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出现在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处肥沃的河谷地带。虽然城市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但城市化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史,城市化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直到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的规模和功能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启动了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城市(镇)走向迅速发展的道路,城市(镇)中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这种集聚效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造成了城镇的不断蔓延、扩张,城镇规模急剧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乡问题和危机。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的活动范围已扩张到自然环境的各个角落,自然再不能按其原有的规律自由地发展。人类的行为决定了自然中什么可以生存,什么不可以。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巨大影响。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就指出:“世界正面临着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生活在城镇环境中的人们生活质量的加速下降这两大问题。”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化不断地深入,世界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即世界人口城市化,它与工业并行发展,城市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变大。178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1850年达到6.4%,1900年上升到13.6%,而到1950年已高达28.2%,至2008年底世界上已有半数的人口为城市人口。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间每隔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就翻一番。
而今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城市化,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新加坡、中国香港则以100%的城市化率实现完全城市化。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到200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29.26亿,城市化水平上升为47.52%。预计到2025年,全球有超过50亿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化水平达6107%。到2050年,分别有64.1%和85.9%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发达国家人口将成为城市人口。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世纪,城市作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世界城市化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15亿。其中发达国家为1.3亿,而发展中国家为10.7亿。据测算,从1975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约0.86%,而发展中国家为3.66%。预计从2000年到2025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约0.56%,而发展中国家约为2.75%。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期,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增长率每年都超过1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小组,该小组主持完成了《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其结果表明:我国在2011年城市化人口达到6.9亿人左右,第一次超过全国农村总人口数,城市化率也首次超过50%,达到51.27%,这个比值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揭示了我国已经迈进了城镇型社会。在2015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其表明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达到54.77%,我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完成超过50%的城市化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70%以上,城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的规模大、速度快和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极其罕见的。城市化快速进程的结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新建了2
957个新城和新区,这其中以产业新城、大学城、科技园区等为主,面积达到了107 288.69平方千米。
为了整治我国新城规划建设中盲目开发的问题,我国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对新城新区建设予以规范;在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对我国现有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行重新优化设计,以确保土地利用合理性的提高,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到2014年,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对新区建设予以严格规范;2015年又发布了《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该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组织调查并完成;从2015年起,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联合发表了《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5,2016,2017),一系列报告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城市新区发展进程予以跟踪和关注,与此同时也给我国一些中小型城市新城和新区的规划和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城市化既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动力,也导致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双重危机。城市扩张导致城市蔓延、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侵蚀周边乡村、侵占耕地,自然乡村快速衰落和消失。亚洲开发银行针对中国的空气质量做了调查与分析,其报告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的空气质量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空气质量标准。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相关报告指出,在我国多条主要河流中,有30%甚至更高比例的水质已被严重污染,无法作为民用饮用水。我国城市共有4
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但监测的结果是其中596%都属于严重污染的水源。10个污染最严重的世界城市中,我国就占了7个。依据欧盟的空气安全标准,我国99%的城市人口所呼吸的空气的污染值是欧盟安全标准的3.5倍。2007年,世界银行预估我国民众由于空气严重污染所形成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经济成本估计在1
573亿元,约占我国GDP的1.16%。
通过各项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所面临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长此以往,必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致命阻碍。目前,我国城市化主要包括如下的问题:①
自然生态与城市生态均失去平衡,处于畸形发展的状态;②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高;③ 生存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繁;④
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正逐渐消亡,城市特色日渐消失。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时期,必须确保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和谐发展,城市化才能走上新型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涌现出大量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新城。“新城”作为一种经过统一规划的跳跃式发展的城市化政策与手段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国外大都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在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中心发展格局到多中心的发展转变过程,新城作为中心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增长极,往往扮演了区域经济发动机的角色,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综合实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新城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与自然环境承载力之间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一边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便捷生活,一边愤慨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而随着人口和产业等的不断集聚,土地资源日渐紧缺,城市不得不进一步扩张,继续向自然索取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保护与利用能够协调并重。
绿地是一个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人工属性的要素和载体,能够建立一个缓解矛盾冲突并促进城市与自然两者融合的平台。因此,绿地网络的构建就责无旁贷地成为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生境破碎化问题、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因而笔者选择绿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适宜、可控制并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多层次、多目标的生态网络框架以满足城市与自然的双重需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也必须从关注绿地空间本体转变为与城市各系统间互动的视角。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理论,是一项强调土地最优化利用和功能效益最大化的规划理论,能够对新城的绿地规划和实践给予有益的指导。它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及社会学等融入到规划领域,成为构建新城综合性绿地网络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支撑,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效整合与空间分析。
