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路与城市道路路线、路基和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为11章,其中第1章为道路工程设计基础;第2~7章为路线设计部分,包括道路平面、道路纵断面、道路横断面、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总体设计、选线与定线以及道路交叉设计;第8~11章为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部分,包括路基设计、路面基层设计、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乡规划和城市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公路、城市道路及有关道路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2.目录 1绪论1 1.1道路和道路运输1 1.1.1道路的定义1 1.1.2道路的功能2 1.1.3常见交通运输方式3 1.1.4道路运输的特点3 1.2道路设计的基本内容4 1.2.1线形设计4 1.2.2结构设计5 1.2.3交通工程设施设计8 1.3道路设计的依据9 1.3.1技术依据9 1.3.2自然环境条件10 1.3.3交通条件18 1.4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29 1.4.1道路分类29 1.4.2公路分类与技术分级30 1.4.3城市道路分类33 1.5我国道路发展现状与规划34 1.5.1我国道路发展现状34 1.5.2道路发展规划35 思考题362道路平面38 2.1道路平面线形38 2.1.1道路实体与平面中线38 2.1.2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线形39 2.1.3平面线形三要素41 2.2直线41 2.2.1直线的特点41 2.2.2直线的长度限制42 2.2.3直线的数学表达式43 2.3圆曲线43 2.3.1圆曲线的特点43 2.3.2圆曲线的几何要素43 2.3.3圆曲线的半径44 2.4缓和曲线47 2.4.1缓和曲线的作用48 2.4.2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特性49 2.4.3回旋线的几何要素50 2.4.4缓和曲线的合理长度51 2.4.5不设缓和曲线的条件53 思考题543道路纵断面55 3.1概述55 3.1.1道路实体与纵断面55 3.1.2纵断面图55 3.1.3设计线58 3.1.4设计高程59 3.2纵坡与坡长59 3.2.1纵坡59 3.2.2坡长62 3.3竖曲线63 3.3.1竖曲线的定义63 3.3.2竖曲线的作用64 3.3.3竖曲线的线形64 3.3.4竖曲线的几何要素64 3.3.5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65 3.3.6竖曲线高程的计算68 思考题694道路横断面70 4.1概述70 4.1.1道路实体与横断面70 4.1.2公路横断面70 4.1.3城市道路横断面73 4.2行车道76 4.2.1行车道数量76 4.2.2行车道宽度76 4.2.3加速车道、减速车道77 4.2.4爬坡车道77 4.2.5避险车道79 4.2.6错车道80 4.3中间带、路缘带、路肩与紧急停车带80 4.3.1中间带80 4.3.2路缘带82 4.3.3路肩82 4.3.4紧急停车带84 4.4路拱、边坡与边沟85 4.4.1路拱85 4.4.2边坡88 4.4.3边沟89 4.5超高与加宽89 4.5.1圆曲线超高89 4.5.2超高过渡段90 4.5.3圆曲线加宽95 4.5.4加宽过渡段97 思考题985道路线形设计99 5.1平面线形设计99 5.1.1直线的应用99 5.1.2圆曲线的应用100 5.1.3缓和曲线的应用100 5.1.4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101 5.1.5平面线形里程桩号计算105 5.1.6平曲线长度112 5.1.7视距113 5.1.8道路平面设计方法与成果118 5.2纵断面线形设计123 5.2.1一般规定123 5.2.2纵断面设计要点123 5.2.3纵断面设计125 5.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127 5.3.1线形组合的设计要点127 5.3.2平、纵线形的组合128 5.3.3平、纵线形与景观环境的协调配合134 5.4横断面设计135 5.4.1一般规定135 5.4.2横断面设计135 5.4.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137 思考题1406道路总体设计、选线与定线142 6.1道路总体设计142 6.1.1概述142 6.1.2道路功能与技术标准144 6.1.3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145 6.1.4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146 6.1.5设计检验与安全评价147 6.2道路选线147 6.2.1概述147 6.2.2路线方案的比选150 6.2.3平原区选线153 6.2.4丘陵区选线154 6.2.5山岭区选线157 6.3道路定线167 6.3.1概述167 6.3.2纸上定线167 思考题1707道路交叉设计171 7.1概述171 7.1.1交叉口的特征171 7.1.2改善交叉口的基本途径174 7.1.3路线交叉的分类175 7.1.4交叉口设计主要内容175 7.2道路平面交叉设计175 7.2.1平面交叉口的类型175 7.2.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177 7.2.3平面交叉口的车道数与通行能力180 7.2.4平面交叉口平面布设182 7.2.5平面交叉口的立面设计188 7.2.6环形交叉口的设计194 7.3道路立体交叉设计198 7.3.1概述198 7.3.2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特点199 7.3.3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204 思考题2078路基设计208 8.1路基的概念与构造208 8.1.1路基的基本概念208 8.1.2路基横断面形式209 8.2路基土的特性与设计参数211 8.2.1路基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211 8.2.2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218 8.2.3路基的力学强度特性224 8.3一般路基设计232 8.3.1一般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232 8.3.2路基横断面设计及附属设施233 8.3.3路堤设计237 8.3.4路堑设计240 8.4路基的主要病害242 8.4.1路基的病害类型 242 8.4.2路基病害的防治原则244 8.5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245 8.5.1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245 8.5.2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247 8.5.