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黄雯怡博士的《动物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一书,为动物伦理研究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本书从生命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出发,对西方动物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其发展历程中的理论困境与实践挑战。 作者不仅系统回顾了西方动物伦理的代表性思想流派,还结合大量生动案例,展示了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与局限。更重要的是,她提出了中国特色动物伦理理论体系和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构建设想,为改善我国动物保护现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书中逻辑严谨,论述详尽,既有对动物伦理理论的深刻探讨,又有对现实问题的独到分析。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理解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动物伦理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大中专院校的师生,还是动物保护爱好者和环保人士,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动物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推动动物伦理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进步贡献重要力量。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原和哲学内涵 第一节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智慧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三、西方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 第二节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内涵 一、本体论层面: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二、认识论层面:立足实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 三、方法论层面: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四、价值论层面: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第二章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动物价值与动物伦理 第一节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动物生态价值 一、动物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 二、动物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第二节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动物伦理特征 一、重视动物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二、强调人和动物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 三、主张人类负有保护动物的伦理责任 第三章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及生态背景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西方动物伦理的孕育 二、西方动物伦理的启蒙 三、西方动物伦理的确立 第二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演进的生态理论背景 一、自然观的演变 二、生态学的发展 三、环境伦理学的兴起 第三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演进的生态实践背景 一、人与动物生态关系的演变 二、人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变迁 第四章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主要流派和生态解析 第一节 动物工具论 一、代表性观点 二、动物工具论思想评析 第二节 动物同情论 一、人同情动物的行为动机 二、动物同情论的伦理基础 三、动物同情论思想评析 第三节 动物福利论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综述 二、不同种类动物的福利内容 三、动物福利论的伦理基础 四、动物福利论思想评析 第四节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解析 一、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主要流派和生态解析 第一节 动物解放论 一、理论基础 边沁的功利主义 二、动物解放论的基本观点 三、动物解放论的实践诉求 四、动物解放论思想评析 第二节 强势动物权利论 一、强势动物权利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强势动物权利论的基本观点 三、强势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四、强势动物权利论思想评析 第三节 弱势动物权利论 一、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 二、弱势动物权利论的基本观点 三、弱势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四、弱势动物权利论思想评析 第四节 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的生态解析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认为动物与人具有平等的 生态地位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思想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推动作用 第六章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的理论困境 一、获得道德地位的伦理标准和依据具有片面性 二、拥有利益或道德权利的逻辑论证存在缺陷性 三、否认物种的利益或权利导致道德关怀缺乏整体性 第二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的实践困境 一、动物作为利益或权利的主体地位难以成立 二、拥有利益或权利的主体界限难以划分 三、物种之间的利益或权利冲突难以化解 第三节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面临闲境的原因剖析和发展趋势 一、原因剖析 二、发展趋势 第七章 构建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基石的动物伦理理论 第一节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拓展动物伦理研究视角 一、动物伦理研究由个体拓展到物种和生态系统 二、动物伦理研究由突出人与动物对立到强调人与动物统一 三、动物伦理研究由脱离生态环境到关注生态环境 第二节 以生命共同体系统观确立动物伦理基础 一、动物个体: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二、动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生态价值 第三节 针对生命共同体差异性构建多元化动物伦理体系 一、人与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的伦理关系 二、人对不同珍稀程度动物的保护义务 第八章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动物伦理的理论特质和基本内涵 第一节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动物伦理的理论源泉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动物伦理思想智慧 三、西方动物伦理理论的发展成果 第二节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动物伦理的构建原则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二、以尊重生命、和谐共生为价值导向 三、以维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安全为底线 第三节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动物伦理的基本内涵 一、遵循生态系统规律 二、尊重动物生命和天性 三、科学合理利用动物 四、实现人与动物共生共荣 第九章 西方动物保护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启示 第一节 西方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 一、典型国家和组织的动物保护立法实践 二、西方动物保护立法实践的生态维度评析 第二节 西方动物保护的文化传播 一、西方动物文学发展述评 二、西方动物题材电影评析 三、西方动物伦理教育发展概览 第三节 西方国家动物保护实践的经验启不 一、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 二、立法和教育并重 三、动物保护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十章 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构建设想和实践案例 第一节 基于西方动物伦理的几种动物保护模式 一、反虐待动物保护模式 二、动物福利保护模式 三、动物权利保护模式 第二节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 一、确立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必要性 二、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特征、原则和内涵 第三节 生态友好型动物保护模式的实践案例 一、朱鹊物种保护 二、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苏大丰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云南亚l象迁移 五、长江十年禁渔 六、中医入药动物保护问题 第十一章 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剖析反思和改进建议 第一节 我国的动物保护现状 一、野生动物保护状况堪忧 二、虐待动物现象比较普遍 三、公众动物保护意识不强 四、动物福利壁垒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 我国动物保护现状滞后的原因剖析 一、动物保护立法不完善 二、动物保护组织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三、动物伦理教育和文化传播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紧张的伦理反思 一、对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功能的忽视 二、不合理的野生动物消费欲望 三、以开发利用为导向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 第四节 改善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措施建议 一、加快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二、加大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三、切实提高公众的动物伦理和保护意识 四、大力支持动物保护组织发展 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
|
| ||||||
|
| ||||||