本书以新城绿地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园林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城市绿地发展历史和国内外新城绿地实践进行归纳、比较,在绿色基础设施(GI)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探索新城绿地系统网络化构建的适宜途径,并将其运用于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实践之中。本书以文献法、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理论联系实践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新城及其绿地建设的发展历程与问题研究;以GI理论为导向的新城绿地网络结构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综合运用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四种基本理论方法,基于GIS平台,创建综合成本消费面,采用最小路径方法(LeastCost
Path
Method,LCP),确定了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了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GI网络,在GI网络的基础上,结合仙林新城的具体规划要求构建了区域层面、建成区层面和规划区层面绿地网络,并进一步深入构建了生态型网络、防护型网络和游憩型网络等子系统,并将其叠加得到综合绿地网络;最终总结新城绿地网络构建和优化策略。
通过对新城绿地系统网络结构构建的探索以及在仙林新城中的实践运用,可以看到,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绿地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同时涵盖环境、生态、人文各个层面,大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因此,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可以为仙林新城绿地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规划依据和建议,也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绿地网络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目录 1绿色基础设施理论1 1.1绿色基础设施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1 1.1.1绿色基础设施的思想来源1 1.1.2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6 1.2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发展11 1.2.1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及发展演化12 1.2.2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13 1.2.3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综述15 1.3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尺度、功能及内涵19 1.3.1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构成19 1.3.2绿色基础设施的物质构成20 1.3.3绿色基础设施的尺度划分21 1.3.4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22 1.3.5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23 1.3.6绿色基础设施的特征24 1.4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与方法24 1.4.1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24 1.4.2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26 1.4.3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程序28
2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践案例分析32 2.1美国32 2.1.1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32 2.1.2佛罗里达州的“绿色网络体系”35 2.1.3新泽西州的“花园之州的绿道”35 2.1.4西雅图的“五大交织的网络系统”36 2.2欧盟38 2.2.1欧盟绿道规划38 2.2.2欧盟LIFE 项目39 2.3英国39 2.3.1英格兰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实践40 2.3.22004年伦敦东部绿网规划40 2.3.32012年伦敦绿地系统及开放空间规划41 2.3.4英国卡莱尔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复兴42 2.4瑞典43 本章小结46 3新城绿地规划的研究47 3.1新城绿地的相关概念47 3.1.1城市、新城47 3.1.2绿地、城市绿地、新城绿地、城乡一体化绿地(市域绿地)49 3.1.3绿地生态网络52 3.2国外新城及其绿地规划的起源与理论发展53 3.2.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53 3.2.2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再到新城54 3.2.3“区域”观念的建立54 3.2.4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55 3.2.5邻里单元模式与绿地分散化及隔离型绿地的产生55 3.2.6带状城市模式与线形交通对绿地的引导作用55 3.2.7“设计结合自然”56 3.2.8“集中与分散”理论下的现代城市更新设想56 3.2.9新城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56 3.3新城绿地系统的特点57 3.4新城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必要性与意义57 3.4.1构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的必要性57 3.4.2研究意义58 3.5国外新城绿地规划的实践分析59 3.5.1英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59 3.5.2美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61 3.5.3法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62 3.5.4日本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63 3.6国内新城绿地的产生和发展65 3.6.1我国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65 3.6.2我国新城绿地的研究进展65 3.6.3上海松江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分析66 3.6.4北京大兴新城绿地系统规划70 3.7新城绿地规划面临的问题与研究趋势75 3.7.1新城绿地规划面临的问题75 3.7.2新城绿地的发展趋势76 本章小结77 4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空间网络构建研究79 4.1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化构建的背景 79 4.1.1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危机与生态困境79 4.1.2《城乡规划法》的实施80 4.1.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实施80 4.1.4世界范围内的绿地网络化发展趋势81 4.1.5基于“美丽中国”的新城绿地建设的机遇82 4.2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新城绿地83 4.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化构建的目标84 4.3.1网络化的绿地生态空间84 4.3.2弹性化的多层级绿地生态网络85 4.3.3综合效益的网络化绿地空间85 4.4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的构建原则85 4.5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空间网络构建的要素86 4.5.1不同空间尺度的资源要素86 4.5.2不同功能属性的资源要素87 4.5.3不同空间形态的资源要素 87 4.5.4不同网络构成的资源要素87 4.6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构建研究——连接廊道88 4.6.1廊道空间的构建89 4.6.2廊道规划对新城绿地规划的作用与意义90 4.7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构建研究——网络中心91 4.7.1网络中心空间组成91 4.7.2网络中心规划对新城绿地规划的作用与意义91 4.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规划研究——小型场地92 4.9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的分类研究92 4.9.1绿地分类的意义92 4.9.2绿地分类的原则92 4.9.3绿地分类的依据93 4.9.4新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比较与探讨96 5南京市绿地空间网络化发展战略100 5.1地理概况100 5.2南京市城市总体概况101 5.3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103 5.4南京市绿地系统现状104 5.4.1市域绿地布局分析105 5.4.2现状市域绿地存在的问题107 5.5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107 5.5.1规划思想、范围及目标 107 5.5.2市域绿地系统规划109 5.5.3市域绿地规划布局113 本章小结115 6仙林新城绿地空间分析与网络化构建研究116 6.1仙林新城的自然地理概况116 6.2南京仙林历次规划历程117 6.3最新南京仙林副城总体规划(2011—2030)123 6.3.1空间布局规划124 6.3.2片区发展引导125 6.3.3产业布局引导126 6.3.4公共活动中心体系127 6.3.5土地利用规划127 6.3.6仙林副城绿地系统规划129 6.3.7仙林副城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模式研究130 6.4南京仙林绿色基础设施的调查分析131 6.4.1南京仙林绿色基础设施现状调查132 6.4.2仙林绿地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33 6.5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仙林绿地网络构建的目标与原则134 6.5.1构建目标134 6.5.2构建原则135 6.6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仙林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135 6.6.1网络中心的辨识与确定137 6.6.2连接廊道的辨识与确定138 6.6.3小型场地的辨识与确定139 6.6.4潜在连接廊道构建139 6.6.5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仙林绿地网络规划的层次151 6.6.6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仙林绿地网络的片区规划154 6.6.7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仙林绿地网络的子系统网络规划155 6.7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规划的优化策略分析158 6.7.1对规划范围做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分析158 6.7.2寻求潜在生态廊道,疏通重要生态廊道,优化网络连通性158 6.7.3结合城市产业和区划合理布局新城绿地网络160 6.7.4结合自然绿地结构和主要路网构建城市绿廊160 6.7.5增加小型绿地斑块,提高网络的连通性160 6.7.6农业地带的保护与合理利用161 6.7.7棕地的修复162 6.7.8挖掘多元功能价值,融入地域历史文脉,构建游憩网络162 本章小结162 7总结与展望164 参考文献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