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258 8.5.4深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260 8.6路基防护工程263 8.6.1坡面防护263 8.6.2冲刷防护266 8.7挡土墙类型与适用范围268 8.7.1挡土墙的类型269 8.7.2各种挡土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70 思考题2729路面基层设计273 9.1概述273 9.2碎石与级配碎石基层274 9.2.1碎石274 9.2.2级配碎石基层274 9.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276 9.3.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276 9.3.2石灰稳定类基层283 9.3.3水泥稳定类基层287 9.3.4工业废渣稳定基层292 思考题29610沥青路面设计297 10.1概述297 10.1.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297 10.1.2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297 10.1.3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298 10.1.4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02 10.2沥青路面的分类与结构组合306 10.2.1沥青路面分类306 10.2.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307 10.3弹性层状体系理论316 10.4沥青混凝土材料特性及设计参数317 10.4.1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318 10.4.2沥青混合料温度与时间依赖性319 10.4.3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特性319 10.4.4高温性能320 10.4.5低温性能323 10.4.6水稳定性324 10.4.7疲劳性能325 10.5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与设计指标330 10.5.1沥青混合料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331 10.5.2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331 10.5.3路基顶面沉陷332 10.5.4低温缩裂332 10.5.5设计指标333 10.6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334 10.6.1沥青路面设计标准334 10.6.2路面结构设计流程335 10.6.3交通荷载参数分析与计算337 10.6.4路面结构验算341 思考题3551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356 11.1概述356 11.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性356 11.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作特性357 11.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要求358 11.1.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358 1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类与结构358 11.2.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分类358 11.2.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362 11.3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364 11.3.1弹性地基板理论364 11.3.2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模型366 11.3.3有限元方法366 11.3.4弹性地基双层板荷载应力分析367 11.3.5弹性地基双层板温度应力分析370 11.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设计指标371 11.4.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371 11.4.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极限状态与设计准则373 11.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74 11.5.1面层 374 11.5.2基层和底基层376 11.5.3垫层380 11.5.4路基380 11.6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特性及设计参数381 11.6.1路基回弹模量381 11.6.2粒料类基层回弹模量382 11.6.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弹性模量382 11.6.4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383 11.7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384 11.7.1可靠度设计标准384 11.7.2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和验算标准385 11.7.3交通荷载参数分析与计算386 11.7.4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计算流程389 11.8接缝设计390 11.8.1纵向接缝390 11.8.2横向接缝391 11.8.3接缝材料393 思考题393
参考文献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