“社区研究”,为本书的重点之一,入选论文18篇,约占16%。从发现曹家渡现象开始,作者全面介入了社区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乃至个案调查、样本分析,从社区的规划建设、体制改革等宏观分析到社区的微观观察,等等,都留下了作者的文字资料。最为重要的是将社区研究与行政区划结合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区—社区体系观点的理论分析,这也许是作者深入研究社区的独到观点。在城市社区研究中作者对城乡结合部社区给予了特别关注。
——第六部分“相关研究·会议集锦”,有19篇论文入选,约占本书的17%。此部分主要包括作者介入的浦东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等重大空间战略,以及港澳回归,人口与人才、城市等问题的研究和公开发表的成果。这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我的地理人生和学术思想。其中,与我的恩师严重敏教授合作的“城乡结合部”问题、与叶忠海教授合作开拓的人才地理学和与博士后宋迎昌合作的沪港关系研究成果是本部分的重点。
2017年11月在我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政区/社区改革实践和理论开拓——刘君德教授的地理人生与学术思想研讨会”内容十分丰富,来宾和专家学者的发言相当精彩。本书将部分专家的发言,连同我的主旨演讲“新时代·新感悟”,以“会议集锦”的形式收入本书,我认为以此作为本书的“结语”非常合适,这也算是我的地理人生学术思想的一个总结吧。
(二) 本书收编说明
[收录原则]
本书收录的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行政区划与社区),兼顾全面、系统。
(1) 重要杂志论文全收。比较重要的杂志包括4类,即地理类(《地理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研究》《人文地理》)、规划类(《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上海城市规划》)、综合管理与战略类(《中国行政管理》《战略与管理》《理论前沿》)和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等)。
(2)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杂志论文基本全收。该杂志曾是国内唯一专门刊登行政区划与地名及相关内容的期刊,在国内,特别是行政区划研究者和关注行政区划的读者,以及民政部门中很有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在该刊发表了大量论文,传播了我们的学术思想。2005年,该刊因故停刊,更显得这份杂志的珍贵。
(3) 公开出版的各类文集中的论文,本书基本选入。
(4) 其他报刊论文择优(或代表性)收录,其中部分为内刊,主要有《上海城市管理》和《上海城市经济》(内刊)、《上海市容》(内刊)等。
(5) 本书收录了部分非第一作者的论文,大多是与政区/社区理论研究相关或重要命题的合作发表的论文,这不仅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也有利于读者较全面了解以我为首的“团队”在政区/社区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本书的阅读参考价值。
(6) 1996年和2010年发表在英文杂志和书刊上的两篇论文未收录于本书。
[编纂说明]
(1) 按山区·政区·社区三大系统分类编排,兼顾时间序列。
(2) 政区为本书收录重点,内容较多,分设上、中、下三个部分。
(3) 作者对各篇文章进行了文字校正,在原论文标题之后加注了“背景”,在每篇论文最后加注了“解读”。
(4) 编纂过程中统一、规范了各篇论文的标题格式和注释,但参考文献仍保持原文著录格式,一是因文章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二是可以保持文章原貌。
(5) 关于采用“城市结合部”,还是“城乡接合部”,考虑到规划和地理学界普遍使用前者,全书仍用“城乡结合部”。
刘君德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